收藏 分享(赏)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61203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城 市 生 态 城 市 社 会 学 研 究 的 方 法 体 系 。 (P22)个 案 研 究 与 理 论 研 究 相 结 合统 计 资 料 与 现 场 观 测 资 料 相 结 合对 比 研 究 与 定 位 研 究 结 合数 理 模 型 分 析新 技 术 应 用社 会 科 学 与 自 然 科 学 结 合4.近 代 中 国 城 市 发 展 有 哪 些 特 点 ? (P17)工业城市与传统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城市发展具有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畸形5.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P42(1)国际化(2)集群化(3)分散化(4)生态化(5)人本化(6)知识化6、如何理解列斐伏尔所谓“

2、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的观点?列斐伏尔是城市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空间的生产认为城市发展过程和其他生产过程一样,都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物,他将一直以来人们关注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 (2 分)列斐伏尔断言“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他总蕴含着某种意义”。(其一,物理的自然空间正在消失,自然只被视为质料,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生产力已经用它来塑造各自特定的空间;其二,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其三,理论复制了空间生产的过程;其四,如果空间是被生产的,如果有一个生产过程,我们就涉及到“历史”。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关乎空间

3、与国家的关系。他确信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国家政治权利主导一切。(1 分)他还用“抽象空间”与“社会空间”一对概念说明空间问题上资本、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并认为抽象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冲突是社会的基本矛盾。(1 分)关于空间与行为的关系,列斐伏尔相信这是一个双重过程:空间塑造与影响行为,空间又是行为建构的结果,因为人们会改变空间以适应他们自己的需要。7、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

4、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 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

5、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 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 1939 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6、。 多核心模式: 1945 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 试 模 仿 沃 思 论 述 城 市 人 格 及 其 成 因 的 方 法 ,分 析 乡 村 人 格 及 其 成 因 。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 第二个因素:人

7、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 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10.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的关系:(1)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是城市地域运动的基本方式,结节性和均质性是城市地域结构乃至城市体系结构中的基本特征。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普遍存在的。自城市产生以来,在城市布局和城市内部演化中,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一直在起作用。(2)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共同作用于城市。在均质地域空间组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结节点;在结节点对周

8、围地域的支配和影响下,保持了均质地域的相对独立性。在城市内部,结节点占地虽小,但作用甚大,它使城市充满活力。在区域范围内,城市均质地域的特性和性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3)总之,结节地域的有机联系使城市形成一个整体,均质地域的空间组合构成这一整体的外部景观。12. 试 述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的 内 容 与 原 则 。 参 考 第 28 题14、论述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斯韦伯。(1 分)韦伯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划分社会层次,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这种三维划分标准也是当今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9、的最基本特征。(3 分)财富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就是个人用收入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能力。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和被尊敬的程度。权力就是“处于社会群体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3 分)以上三条标准既是互相联系的,又可以作为独立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1 分)15. 简 述 我 国 城 市 社 会 流 动 的 特 点 。 (P32)同 转型期我国城市代际流动的六大特点:1)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的比例相当高,传统上的“子承父业”有了极大的改变,高达 60%70%的人从事着与父辈不同的职业。2)城市中流动总趋势呈向上流动,即从事脑

10、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大,而从事体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小。3)各社会阶层在社会流动上各有其特征。优势阶层流出率较低,管理阶层在当前中国社会结构中居于优势地位,人们流动进入阶层之后不想再流往其他阶层。4)工人阶层的流动存在很大问题,其代际间的世袭率很高,而流入率很低。5)各阶层子代的流动机会是不平等的。6)流动中出现无序与越轨。16、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工业化对城市化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工业化过程必然是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次,工业化提高了城市的地位,使城市成为社会前进的基地第三,工业化使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的

11、渗透到农村.2)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动力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对劳动人口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第三产业在提高城市人口容量,推动城市化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3)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程度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4)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5)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17. 试 比 较 发 达 国 家 与 发 展 中 国 家 城 市 化 的 差 异 。发 达 国 家 的 城 市 化 (1)起 步 早 (2)城 市 化 水 平 高 (3)出 现

12、逆 城 市 化 现 象发 展 中 国 家 城 市 化 (1)起 步 晚 (2)城 市 化 水 平 低 (3)城 市 发 展 不 合 理发 达 国 家 城 市 化 的 历 史 前 提 是 发 达 的 商 品 经 济 、 原 动 力 是 工 业 化 、 与 经 济 发 展 呈 正 相 关 、经 历 了 一 个 由 集 中 到 分 散 的 过 程发 展 中 国 家 城 市 化 受 殖 民 主 义 影 响 大 , 形 成 明 显 的 二 元 社 会 经 济 结 构 、 经 济 动 力 不 足 、 处于 集 中 型 城 市 化 阶 段 、 发 展 中 国 家 人 口 众 多 , 城 市 化 压 力 大

13、。18. 试 述 城 市 文 化 的 定 义 、 特 征 、 结 构 及 功 能 。定义: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为该城市的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征:相对农村文化而言,城市文化具有集聚性、开放性和兼容性、辐射性、世俗化的特征结构:就文化的层次性而言: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同文化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城市主文化、城市亚文化文化的组成单位: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功能:社会规范功能、社会整合、社会化、娱乐休闲19 试 述 城 市 文 化 系 统 的 运 行 过 程 。城 市 文 化 系 统 的 运 行 表 现 为 城 市 文 化

14、 系 统 中 各 个 文 化 特 质 相 互 影 响 、 相 互 渗 透 的 过 程 , 它主 要 由 城 市 文 化 传 播 、 城 市 文 化 冲 突 和 城 市 文 化 融 合 这 一 系 列 过 程 组 成 。城市文化的运作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动力 城市文化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21.简述对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 答、a、东部及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模式:首先,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更加广泛的城市群和城市带,这些城市带以我国几个最大、最主要的城市为依托,并

15、形成许多发展良好的中小城市相配合,形成了组团式的大城市群。其次,沿海地区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可谓是“外溢”式和“跨越”式并存。再次,东部与沿海地区许多城市旅游业、服务也相对发达,形成旅游业、服务业型城市发展模式或者两者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模式。 B、其一,西部城市发展受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资金、技术、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城市发展有着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模式。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采取“受辐创新型模式”,走“制度先导模式”与“要素自发模式”并举的发展模式之路。其二,综合市场型模式,是从政府、市场联合推动,过渡到以市场推动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三,西部地区以其矿产、石

16、油天然气等能源形成了一些工矿业型城市发展模式。 C、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重外延、轻内涵,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粗放模式;城市发展模式战略的制定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行政色彩严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实施。22、 简述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答、早期的: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协和村;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在 1898 年出版的明天,和平改革之路一书中阐述了“花园城市”的规划设想和结构模式。强调城市应该有一定的规模,超过这个规模之后应有周边的城市容纳超过的居民,城市周边有环城绿化带,用于控制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张,土地归公众所有,有

17、居民委员会代为管理;花园城市是一个占地 1000 英亩、人口规模为 3 万德小城镇。城镇周围是绿地、农业林带,城外有一条主要铁路把花园城与其他城市联结起来。城市中 y 地带是公共建筑和市政中心,市政中心外围主要是商店、宽阔的中心公园、住宅区和花园,再环城地带有一些工厂,城外是广阔的农业地带。实践是:莱奇华斯、韦林。 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1915 年盖迪斯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发展了霍华德的城市规划理论,较早的提出了区域规划的思想。城市的发展应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强调应当把自然环境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把地区得调查与分析作为规划的基础;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统一体系中,城市规划应当包括城市以及周围

18、所影响的整个地区的规划。 其中还有影响的是欧斯曼的巴黎改建计划、朗方的华盛顿规划。 23. 试 述 城 市 规 划 编 制 的 阶 段 和 编 制 程 序 。阶 段 :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纲 要 、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分 区 规 划 、 详 细 规 划程 序 : 调 查 、 确 定 目 标 、 资 料 分 析 、 拟 定 草 案 、 确 定 方 案24、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1)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是城市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这使得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而非经济型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的简历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了政治

19、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其次由于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政府能够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最好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可以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在农村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所需的建设资金。(2)体质特点城乡双重性首先,表现为城乡双重居民身份体制,首先,表现为城乡双重交换体制(3)结构特点不协调型首先,我国城市数量太少其次,城市规模结构“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再次,我国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与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成正相关关系。(4)进程特点波浪型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5)水平特点滞后型.26、试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1)城

20、市文化建设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突出,突出表现为相对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言,城市文化的有效供给不足。(2 分)(2)城市社会成员缺乏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动性。(2 分)(3)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2 分)(4)缺乏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管理机制。(2 分)27.试 模 仿 沃 思 论 述 城 市 人 格 及 其 成 因 的 方 法 ,分 析 乡 村 人 格 及 其 成 因 。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 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

21、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 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28、试述生态城市的概念、特点与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学家扬诺斯基于 1987 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型,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资、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特点: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建设: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符合生态系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该遵循和谐、高效、环保的原则,以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使

22、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建设内容: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原则:系统原则、自然原则、经济原则、生态原则、阶段性原则措施:控制城市人口、合理规划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养生态意识。31.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变化特征)? P116(1)家庭规模正在不断小型化;(2)家庭类型也日益核心化,三口之家和二人世界成为家庭的主体形式;(3)家庭形式更为丰富,单亲家庭、无子女家庭、非婚家庭等形式渐趋增多32.转型期我国城市化代际流动特点1)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的比例想当高,传统上的子承父业有了极大地改

23、变,高达 60%-70%的人与从事着与父辈不同的职业。2)城市中流动总趋势成向上流动,即从事脑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大,而从事体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小。3)各社会阶层在社会流动上各有其特征。4)工人阶级的流动存在很大问题,其代际间的世袭率很高,而流入率很低。5)各阶层子代的流动机会是不平等的。父辈所居的层次越低,其子辈向上流动的难度也越大。6)流动中出现无序与越轨33.城市社会流动的影响:积极影响:(1)社会流动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资源;(2)城市里商业,技术人员等的流动,调节了城市劳动力的结构,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

24、壁垒,是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释放由社会不公平形成的社会张力;(4)社会流动特别是向上层社会流动机会的增加,有利于培养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化解社会紧张和社会冲突的重要作用;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程度越高,就越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社会的阶层结构越具有弹性,社会集团性的冲突越不容易产生。消极影响(1)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2)加重了城市的负担;(3)增加了交通压力;(4)流动人口构成复杂,给城市治安管理带来压力;(5)给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难题。此外,城市流动人口还对城市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家庭婚姻关系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4.如何理解和认识中国城市化的战略根据我国国情及城市化的基础,参照世界城市化的经验,我国的城市化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改革传统的城乡关系体系,理顺城乡关系,打破城乡壁垒,建立人口自由流动的机制,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使城市化水平达到 70%以上,实现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战略的阶段性要实现我国城市化的总体战略目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城市化战略的差异性城市化战略的差异性是指根据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的城市基础,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对策36.城市发展指标有哪些主要功能反应现状、规划管理、预测、比较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