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 片段阅读 + 篇章阅读 表达 选词填空 + 语句表达 【 做题顺序 】 审题干 读题面 看选项作对比 【 正确答案的标志 】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 主要 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 概括(复述、归纳、总结) 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 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 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 对策或核心
2、观点 。 【 解题技巧 】 宏观(行文脉络) 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 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 ,而且 。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 =不仅 =不单 =不独 =不只 =不光 2 而且 =并 =并且 =也 =还 甚至 =更 =特别 =尤其 =重要的是 =关键的是 =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 ,而且 ,甚至 【典型例句】 1) 黄金不只是一 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 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 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 来这家大
3、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 总结 】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 技术链接 】 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 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 的 定语(前置)(重点) 地 状语(前置) 得 补语(后置) 知识点: 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 ,但是 (强转折) 其实 =事实上 =实际上 =只是 =当然 (弱转
4、折) 【关联词语】虽然 =尽管 =虽说 =固然 但是 =可是 =不过 =然而 =却 【 总结 】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 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 后的语句很重要。 3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 (如:正如) 反向援引 (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 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 ,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 =由于 所以 =因此 =因而 =可见 =看来 =总之 =故而 =言而总之 =综上所述 =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 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
5、 总结 】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 是因为 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 不能因果倒置。 【 技术链接 】 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以、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 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 =必须 =需要 =应该 =应当 =务必 =除非 =如何 =怎样等 隐性:才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2)汽车企业在发展
6、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 【 转换格式 】 只有 A,才 B=B必须 A=不 A则不 B =A是 B的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 4 =B以 A为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 【 总结 】 必要条件用来引导对策,常为文段的主题句。 省略显性关联词时,可以从隐性关联词入手,判断对策所在。 【 技术链接 】 数据的例证可以省略不看。 为此(目的)不等于因此(结论) 知识点: 显性并列复句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 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 、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7、。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 表现形式 】 关联词语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局关系(隐形并列,藏于句中) 【 总结 】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注意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 技术链接 】 阅读省略法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数据、年份、专业术语等通常为举例的标志,可以略读。 知识点: 隐性并列复句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 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5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8、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 表现形式 】 关联词语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局关系(隐形并列,藏于句中) 【 总结 】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注意分句间的并 列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 技术链接 】 阅读省略法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数据、年份、专业术语等通常为举例的标志,可以略读。 知识点: 杂糅复句 【关联词语】 递进关系:不但 而且 甚至 转折复句:虽然 但是;其实 因果复句:因为 所以;之所以 是因为 必要条件复句:只有 才 并列复句:既 又;不是 而是;隐性并列 【技法链接】 【承接复句】 【典型格
9、式】(首先) 然后 、 便 、 就 、 于是 等 【典型例句】 1) 你先到后勤组去领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然后我带你到阿华师傅哪儿去。 2) 老头子使了一个眼色,阿 Q 便也被抓到栅栏门里去了。 承接复句 vs并列复句 承接复句有次序之分,并列复句无次序之分。 知识点: 行文脉络 【 总结 】 行文脉络的类型: 总 -分 -总 6 点明观点 -阐述原因或举例论证 -重申观点 提出问题 -阐述原因或举例论证 -解决问题(对策的重要性) 分 -总 总 -分 行文脉络的使用: 首尾句原则 总论点中的关联词重要,分论点中的关联词不重要 知识点: 辅证法 概念:地位为辅,作用为证(就是总分中的分) 使用
10、:围绕辅证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类型: 列举举例 瞻前顾后 说明原因 瞻前顾后 援引观点 重点在后 反面论证 重点在前 知识点: 意图推断题(一) 【辨别标志】 这段文字 意在 说明(阐明、强调) 的是? 通过这段话,作者 想 表达(说明) 的是? 通过这段话,我们 可以 知道 ? 这段话 告诉 我们?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 推出 的是?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 意图 是? 【做题原则】 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即文段的言外之意。 排除字面含义的选项 社会现实类:呼吁的声音、正面的举措 故事寓 言类:寓意深刻的哲理 知识点: 意图推断题(二) 【解题技巧】 7 排除字面含义、表意肤浅、不
11、符合社会主旋律及生活常识的选项。 有效利用主旨含义(行文脉络 +关联词语)来推测作者意图。 知识点: 细节判断题 【 辨别标志 】 下列说法正确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表述符合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做题原则】 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错误选项的标志】 五种偷换 偷换时态 已然性时态:已、已经、曾经、了、过、 虽然、但是 等。 未然性时态:将、要、立即、马上、如果、 即使、也 等。 进行式时态:正 、正在、 在、中 、着、现在等。 任何时态上的越级替换均为偷换 【技法链接】让步复句 【典型格式】即使 ,也 【关联词语】即使 =就算 =纵然 =哪怕等 【典型例句】 1) 即使遇到百日大旱,
12、这套供水系统也能保证供应生产生活用水。(百日大旱还未出现) 2) 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后退半步。(前面未发生刀山火海) 3) 哪怕 “ 黑客 ” 们个个神通广大,也无法进入这样的网站。(尚未进入网站) 转折复句 VS让步复句 转折复句是已然性时态。 让步复句是未然性时态。 偷换数量 较多量:较多、很多、许多、大量、 大部分、大多数、广泛、一片、不少等。 较少量:较少、很少、少量、少部分、少数、少许、不多等。 中间量:某些、一些、部分。 首选同级替换,次选中间量向两级的替换。 8 偷换逻辑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因果倒置。 并列混淆为条件或因果关系。 偷换概念 偷换。 扩大。
13、 缩小。 偷换确定性表述与不确定性表述 不确定性表述:预测、断言、推测、可能、未必、也许、大概、大约等。 常见于科技说明文。 知识点: 变形的细节判断题 【 总结 】 通过审题明确定位阅读重点,直接寻找对应信息。 知识 点: 相对绝对法 相对:可能、也许、往往、大概、通常、未必、是否等。 绝对:所有、一切、全部、总是、完全、任何、无论、都、各个、绝对、永远等。 知识点: 词语理解题 【辨别标志】 文中 “XXX” 如何理解? “XXX” 指的是? 【做题原则】 定位原文,有效利用冒号及破折号。 根据上下文、前后句的小语境推测词语含义 。 排除字面意思的选项。 知识点: 代词指代题 【辨别标志】
14、 文中 “XXX” 指代的是? 【做题原则】 定位原文。 根据就近原则,确定阅读语句 。 9 区分人称代词(成分为主语)与 指示代词(成分为宾语)。 有效利用提问中的提示性信息。 知识点: 词语指代题 【 总结 】 快速定位词语位置。 寻找到词语一句中出现的代词 。 找到代词的指代对象即为答案。 知识点: 语句排序题 【辨别标志】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做题原则 】 从选项入手,寻头断尾。 根据句子的关联性(时空顺序、重复词语及关联词语)进行验证 。 知识点: 结语判断题 【辨别标志】 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 【 做题原则 】 重点阅读文段的后半段。
15、正确答案应与后半段 主题保持连贯和一致 。 知识点: 语句衔接题 【辨别标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做题原则 】 对前文进行概括总结。 主体、话题、态度倾向性与前文一致 。 知识点: 标题填入题 【辨别标志】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做题原则 】 根据文体风格进行标题选择。 10 新闻类:提炼导语的主干部分。 说明文:提炼说明对象的主要内容。 议论文:寻找论点,即对策。 (陈述现状或原因说明均非标题) 故事、散文、游记和其他:概括性、趣味性。 知识点: 态度观点题 【辨别标志】 作者对 XXX 所持观点 是?作者对 XXX 的评价是? 【 做题原则 】 注意提炼表达观点
16、的引导词。 笔者认为、作者认为、 XXX说、我希望等 注意表达上的倾向性。 注意文段中 客观陈述 的语句没有观点。(像说明文、新闻类) 注意观点句式的杂糅。 杂糅观点的特殊句式: 笔者认为 。 A。,至于。 B。就见仁见智了。(前半句有观点,后半句无观点) 无论 。 A。怎样,。 B。都怎样。(前半句无观点,后半句有观点) 知识点: 排同求异法 知识点: 表达倾向法 倾向性:积极与消极。 笔者认为 、作者认为、 XXX说、我希望等 注意表达上的倾向性。 消极的倾向性:好像、似乎、遗憾的是、反问、引号表反语。 确定选项时,应保证正确选项与原文表达倾向性的一致,否则应该首先排除。 知识点: 主题排除法 确定选项时,应保证正确选项与原文的陈述主体一致,否则应该首先排除。 知识点: 背景铺垫法 随着。的进步 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 重点语句 11 选词填空 知识点: 实词辨析 【 解题技巧 】 解题技巧一:排除选项 感情色彩:褒义 vs贬义;倾向性(积极 vs消极)。 语 义轻重。 表达风格:语体风格(口语 vs书面语);文体风格。 解题技巧二:确定选项 搭配范围。 寻找文中的提示性信息;从确定性选项入手 强调重点:近义词辨析。 提炼不同的汉字,找到其基本含义 词性功能。 知识点: 成语辨析 知识点: 实词辨析 +成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