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 n 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n 第二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一般过程n 第三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指导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n 一、知识的表征n 二、技能的表征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n 一、知识的表征n 表象n 命题n 命题网络n 图式知识的分类n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n 一类为 陈述性知识 ,n 陈述性知识 ( declarative knowledge) 也叫
2、描述性知识 ,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通过记忆获得,也叫 记忆性知识 。学习陈述性知识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语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称其为 语义知识( semantic knowledge) 。 加涅称其为言语信息( verbal information) 知识的分类另一类为 程序性知识 。n 程序性知识( Procedural knowledge) 也叫 操作性知识 ,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按照概念和规则办事的指向性不同, 程序性知识 又可分为两个亚类: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 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加涅称之为
3、智慧技能 ( intellectual skill), 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另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 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加涅称为 认知策略 ( cognitive strategy), 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梅耶认为: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一种包含关系。他认为, 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体在特殊情境下所使用的规则和步骤,它只相当于加涅的 智慧技能 ;而 策略性知识 ( strategic knowledge) 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智慧技能)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知识的界定n 狭义的知识概念仅指陈
4、述性知识。 广义的知识概念包括三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对外办事的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和对内调控的一般性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策略性知识)广义的知识广义的知识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智慧知识智慧知识(狭义程序性知识)(狭义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知识的心理分类系统知识的分类n 归纳起来知识可分为四类:n 一是知道 是什么 ( Know-what), 即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n 二是知道 为什么 ( Know-why), 即关于自然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方面的知识;n 三是知道 怎么做 ( Know-how), 即所具有
5、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n 四是知道 谁有知识 ( Know-who), 即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有关专家的知识。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曾将知识分成四类:第一类:关于实施方面的知识, 回答 “是什么 ”( WHAT或 Know-what), 即关于事实发现的知识,这类知识类似于信息。第二类: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这类知识在多数产业中支撑着技术的发展及产品和工艺的进步。回答 “为什么 ”(Why或 Know-why).以上两类知识是 “明确的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它可以用文字、数字、公式、图形来正确地描述表达,而且总归是
6、要公开的。第三类:是关于操作和控制的知识, 即 “怎麽做 ”(How或 Know-How), 也就是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第四类:是知道是谁的知识,谁是知识的拥有者。 (Who或 Know-Who), 指有关知识在谁那里,如何做某事的信息,这类知识在今天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只是信息使用者极大的降低了获得知识的成本,并使其有可能以以往社会所无法比拟的速度和高回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知识的补充n 除以上四类知识以外,还有四类知识:n 一是关于 立品为人的知识 ,包括人品、事业心、责任感。n 二是关于如何 协调人际关系的知识 。n 三是关于如何 面对挫折、理性地面对失败的知识,者即是提高心理素质
7、的知识,又是生存智慧。n 四是任何 看待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知识。n 知识经济时代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将伴随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知识将取代能源和电力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性资源,整个社会生活都降至石化、智能化。 表象的概念n 表象( image) 也称意象或心象( mental), 是外界事物与空间有关的连续信息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也就是说,人们对曾经体验过的事物的形态或经历过的情景多少有所记忆。这种关于人物、事物或情境的 知觉特征的记忆 便是表象。表象:1、表象的一般特征1、表象能够表征空间上的立体信息和时间上连续的且不断变化的信息。2、表象能够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运作。3、与实际知觉相比,表
8、象所表征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概括性。4、对复杂的物像或图像所形成的视觉表象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这种结构层次的存在往往会对人的心理表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歪曲。表象:2、工作记忆中的表象n 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为 7加或减 2个单位,或者说在 5到 9个单位之间。第一,当人们在完成一空间信息或视觉信息为主的心理加工任务时,往往在工作记忆中要使用心理表象。第二,人们在工作记忆中对心理表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类似对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即被试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心理操作(在此为心理旋转)所需要的时间,与类似的实际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相等。表象:3、长时记忆中的表象n
9、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中的表征一般用于操作和转换过程,因此短时记忆中的表象通常用于加工和转换空间信息;而 长时记忆 中的表征往往用于储存,所以长时记忆中的表象通常用于存储空间信息。n 人们在长时记忆中不仅运用表象进行 编码,而且,与 语义编码 相比,表象编码的效果更好,巩固性更高。命题:1、命题的性质和功能陈述性知识所反映是事物的意义(通常是语言信息),在人的记忆中 关于事物意义的知识 通常是以命题的形式来表征的。认知心理学认为: 命题是指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元。人脑归根到底是一个 信息加工系统 ,也是 命题操纵的机器 ,因此命题是知识的基本存在形式。在个体运用语言进行学习或交流时,词、短语或
10、句子这些语言单位知识学习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想观念的物质外壳或载体;而人的思想观念在头脑内不是用词语而使用命题记录下来的。 人记忆和思考的对象不是词语,而是命题 ; 命题是思想的单元 。2、命题的特征和构成n 命题的特征1、一个命题有点像一个句子,但其形式更为抽象,更像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2、一个命题有一个 “真值 ”( truth), 其值量可以是真也可以是假。3、一个命题通常是依照某种规则而构成的。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命题或观念的构成发现,命题是一种有一定的成分组成的形式化的结构。一个命题一般含有这样两个成分:一个关系( relation) 和一个以上的论题( arguments)。
11、论题是命题中的主体、客体、目标、工具和接受者,一般由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担当;关系是用来限定论题之间的联系的,多由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担当。命题的构成命 题 ( 观 念) 关系 论题小 华 送 给 小 丽 一束花 送 给小 华 (主体)小 丽 (受体)花(客体)李 华 想去上海 想去李 华 (主体)上海(目的)他的手被刀割破了 割破他(主体)手(客体)刀(工具)命题网络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任何信息单位,并不是孤立的存放在那里,各个信息单位之间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分享着同一主题的若干命题相互之间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R.N.加涅的女儿 E.D.加涅指出,信
12、息组合之间的关系是智力的关键方面。这种关系的知识支配着我们进行类比推理和洞察其他类型的联系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心理学主张,命题之间有三种基本的联系方式:1、并联,通过并列连词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命题间的关系;2、关联,表示一个命题对另一个命题的限制或修饰;3、补充,表示用一个命题填补另一个命题的空位。命题网络认知心理学柯林斯和奎利恩( Collins&Quillian,1995)认为, 命题网络的结构是存在一定的层次性的 ,处于结构底层的单位与处于上位的高层单位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一定单位所具有的某一特征与该单位的属性及其属性值( value) 相联结。(
13、如动物鸟麻雀)人们 对语句的加工主要是通过搜索 。当提出一个语句要求验证时,人们就从主项名词和宾项名词进入命题网络,并寻找这两个节点连接起来的通道,核对通道上的标记语句中所断言的关系是否一致。由于搜索的过程存在差别,因而验证一个句子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人大脑中的各种观念(命题)不是杂乱无章的存放着,而 根据一定的线索、按照一定的层次严密地组织在一起 。人们可能是根据不同的概括水平来储存事实或概念,也可能是按照一种最能区分有关事实和概念的标准来储存它们的属性。图式J.R.安德森认为: “ 对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命题是适合的,但是对于表征有关一些特殊概念的 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命题是不适
14、合的 。 ”图式( schema) 这一概念最早由巴特莱特提出来的,他认为, 图式是一个人的用于加工新信息和引起对信息回忆的已有知识 。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论的观点对图式作了进一步阐释,他用图式来描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着特定的加工图式。安德森、鲁梅哈特和梅耶等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图式进行了系统研究,使图式理论日趋完善和成熟。普遍认为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景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图式的特点n 1、图式有恒定部分和可变部分组成恒定部分是图式的主体,是比较固定的;可变部分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有许多空位 “ 槽
15、”( slots),它们可以与环境的不同方面相联系,即可以被新的学习填补,使图式能够在具体化的时候千变万化。n 2、图式具有层次性一是指一个图式是由一组亚图式( subschema) 组成的,如关于人物形象的图式是由头部、四肢、身体等亚图式组成;二是指图式具有不同的抽象水平,可以表征各级水平的知识。如关于少女形象的图式,可以比较联系儿童、中老年不同层次,也可以从职业的不同来看,包括女大学生,农村女青年,城市女青年等等。n 3、图式包含着多种信息图式是一个大的知识单元或者说是一个信息包,在图式中既包括命题类的语义知识,也包括表象类的情节性知识。可以说,我们说具有的围绕某一主题的全部知识都可以包括
16、在图式当中。n 4、图式不仅储存信息的静态结构,而且是加工信息的动态过程当我们阅读一篇课文时,图式既是评价我们的知识与课文中的信息是否具有适合性的过程,有时对自身的可变部分赋予一定的值的过程。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n 二、技能的表征n 产生式的结构特征n 产生式系统的结构特征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n 产生式的结构特征n 1、一个产生式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两个基本因素是: “ 条件 ” ( IF, 如果)因素和 “ 行动 ” ( THEN, 那么)因素。 “ 条件 ” 因素即对执行一套特定的操作
17、步骤必须满足或必须符合的条件所作的规定; “行动 ” 因素列出了在符合这些条件是将要执行或激活的操作行动。 “ 条件 ” 因素中的语句代表了必须满足的条件数目;而 “行动 ” 因素中的语句数目代表了将要发生的行动数目。用产生式来表示程序性知识的样例n 产生式 1:使用强化如果那么目 标 是要增 强 儿童的注意行 为 ;且 该 儿童已表 现 出比平 时 更 长时间 的注意行 为 ;表 扬这 个儿童。产生式 2:鉴别三角形如果那么目 标 是 鉴别 三角形,且 图 形 为 两 维图 形;且 该图 形有三条 边 ;且 该图 形 为 一封 闭 的 图 形;将 该图 形划 归 三角形;且 说 出 “三角形
18、 ”。产生式 3:观看房间的东西如果那么目 标 是 观 看房 间 的 东 西;且房 间 是暗的;且 电 灯开关就在身 边 ;打开 电 灯开关;然后 观 看房内的 东 西。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n 产生式的结构特征n 2、产生式是描述个体内部认知活动过程的重要手段在产生式中的条件因素有两种:一种属于外在条件,一种属于内在条件。3、产生式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在产生式的条件部分往往蕴含着行动的目的,这就使得产生式规定的行动步骤成为受到一定目的指引的行为系列。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一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概述n 产生式系统的结构特
19、征认知心理学家认为: 产生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通过两个产生式的 “链接 ”而形成的。在两个先后依次出现的产生式中,前一个产生式的行动将构成了后一个产生式出现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也就是说,当一个产生式的的输出构成为另一个产生的输入时,这两个产生式就有可能建立相互连接的关系。这样就构成了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 “产生式系统( Productive system) ”或 “产生式集合( Productive set) ”。教师处理学生学习不专心的产生式系统n p1 如果那么目的是要使儿童更 专 心,但不知何物可 强 化儿童建立了解何物能 够 强 化儿童的子目 标且建立只要儿童 专 心就予以 强 化的子目
20、标P2 如果那么 子目 标 是要了解和无能 强 化儿童建立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下会表 现 出不 专 心的子目 标P3 如果那么子目 标 是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下会表 现 出不 专 心且儿童在每当我注意他是会有不 专 心的表 现且儿童在每当我忽 视 他是会有 专 心的表 现建立 ”儿童可以用我的主意来 强 化 “这 一命 题p4 如果那么子目 标 是要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下会有不 专 心的表 现且儿童在每当 别 的孩子注意他是会有不 专 心的表 现且儿童在每当 别 的孩子忽 视 他是会有 专 心的表 现建立 ”儿童可以用同伴的注意来 强 化 “这 一命 题p5 如果那么子目 标 是要在儿童 专 心 时
21、 便 强 化他且儿童可用我的注意来 强 化且儿童已表 现 出比平 时 更加注意的行 动我便 给这 个儿童以我的注意p6 如果那么子目 标 是要在儿童 专 心 时 便予以 强 化且儿童可用同伴的注意来 强 化且儿童已表 现 出比平 时 更加注意的行 为我便使儿童与他喜 欢 的同伴待在一起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及其指导第二节 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一般过程n 现代科学心理学可以将技能分为两类:n 一是 动作技能 (又称身体动作技能),需要身体的肌肉协调才能完成;n 二是 心智技能 (又称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经过头脑加工才能完成。加涅区分了 智慧技能 的四个成分,即 辨别 、概念 、 规则 和 高级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