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0375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导学案主备人: 主审人:九年级历史教研组一、 【复习目标】1、复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知识整理】(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比较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侵略国家原因签订条约条约内容影响(二)中国人们的反抗:战争 代表人物 代表事件 精神体现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之战壮烈牺牲第二次鸦片战争 洪秀全 李秀成侵略我国西北中日甲午战争八国

2、联军侵华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2(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成立 (华尔)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成八国联军,镇压 。3、制造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 年日本制造了 。4、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通过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等割去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四) 、重要知识考点: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 、 “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3、因祸福避趋之” ,江泽民称赞的是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这幅挽联悼念的是 。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马关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条款是 。 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 。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条款是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有突出特征的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第一个割占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允许日本在华开办工厂的条约是 ;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

4、约是 ;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兼有割地、赔款、通商的不平等条约有 、 ;李鸿章参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和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探究一: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你认可这一观点吗?请写出理由。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3探究二: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探究三: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探究四: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局都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请同学们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1、刘强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人民

5、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看到题为“虎门销烟”的浮雕时,深深地怀念福建省一位近代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 林则徐 C 左宗堂 D 邓世昌 2、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的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4、下列情况有可能出现在 1843 年的是A.英商拒绝清朝海关规定的进出口货物税率 B.清朝派官员去治理香港岛 C.英国商人在北京、南京做生意 D.日本商人在

6、苏州、杭州开设工厂5、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04 年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宣布:中俄全长 4300 公里边界全部确定。回顾中国近代史,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少万平方公里?A60 多 B150 多 C44 多 D40 多7、韩燕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她抽到的文化知识试题是:“请在下列人物中选择:19 世纪 70 年代主张并率军收复除伊犁外新疆领土的是谁” 。韩燕答对了此题,她的正确答案是A林则徐 B 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8、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从前我们还只是被

7、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条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瑷珲条约、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4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马关条约后10、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要回来,母亲!”这是闻一多先生所写的七子之歌台湾 。下列与台湾被割让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

8、的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使馆区13、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材料三:“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2)依据材料三回答:“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

9、月遍地红。”这歌谣出自中国人民的哪一次 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3)这 三个不平等条约 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 影响 ?14、中国人民的反抗,有没有改变中国屡次被侵略的命运?为什么?现在让我们沉思过去,总结失败的原因。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得出什么启示?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5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导学案主备人: 主审人:九年级历史教研组一、【复习目标】:1、复习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的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知识整理】(一)洋务运动1、背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

10、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2、时 间 : 19 世 纪 60 年 代 90 年 代3、 代 表 : 中 央 : , 地 方 : 曾 国 藩 、 、 左 宗 棠 、 张 之 洞 。4、 主 要 内 容 : A.以 “ ”为 口 号 , 创 办 新 式 军 事 工 业 ( 江 南 制 造 局 、 福 州 船 政 局 )B.以 “ ”为 口 号 , 创 办 新 式 民 用 企 业 : ( 轮 船 招 商 局 、 汉 阳 铁 厂 、 湖 北 织 布 局 )C.兴 办 新 式 学 堂 , 派 遣 留 学 生 , 培 养 洋 务 人 才 。 ( 同 文 馆 ) D.创 建 新 式 海

11、 军 北 洋 、南 洋 和 福 建 三 支 海 军 。5、 性 质 : 是 一 次 失 败 的 的 自 救 运 动 。6、 评 价 : 局 限 : 洋 务 运 动 没 有 使 中 国 富 强 起 来 ,意 义 : 引 进 了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 一 些 先 进 的 科 学 技 术 , 创 办 了 一 批 近 代 企 业 , 在 客观 上 刺 激 了 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产 生 , 同 时 对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经 济 侵 略 也 起 到 了 一 定 的抵 制 作 用 。 是 中 国 的 开 端 。( 二 ) 、 戊 戌 变 法1、 序 幕 : 1895 年 马

12、 关 条 约 签 订 , 康 有 为 和 梁 启 超 领 导 的( 要 求 拒 和 迁 都 、 变 法 )2、 代 表 : 康 有 为 、 、 谭 嗣 同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3、 发 展 : 在 北 京 创 办 ( 中 外 纪 闻 ) 和 组 织 。4、 高 潮 : 百 日 维 新 ( 1898 年 6 月 -9 月 光 绪 皇 帝 ) 政 治 ; 经 济 ; 军 事 ; 文 化 教 育京 师 大 学 堂 新 式 学 堂 ( 北 京 大 学 )5、 结 果 : 为 代 表 的 顽 固 派 发 动 政 变 , 镇 压 了 变 法 运 动 。( 为 变 法 而 牺 牲 的 第 一 人 )6

13、、 进 步 意 义 :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7、 启 示 : 戊 戌 变 法 的 失 败 证 明 ,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三)、辛亥革命 1、 兴 起 : 1894 年 孙 中 山 在 檀 香 山 组 织 了 革 命 团 体 。1905 年 创 办 ( 第 一 个 全 国 性 的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政 党 ) 在 日 本 东 京 成 立 , 创办 机 关 刊 物 民 报 。 革 命 纲 领 : 驱 除 鞑 虏 , , , 平 均 地 权 。2、

14、指 导 思 想 : “三 民 主 义 ” 、 、 主 义3、 高 潮 :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 昌 起 义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61912 年 , 正 式 成 立 , 孙 中 山 为 临 时 大 总 统 。颁 布 了 第 一 部 具 有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宪 法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4、 性 质 : 一 场 反 帝 反 封 建 的 革 命5、 评 价 : 成 功 : 推 翻 了 清 朝 的 统 治 , 结 束 了 我 国 两 千 多 年 的 ,使 民 主 共 和 观 念 深 入 人 心 。失 败 : 没

15、 有 完 成 推 翻 帝 国 主 义 和 封 建 主 义 的 任 务 , 没 有 改 变 中 国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社 会 的 性 质 。失 败 的 原 因 : 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四 ) 、 新 文 化 运 动1、 原 因 : 袁 世 凯 为 复 辟 帝 制 , 掀 起 了 尊 孔 复 古 的 逆 流2、 标 志 : 1915 年 在 上 海 创 办 青 年 杂 志 ( 新 青 年 )3、 阵 地 : 新 青 年 ; 北 京 大 学 。 口 号 : 、 。4、 代 表 : 陈 独 秀 、

16、 、 胡 适 、 。5、 主 要 内 容 : 前 期 : 提 倡 反 对 专 制 ; 提 倡 反 对 迷 信 ; 提 倡 反 对旧 文 学 。后 期 : 宣 传 马 克 思 主 义 ( 李 大 钊 布 尔 什 维 主 义 的 胜 利 、 庶 民 的 胜 利 )6、 性 质 :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7、 评 价 : 意 义 : 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的传播创造条件。局 限 : 新 文 化 运 动 中 也 有 对 东 西 文 化 绝 对 否 定 和 绝 对 肯 定 的 倾 向 ,这 一 直 影 响 到 后 来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 经济上的

17、近代化(军事器物):地 主 阶 级 洋 务 派 的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开 始 萌 芽 , 为 中 国 近 代 化 开 辟 了 道 路2、 政治上的近代化(政治制度):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的( 1898) 维 新 变 法 的 思 想 得 到 传 播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派 的 ( 1911) 推 翻 清 朝 , 结 束 封 建 帝 制 , 使 民 主共 和 观 念 深 入 人 心3、 思想上的近代化(学西方思想文化):先 进 知 识 分 子 的是 空 前 的 思 想 大 解 放 运 动 ,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传 播 创 造 条 件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探究一:如何

18、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探究二:为什么 19 世纪末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7探究三: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奕2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C“自强” D“求富”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签定 B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C公车上书 D组织强学会4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林

19、觉民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马列主义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建立民国,平均地权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A每周评论 B晨报 C民报 D青年杂志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 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 年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 年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 年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

20、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四:从 1919 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8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是谁颁布的什么法律?其思想主张是什么?(4

21、)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5)前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 世纪下半期到20 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

22、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1)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3)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5. 阅读下列材料: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9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 2008 年 5 月 27 日在南京中山陵,

23、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热点二:2008 年 6 月 12 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请回答:(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2)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3)结合材料回答,作

24、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四、探究与简答26.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2)1919 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3)20 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4)请说出 1919 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初级中学

25、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0“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江泽民在庆祝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中国近代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3)你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26、温馨提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人民具有怎样的精神;共产党的特点等方面思考)【课后提升】: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9 世纪中后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器物变革”和“制度变革”所指的是什么?(2)从上述历史变革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说明了什么)?(温馨提示:从这些变革的结果和中国的出路思考)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导学案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1主备人: 主审人:九年级历史教研组学什么考纲解读1.识记层次:了解中共“

27、一大”召开的史实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昌起义 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2.理解层次: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怎么学复习建议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认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

28、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怎么考考点精讲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起止时间 1919 年1949 年。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 年)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和解放战争(三年内战时期) (19461949 年)考点一 五四爱国运动1.原因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直接原因(导火线): 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3.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4.经过: 前期 先锋: 中心: 后期 主力: (标志着 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 中心: 5、口号:“ , ” (体现五四

29、运动的性质)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6、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7 意义 性质: 标志: 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2【中考链接】1.(2010四川巴中)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那么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C运动的口号有:

30、自强、求富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2010内蒙古包头)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B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的斗争口号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3.(2010四川宜宾)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4.(2010湖北鄂州)周恩来曾说

3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起点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1、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干部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2、成立:标志-中共“ ”时间、地点: 年 月 上海参加者: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 人;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通过了 ,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主要内容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 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 的利益。她

32、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3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时间:1922 年3、中共“二大” 主要内容 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党的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影响: 【中考链接】1、08 盐城中考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 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2. (2010江苏南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33、。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小结: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们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了中国 20 世纪的命运,是“伟大的开端”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的道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思考:你能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具体事件说明“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吗?如何理解“焕然一新”?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政党的领导,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考点三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

34、1)时间、地点:1924 年 1 月 广州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 (2)意义: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各作,领导了 时间、地点:1924 年 5 月 广州黄埔2.发展:建立黄埔军校 领导者: 为校长, 为政治部主任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4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目的:推翻 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 、 、 时间、总司令:1927 年 7 月 蒋介石3、高潮:北伐战争 主战场: 、 主要战役:长沙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结果: 胜利进军原因:4.失败: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

35、民革命运动失败(失败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失败原因 主观:_客观:_5、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战争时间: 年 月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性质(阶级基础):代表 的利益(标志着国民党反动 内外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统治的建立)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中考链接】1、 (2010河北)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 20 世纪 20 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2、

36、 (2010湖南湘潭)下列哪项不属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考点四 星火燎原(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起义主力 意义南昌起义 1927 年 8月 1 日南昌周恩来、贺龙、朱德、陈毅等国民革命军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5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放弃攻打大城市计划,改向农村进军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三.井冈山会师1、时间: 年 4 月2、双方 朱德、陈

37、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和湖南农民武装 成立 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3、影响: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启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符合本国国情。【中考链接】1、 (2010湖北孝感)19211949 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 28 年。 “日出东方” 、 “星火燎原” 、 “力挽狂澜” 、 “灯塔指引” 、 “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2.(2010山东聊城)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38、 ,是因为在这里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2010江西)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考点五 长征 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经过(1)红一方面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中央根据地 向贵州进军 解放 四渡 渡过 强渡 飞夺 爬雪山 过草地 陕北 会师(1935 年 10 月)(2)三军(红一、红二、红四)

39、大会师时间、地点: 年 10 月,甘肃 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6时间: 年 月内容(3)遵义会议 意义: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是党的历史上 的转折点3、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4、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中考链接】1、 (2010四川遂宁)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

40、强渡大渡河2.(2010浙江嘉兴)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3.(2010重庆)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2010山东东营)2006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项大型的纪念活动,该活动从瑞金出发,途径遵义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5.(2010湖北鄂州)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 水出奇兵。乌江

41、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对此歌词解读错误的是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C再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 勇顽强的战斗精神6.(2010江苏淮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1936 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7.(2010广西贵港)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

42、应是遵义会议 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 吴起镇会师A B C D 8.(2010四川巴中)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信息。(1)长征途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2)途中历经的艰难险阻有 (任写一个) 。(3)长征胜利的标志是 。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7(4)在当代,我们应传承或弘扬的长征精神有 。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条道路的话,这条道路并非宽敞的、笔直的阳光大道,而是一条曲折的、充满荆棘的道路。如图,老师在这条道路上标上了 ABCDEF 几个字母,你能填出下列表格吗?序 号 标 志 事 件

43、一个开始 一次合作高潮 一条正确道路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两次失败 板书设计【限时训练】 (见卷子)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复习课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九年级 班 姓名 18【拓展延伸】1、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 (1)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3)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1) 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2)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3)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4)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从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