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老年人全身疼痛探因和治疗我们家中都有老人,我们自己也会老。迟早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周身各处疼痛。许多老年人都有全身疼痛,而且服用许多药物都不能解决疼痛的问题。不论哪一科的医生,目前都把这种疼痛归罪于“骨质疏松”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真的是疼痛原因么?本人经过对一些现象的思考,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在这个问题上,全世界的认为骨质疏松引起疼痛的医生都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事实。首先,所有人,从 25 岁左右到终老,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的程度会加重。因此几乎所有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但不是每个老年人又都有周身疼痛或某处难以忍受的疼痛。其次,同一个老人,骨质疏松始终
2、存在,其疼痛也不是始终存在。而是一段时间出现,一段时间消失。或者疼痛持续存在,时轻时重。同等程度骨质疏松的老人,有的有疼痛,有的没有。因此,可以说,骨质疏松与老年人的疼痛几乎没有关系。为什么留个“几乎” ?是因为骨质疏松的人,骨质脆,在外力下容易骨折。骨折虽然是疼痛的原因,但材料不好(骨质疏松),多少有点关系。再说一个所有书上没有写,几乎所有医生都不知道的事情:骨头(骨组织)中没有神经,因此骨头不会痛。神经都在骨的管道中和骨的外面。骨折的疼痛是骨折之后,骨管道中和骨外的小神经损伤和出血刺激神经引起的。不是骨自身的疼痛。比如,身体外露的骨头并不疼痛。碰触外露的骨头也不会有疼痛。但碰触外露骨的管道
3、内容(髓腔、松质骨)或骨与肉的结合部,就会疼痛。因此,常说的“痛到骨头” 这 句话是不对的。骨质疏松是由于血管供血不良而出现的骨的萎缩。所以骨质疏松不会引起疼痛。呵呵,谁会因为消瘦了而有疼痛呢?老年人的疼痛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周身疼痛所在部位筋膜的损伤。什么是筋膜呢?拿个相似的东西来说吧。很多人都看过美国电影蜘蛛侠,蜘蛛侠的那个包裹全身,仅露双眼、口、鼻的紧身衣就是筋膜。我们的身体从头到脚,去掉皮肤和脂肪后就有这样的“紧身衣” 。蜘蛛侠的衣服就是一层,我们的紧身衣筋膜有很多层。大致分深筋膜和浅筋膜两部分。深筋膜也有多层,有的包裹肌肉和肌腱,有的衬垫在肌肉及肌腱之间,使肌肉收缩时可以滑动。浅筋
4、膜倒是更像紧身衣,包裹我们的躯干,但也有多层,衬垫在脂肪与深筋膜之间。深浅筋膜的划分是人为的,仅是大致的。不是很严格,深浅筋膜之间的有些筋膜是互相延续的。多层筋膜之间有滑液,使筋膜之间能够滑动,我们才能做出伸展,蜷曲等活动。我们都知道,保持一个姿势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疼痛。年轻人如此,老年人亦然。这种疼痛是怎样发生的呢?筋膜损伤从机理上分,有内损伤和外损伤。内损伤由于张力,如关节腔积液,关节骨骼对关节囊的撞击,深部损伤后的血肿等。外损伤是持续或反复的牵拉,骤然地暴力性牵拉,外力击打等。我们身体的筋膜随着身体的长大,已经很贴服地适应我们休息状态的自然体位并形成曲线形态。体位改变为不是自然的休息状态
5、时,筋膜能适应一定程度的牵拉。当某种原因需要出现骤然改变到不是自然休息体位时,或持久地保持在不是自然的休息体位时,骤然受到牵拉或持续受到牵拉的筋膜就要受伤(衣服被扯破),出现疼痛。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这种疼痛可以在当时立即出现,也可以在三到五天后以逐渐加重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在剧烈运动前,要做热身活动的原因让筋膜适应剧烈活动中的过度牵拉动作,避免损伤。筋膜损伤后疼痛的特点是:保持身体不活动时,不痛、或有隐隐疼痛,或仅有凉感,疼痛部位皮肤温度低于周围无痛的皮肤。并且怕凉、冷的刺激(所以中国人有受风、受凉一说)。当身体活动时(体位改变时),被牵拉的一侧或部位,疼痛加重。如果能保持不痛的姿势一到三
6、周,疼痛都能减轻或消失。之所以有凉感,受伤部位温度低于周围并有轻度肿胀,是因为筋膜慢性损伤后水肿,穿行于筋膜中的血管受到挤压,影响皮肤的供血。如果伤后温度高于周围,肿胀明显,是穿行于筋膜的相对大一些血管破裂出血刺激的炎性反应。不同层的筋膜出现损伤后,会出现损伤部位的水肿,增厚和瘢痕,筋膜厚度不再均匀,身体活动或或浅筋膜被按压时,不同层次的筋膜活动度不同,互相摩擦,会出现摩擦感。如果互相之间摩擦阻力过大,可以听到骤然的弹响声音(功夫很深哦)。损伤后的筋膜受牵拉的弹性能力降低,因此在一次损伤修复后的一段时间里,容易再次受伤。我们经常见到活动时骨节会响的人,其实那不是骨头之间的摩擦响声,都是瘢痕累累
7、的筋膜的响声(骨头的摩擦多是震动感,听不到)。这种摩擦响声多要存在两三年后,筋膜瘢痕软化了,才能自行消除。因此这种损伤性疼痛,不是老年人特有的。不论那个年龄段,都有这种损伤,不过是老年人比例高一些。之所以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疼痛。是因为老年人血管硬化,血供不足,身体所有结构都出现萎缩。体内生长激素水平逐年下降,生长代谢缓慢,修复时间长,一处未愈,再添一处。所以处于经年累月不停地疼痛之中。疼痛部位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常在活动多,负重多的部位或持续牵拉(牵张)的部位先出现。其一般是膝关节(内侧)、腰背部、髋关节、肩关节、手指关节、胸背部、腕关节、肘关节等。可以先后逐渐出现,也可以几处同时存在。比如走动过
8、多导致膝关节内侧的疼痛(反复活动),偏头时间过长的肩颈肩部疼痛(持续牵拉),手指用力握持的指间小关节疼痛(持续牵拉与反复活动)等等。许多书本归为这个炎,那个炎。其实没有那么多炎,都是筋膜损伤。就是关节的关节囊,不也是增厚的筋膜嘛。为什么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有疼痛呢?人与人体质不同,受伤后的修复能力也不同。经常处于疼痛的老年人,多是那些体质较弱,年轻时体质就不是很强健,不喜欢过多活动的人。这里要注意,容易疼痛的老年人,不是他们不愿意活动,而是在娘肚子里的时候(胚胎基因)就已经决定了其体质不佳,恢复能力差。因此活动后的疼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如果强要活动,会经常生活在疼痛之中。治疗方法:很简单、经济、实
9、用。是:疼痛期尽量少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休息体位,让疼痛部位的筋膜保持放松。一般两到四周左右即可自行恢复。其他的方法有:1 冷水浴:水温 24-28 度。一次不少于半小时,一天两到三次。适合关节或其它部位肿痛者,如膝、踝、手指关节肿痛等。如果会游泳,不妨跳到泳池中游泳。先声明,我可不是游泳池的托(看一下推荐的水温应该知道的)。2 温水浴:水温 37 度左右。一次不少于半小时,一天两到三次。适合关节或其它部位痛而不肿者。3 注意保暖:大关节疼痛可以适当增加衣服,以不出汗为度。4 适当地活动:下肢关节疼痛者,不能一步也不走。只要一次行走不超过 30 米。或做到“足不出户” ,经过四到六周,都可以疼
10、痛缓解。恢复后的锻炼,要逐渐增加,以痠为度。过量就要出现新的损伤和疼痛。肩关节的疼痛者,开始是胸前悬吊四到六周。六周后开始活动,方法是“无痛找痛” 。什么动作有疼痛,就反复重复该动作,要求每一下都有疼痛,直至疼痛部位无痛,并且有温热感方可停止。仅需要做一次这样的练习就基本恢复了。5 药物:口服止痛药物和安眠药,只要是能止痛的或有助于睡眠的口服药都行。最好在睡眠前使用,能保证睡眠中无痛或少痛。能休息好,就能缩短恢复时间。机体都是在睡眠中恢复的。清醒时尽量不用此类药物。疼痛可以限制活动,有助于恢复。此外,还可以使用甲状腺素、雄激素等药物在疼痛期做辅助。忌讳使用的方法:忌用膏药、按摩、跌打类药酒涂抹
11、、喷剂、理疗(热疗)、封闭、拔火罐、针灸、小针刀等。这些不都是老祖宗们口口相传,教科书及其它书籍记载的方法吗?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大家都说的、都用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众口可以铄金,众口也可以毁人。传统的方法不一定是好的、有效的方法。膏药:膏药的起源,最早就是我们的手掌。当我们受到撞击后,会用手掌捂住受伤的地方,这样能减轻疼痛。手掌要做事,为了让手掌能离开受伤的地方,人类的先祖就用树叶涂布树胶或其它粘性物质粘在伤处替代手掌。这就是原始的膏药。后来又发现原始的膏药不能完全替代手掌,手掌有一定温度和湿度,就在胶水内掺入有刺激性的药物,利用皮肤受刺激后产生炎症的发热来替代。随着生活工业的进步,手掌的替代
12、物由树叶,棉布,现在是化纤布(塑料布)、打孔的化纤布。所能掺入的药物各式各样,不一而足。但基本的东西不变,就是粘性物和刺激物(一般是弱酸性)。粘性物保持附着和抑制皮肤水分挥发,刺激物引起皮肤炎性反应。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凡是膏药接触的皮肤都有水肿(皮纹变浅、细,甚至光亮),温度高于周围。这就是利用皮肤的炎性反应换取高于正常的温度。许多人贴了膏药以后,皮肤反应较重,都以为是膏药过敏。其实是化学烧伤。一般是化学烧伤(醇酸烧伤)。其实皮肤的药物吸收,不是主动吸收,而是被动渗入。教科书上说皮肤是体表的防护组织,这点没错。但从没有说过通过什么手段防护。我认为是皮肤的基底层细胞通过排泄(所谓繁殖)表面皮
13、肤细胞来进行防护的。真正的皮肤组织是基底细胞层。我们所摸到的皮肤,不过是没有腐化(角化)的基底层细胞的排泄物(如地面堆积的落叶)。这些将腐化的细胞行将走向死亡,没有吸收功能(想通过什么吸收水分、药物永葆青春就是做梦了)。因此药物渗入就是对皮肤的损害。为什么卸了妆的凤凰不如鸡,就是这个道理。什么方法能让地面堆积的落叶重新生绿而不烂呢?没有。所以不存在保护皮肤的化妆品。按摩:有人说按摩都能促进损伤愈合。呵呵,这是一个传说。按摩对组织是挤压的刺激,受伤的组织原本就有水肿(水肿是必然,程度可轻可重),经过挤压,水肿程度会加重,范围会扩大。按摩之初,会产生疼痛,经过几十分钟的按摩过后,按摩的部分会疼痛减
14、轻(以水分挤向周围健康组织为代价)受伤的人会有轻松感。按摩过后一到两小时左右,疼痛又会出现,并且比按摩以前更疼痛,同时疼痛范围比按摩以前扩大。就像洼地积了一汪水(损伤、疼痛),用扫帚扫开(按摩)散去。停止扫动(按摩结束),扫出去的水(疼痛)又回到洼地,水汪周围原本干燥的地面都湿了(疼痛范围扩大)。这就是我关于推拿按摩效果的洼地积水理论。另外,前面说过,疼痛是筋膜损伤,是不见血的损伤。如果把伤移到皮肤表面变成见血的伤口,是每天揉掐一阵伤口长的快还是包起来不动(不揉掐)长得快?道理不言自明。理疗(热疗):理疗有没有效呢?答案是肿胀疼痛期是反效果。所谓理疗,不论是红外线、短波、微波等等,都是把其它物
15、理能量转换成热能烘烤加温。我们知道温度升高,机体组织代谢也要增快,在循环不好(血管、淋巴管损伤)的时候,新的进不来,旧的出不去,这种增快的代谢只会加重组织的损伤。因此会增加水肿和疼痛。除非有恒温病房,四季如夏,住在里面一段时间不出来。这种环境,确实有利于恢复。跌打类药酒涂抹、喷剂:这类药物的溶媒是酒精。酒精是一种弱酸,对机体组织有腐蚀性。健全的皮肤初用时,由于酒精的挥发特性,会有清凉止痛的感觉。酒精渗透角化层后,会有刺痛、烧灼等感觉。酒精刺激(烧灼)皮肤,引起皮肤充血、肿胀,会加重原有的损伤,加重疼痛的感觉。清凉的感觉,冷敷就可以做到,何必再用酒精来添彩呢?至于药酒中的药物,对肿胀皮肤不仅无消
16、肿作用,甚至也有腐蚀(酸碱)的作用。封闭: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止痛方法。其理论是打断疼痛紧张血管痉挛更疼痛的恶性循环,促进肌体的恢复。其效果等于服用止痛药物。其方法是将麻醉药物和其它药物(糖激素、维生素、安眠药等)混合,用针在疼痛部位注射。麻醉药物能止痛,此外影响不是很大。糖激素的作用是抑制受伤组织的炎性反应,同时也抑制了受伤组织的生长修复。使损伤恢复时间延长,甚至不再生长。由于药物分布仅是针尖周围,因此,注射药物量多,会增加新的膨胀性损伤,注射药物量少,止痛效果不好。因此封闭对于点状疼痛有效,对于区域状疼痛,效果不好。因此也不合适。而且即使有效,对同一部位而言,也是一次不如一次。拔火
17、罐: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空气热膨胀再冷却后形成的负压,将小罐子持续地吸附于皮肤。如果被吸附处有伤口或脓口,可以吸出脓或其它液体。清除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后来被用滥了,什么都要吸一下。连疼痛这种无形的感觉,也企图吸出来,还鼓吹能什么吸出毒来,结果就是经常看到满身圆红瘀斑的人。这不是吸出毒是皮下小血管在负压下损伤破裂的结果。深部的损伤依然存在,疼痛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增加了皮肤的疼痛。任何好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针灸:是中国人吹的神之又神的什么病都能治的治疗,其实什么病都不治,仅有安慰的作用。针刺的效果是用一处疼痛分散另一处疼痛。在知道要扎针时,所有人的精神上会处于应激
18、状态。应激状态下体内会分泌些吗啡样物质,这类物质可以减轻疼痛。对剧痛就不行了。连针刺麻醉都要辅助麻药。这是所有医院都知道的事情,可偏偏还有这个骗人的行当,这是因为有些人上了贼船下不来,只好继续行骗。灸的作用是加强针刺痛的刺激。取其燃烧缓慢的优点而已。小针刀:这种治疗估计是由放血疗法或针灸疗法发展来的,从其诞生就是一种胡扯的疗法,鼓吹其长处是刀口小如针眼。也确有些人经过小针刀治疗不疼了。可这不是小针刀的功劳,是动手术(被捅了)后老老实实地休养一段时间的功劳,前面说过,局部冷敷,老老实实地待着,两天(其实一天后就缓解好多)就可以不疼了,何至于要被小针刀捅过之后才老老实实休养呢。小针刀捅到肉里真正是
19、只能做破坏性的事,不信可以买块肉,用铁丝(钢的更好)磨出刀锋来捅捅看就知道了。如果弄伤了神经,呵呵,就不是疼痛一种结果了。所有的教课书,在治疗的部分都有中医药的介绍,也模仿一下。去医院就诊,一般都给所谓舒筋活络的中草药或中成药,其中主要的成分就是止痛药的成分(有时是几种草药在加热的条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止痛成分)。机体损伤后,根据不同的损伤程度,受伤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等,都有机体自己的恢复时间表。没有任何药物能缩短损伤的恢复时间。所谓中药能缩短治疗时间,仅是一种传说。坊间还有一种说法,所谓“中药调理” ,“西药治疗” 。其 实 ,所谓中医的 调理,就是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中西医的用药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些忌讳的方法全是无用的,甚至是帮倒忙的方法。正常人的躯体应该是舒适无痛的。有痛必有伤。此文的目的是让老年人们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尽快恢复已经存在的损伤,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