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_屈原与楚辞.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1007061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_屈原与楚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五章_屈原与楚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五章_屈原与楚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五章_屈原与楚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五章_屈原与楚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第一节 楚辞的形成及其含义一、楚辞的含义 宋 黄伯思翼骚序:“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其直接渊源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楚辞:泛指楚地歌辞,后主要指以战国时代楚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它是楚国诗歌的代表,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物土产等,而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表现为“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它的句式比较自由,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后世又称楚辞的文体(诗体)为“骚体”。,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

2、、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汉代人的模仿之作,书名题为楚辞,是继诗经后我国古代的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汉代人还普遍称楚辞为“赋”,如史记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二、楚文化与楚辞的形成1楚文化(巫楚文化)的影响“楚人”的构成包括“九夷八蛮”:越、巴、苗、氐、羌、濮等,被北方称为“荆蛮”(荆楚,即草木丛生之意)有时也自称“蛮夷”。因此楚文化是丰富、多元文化的融合(包括百越文化、夷濮、氐羌、巴蜀、苗蛮),因而也是独特的、极具地方色彩的。,“有江汉川泽山林之绕,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

3、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而汉中淫失(佚)枝柱,与巴蜀同俗。” 汉书地理志,楚地巫教盛行:“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王逸楚辞章句,2楚辞产生的政治背景3楚辞产生的文学因素 楚辞的产生与楚地歌谣、乐曲民歌有密切关系 九辩、九歌、涉江、采菱、阳春、白雪等皆是楚地乐曲的名目 。,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越人歌:“今昔何昔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诗经的影响战国纵横家之文、说辞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欲以唇吻奏功,遂竟为美辞,以动人主”,“

4、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故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节 屈原其人及其作品,一、屈原生平屈原(前340前277)名平,字原,楚国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姓。“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馋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 吴起变法:“废公族疏远者”“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罢除无能无用之冗官,选贤任能”绝命辞怀沙:“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

5、为类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怀沙首句“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二、作品,史记本传: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 汉书艺文志载二十五篇,无篇名。 东汉王逸为刘向辑的楚辞作章句,楚辞章句载屈原作品二十四篇: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至于渔夫、大招,疑不能明。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基本上以刘向、刘歆父子七略为依据。 现代学者认为招魂应遵史记,为屈原所作,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则为后人伪托。,第三节 离骚,1 解题屈原代表作,带有自传的性质抒情长诗,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余字,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司马迁:“离骚 者,犹离忧也。”“屈平

6、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讽谏君也。”,历史上影响大的说法主要有上两种,以司马迁的说法最为可信。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刘熙载:“离骚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极开阖抑扬之变,而其中自有不变者存”。(艺概赋概)所谓不变者即指贯穿全诗的主脉、线索,亦即“忠怨”之情、爱国之情。 司马迁:“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7、,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2具体分析: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开头“岂余心之可惩”):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高洁品格以及遭谗见疏的经历和宁折不屈的决心。自述以往经历,展现了诗人、灵修(君王)、“党人”三种力量的激烈斗争格局,展示出诗人与党人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对比,力量的性质:美好丑恶,正义邪僻,光明黑暗。楚王:“伤灵修之数化”昏庸糊涂,从诗人一方摆动到党人一方。,第二部分(女嬃之婵媛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通过受詈、陈辞、叩阍、求女等一系列活动表现诗人在沉重打击后激烈的内心冲突与上下求索的执着坚韧以及最终坚持理想的伟大壮烈。 女嬃劝戒

8、,要他于世浮沉,这是与坚持真理的态度相矛盾,并且是对过去既往斗争生活的否定,对诗人自身的否定。由此引起他历史的反思,寻求历史的仲裁,于是“就重华而陈辞”,重温夏商周历代兴亡史,以壮烈的心情回顾了前朝那些为正义而斗争者的命运,由此增强诗人原有的信仰,激发了他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宁死不悔的壮烈胸怀,在坚定了认识的基础上,又满怀激情的进行新的“求索”。,接下来的诗篇展现了再生的灵魂为理想而顽强追求的动人情景:驾飞龙,历昆仑,渡白水,登阆风,游春宫,上叩天门,下求佚女,希冀唤醒楚王,寻求知音,最后又是失败:“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第三部分:索藑茅以筳篿兮结尾,灵氛占卜,点出新的出路:去国远逝,寻

9、求个人的前途。 巫咸劝说,从历史上贤才得遇眀圣的事,启发他趁年华未晚而采取行动,于是决心远逝,就在看来一切矛盾、冲突行将结束时,一切又重新开始,深沉的爱国情志占了上风,以死殉理想和国家。,3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离骚是第一部个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形象鲜明有力: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竣洁人格,庄严而伟大。由此,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型,对后世产生无限感召力。因此,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篇幅之长,文采之美,想象的丰富,象征的美丽,爱

10、国怀乡之情,愤世嫉俗之感,再加以神话奇闻夹杂交织,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发挥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刘大杰),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创造。 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含量,又增强了表现力。全诗把事实的叙述、慷慨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以及某些故事性情节等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完美生动,用楚地口语“兮”字入诗,“兮”这一语词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 离骚整篇文采绚烂、比喻丰富;全诗感情充沛、结构宏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诗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11、,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屈原与宋玉 ),第四节 九歌,1 解题: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的诗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念,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2九歌与宗教祭祀的关系(与舞曲、歌剧艺术的相似)屈原九歌取材于神话。或写

12、祭神场面,或写诸神故事,与楚地宗教祭礼有关。,屈原九歌各篇,正是描写巫歌巫舞的场面,具有浓郁的楚地民间巫文化色彩。前十篇各祭一神(天神、地祗、人鬼),最后一篇礼魂为前诗篇通用的送神曲。表现的思想、情感各有侧重: 写人们对天神的热烈礼赞,如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性质虽与诗中的颂诗相近,但思想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场面严肃热烈,神既威严盛大,雄伟壮丽,又正义、有英雄性格,护佑人民;人们虔诚。 神与神、神与人相恋爱的作品,是优美动人的爱情歌曲。其中的恋爱呈现的遇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诗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包含着诗人自己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屈原的作用:语言高度纯化、美化,并

13、融合上丰富的想象与深厚细致的感情。艺术品或写风景,或道柔情,或写离别,或叙战事,有的清丽,有的悲壮,然无不委婉曲折,感染人心。,3湘君、湘夫人,湘君、 湘夫人写湘水配偶神在等待对方不至时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表达了他们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上:对感情波澜式发展的进程描写得真实、深邃,反映了情感的宛转深挚、缠绵动人。 语言:细腻生动、精致绚烂、音韵和美。 抒情:情景互渗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达到了抒情写景浑融一体的审美艺术效果。,4山鬼,刻画了一位美丽善良、坚贞纯洁在幽暗山林过着孤寂生活,却对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有强烈追求的女神形象。,形象塑造:山中女神,犷野中带着娟秀,反映南

14、方山林秀丽的特征,是作者感受到的自然美的性格化。同时,从山神身上,从其情感、心里遭遇方面,又可以感受到人世间浓厚的生活气息,觉得她就是人世间一个性格高洁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因此,山鬼具有自然美、人性美的双重特征,是有丰富内涵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对山鬼的表现,艺术上极为高超,女主人公是位美丽深情而又所爱不成的苦恋者形象。 “含睇宜笑,子慕予”:青春焕发,对爱充满自信“折芳馨兮遗所思,路险难兮独后来”对爱情的渴望和急切追求,赴约的欣喜失约未来,“留灵修兮憺亡归,岁既晏兮孰华予”自信心动摇,一种被抛弃的预感涌上心头“君思我兮不得闲”、“君思我兮然疑作”、“思公子兮徒离忧”感情起伏不定,心里递进变化

15、的三个层次:自我宽慰,为对方解脱;疑信交并;接受残酷现实,幸福理想破灭,身心陷入凄凉与孤独之中。 苦恋者的心里变化,写的曲折、深微、动人。,景物描写富有特点,与山神的心里情绪活动丝丝入扣,紧密相连。既是景物,又是比兴,烘托渲染着气氛。特别是失恋被弃,风云突变,雷雨交加,狖鸣猿哀,情与景在动荡不安的气氛中交汇成片,音繁绪乱,惆怅难言。情景交融,极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感染力,取得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5国殇,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写出了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全诗虽为楚调,句式却异常整齐,不同于其他作品。这样的语言节奏,读起来急促有力,很有气势

16、。 前半部分,写战斗的激烈,将士的拼杀,表现战场的悲壮惨烈,描写有声有色,撼人心魄。后半部分,正面歌颂楚国将士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他们弃家赴难,为国捐躯,至死不悔。末二句,出语豪壮,大义凛然。,6九歌的特色,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是歌、乐、舞一体的艺术。刘大杰认为,九歌是一套祭神鬼的舞曲,是歌辞、音乐、舞蹈混合而成的,可看作是中国古代歌剧的雏形。其中有独唱、对唱和合唱,这些分角色演唱的形式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 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细腻深入,除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 善于用景物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凄清杳茫的秋景构

17、成一个优美惆怅的意境,渲染了主人公的心境,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第五节九章及其他作品,九章是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作品。内容大体与离骚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涉及的事实多为生活中的具体片断,不像离骚是综合性自叙;使用手法以纪实为主,较少采用幻想的表现。反映了屈原流放生活经历,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材料。善于把纪实、写景和抒情相结合,以华美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写出复杂、激烈冲突的内心状态。 橘颂,四言诗,拟人手法,咏物诗。 涉江,流放江南的纪行诗,叙写诗人南渡长江,又溯沅水西上、独处深山的情景。山水诗滥觞。,哀郢,作于秦将白起

18、攻陷郢都之后。全诗以“哀”为抒情主线。诗人无论是感伤于国都破碎、人民流亡,悲慨于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还是忧虑于君主昏庸、奸佞当道,伤怀于离乡背井,回归无望,无不贯穿一个深痛的“哀”字。所以,诗中如“哀”、“涕”、“悲”、“愁”、“忧”、“惨”、“太息”、“絓结”、“侘傺”等语,连绵而生。渗透了诗人的诚挚深痛、忧郁愤懑,为全诗营造出浓烈的悲剧气氛。由于国都始破,民方离散,诗人流转其间,故其为诗,不遑想象,一任情感流泻,直抒胸臆。尤写诗人途中所见之景,所怀之情,大都如实写来,极少务虚,与离骚多幻想虚构的风格很不相同。,怀沙,屈原临死绝笔,以死殉国,以警世人。 屈原作品还有天问与招魂。天问是楚辞中一

19、首奇诗,思想性极强,就自然、历史、社会以及有关的神话传说提出172个问题,从天地之形成到人事之兴废再到楚国的现实政治,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求索精神。 招魂,怀王死后,屈原为其招魂之作。,第六节 屈原及其作品的历史影响,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具有崇高的人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其立身行事的方式为后世正直文人效仿。汉代贾谊,被贬官迁长沙,经过汨罗江,作吊屈原赋,悼屈并引为知己,同时学习屈原的创作精神,对现实作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司马迁受到屈原的鼓舞激励,曾亲访其遗迹,搜罗史料,为之立传。在屈贾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

20、、哀郢,悲其志,谪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发愤著史记,并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激励自己。故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陆游、屈大均等。屈原的卓越人格和深沉悲壮情怀鼓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由屈原开创的楚辞(骚体诗),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杜甫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后来之文章,乃甚

21、或在三百篇以上”。,艺术成就,以恣纵的文笔表达强烈而激荡的情感,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气质。与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和现实主义精神不同,楚辞显示了情感的解放,造成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其热烈奔放的情感、奇丽的幻想、恢宏瑰丽的境界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开辟了浪漫主义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深受启发。,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喜欢大量铺陈华美、色泽艳丽的辞藻,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物与我、情与景互渗交融,扩大了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 比兴,即某物比某物或触物以起兴,主要起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功能,诗经中的比兴往往是诗的片断,是局部性的,用

22、于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的客体,屈原的创作使物我、情景相融,把物的某些特征与人的思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物具有象征的意味,使情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诗歌语言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创造能力。描写细致,刻画深入,用语精巧,音律和谐,加以象征、譬喻手法的运用,使作品舒徐婉转、词采绚烂,浪漫瑰奇。 刘勰:“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佒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辩骚),诗歌形式上,楚辞体的创造和运用突破了以四言为正格的诗歌表现形式,赋予诗歌更大的容

23、量和创造的更大自由,因此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性,为古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后世五、七言诗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七节 屈原之后楚辞的流变,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效仿屈原创作楚辞。唐勒、景差无作品传世,宋玉的作品主要有九辨、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九辨为宋玉代表作,主要抒发作者因不同流俗而遭馋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政治。对秋景的描写最为动人。 高唐赋神女赋以铺陈为主,状貌传神,委婉曲折,曲终奏雅,略陈讽谏,开汉代大赋先河。 宋玉辞赋在屈原的直接影响下创作而成,并在文辞上有所发展,是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环节。,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一、楚辞的双重

24、意义,“楚辞”只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的名称。“楚辞”之名始见于汉初的史记酷吏列传,西汉末年,大学者刘向将战国时代楚国诗人的创作和汉人的一些拟作,包括九歌、九章、离骚、天问、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宋玉九辩、景差大招、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计16篇,汇为一编,名为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了仅次于诗三百的一部古代诗集。东汉王逸又为楚辞作章句,并附入已作九思,全书遂成了17卷,就是现在流传的本子。,楚辞的地域性,宋代学者黄伯思东观余论载其翼骚序很精要地指出了这一点:“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这些特征当中,最基本的乃是楚

25、族的方音以及基于这种方音而构成的乐调楚声。隋书经籍志记载:“能为楚声,音韵清切。”汉末刘歆七略注意到了辞与赋共有的不歌而颂的特点,于是又称楚辞为骚赋。,说苑善说所载越人歌,论语微子所载接舆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已!而已!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史记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

26、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稾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

27、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nao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ao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馀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於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

28、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沈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宋玉,九辩者,楚大夫宋玉所作也。辩者,(一作辨)变也,谓陈道德以变说君也。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九州,以成万邦;人有九窍,以通神明。屈原怀忠贞之心而被谗邪,伤君闇蔽,(一作昧)国将危亡,乃援天地之数,列人形之要,可履而行也。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至於汉兴,刘向、王褒之徒咸悲其文,依而作词,故号为“楚词”。亦采其以立义焉。,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

29、兮送将归。,屈原作品,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九歌: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离骚; 天问; 九章:怀沙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父,湘君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zhan吾道兮洞庭。 采薜荔(木莲)兮水中,搴qian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湘夫人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山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

30、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yin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国殇,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

31、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