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0696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5课,晨读识记板块,语篇全解板块,领悟发现板块,落实应用板块,读美文滋养心灵,读人物知人知情,背名句烂熟于胸,写法领悟借鉴,素材发现应用,全解课文,精读课文,领读课文,爱的遐想,有爱的地方,四处溢满阳光;有爱的地方,遍地歌声嘹亮。有爱的地方,美丽胜如天堂;有爱的地方,橄榄树自由自在地生长。梦在爱的河水中流淌,让人流连昼夜徜徉;心在爱的怀抱中滋养,让人积极向上。因为爱四季温暖,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因为爱可以疗伤,可以供养。,爱是思想,是人类的翅膀,驮载着希望,在广袤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爱是血浆,是人倚靠的脊梁,凭借它才有胆量勇敢地活在这世界上,让青春描绘编织出霓裳!因为有爱才有忙碌的

2、方向,因为有爱才让人热爱自己的家乡;因为有爱世界才祥和安康,因为有爱人间才有热心肠。,风不要任何报偿,依然是一如既往;携着云四处流浪,带着蒲公英满天飘荡。雨历来就是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地从天而降;充沛长江,滋润着山岗。奉献是它们始终的衷肠,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仍旧不改昨天这模样。地球是它们生长的故乡,喜欢它犹如孩子钟爱爹娘;爱使风雨抱成团,在地平线上竖起一道晶莹剔透的墙。,爱使脆弱变成坚强,使沉沦充满希望;爱使青春充满活力更加健康,使人生显露锋芒。爱是一道永不熄灭的光,将黑夜照亮;爱像玫瑰花一样,有着令人不能忘记的香。爱是一扇永远敞开的窗,毫不隐瞒地将光释放;可以领略到呼吸空气般清爽,可以看清人际关

3、系的网。爱能融化冰雪霜,能将风雨遮挡;有爱在身旁,心儿就不再流浪!,爱是畅想,让人乘风破浪;爱是力量,让人坎坷中也能唱响!爱是拐杖,支撑着脊梁;爱是食粮,哺育着生长。爱是一碗温汤,爱是一个热炕;爱是一块粘糖,爱是一束眼光。爱是一种信仰,爱是一份向往;爱是一双肩膀,爱是一个胸膛。爱永远是一个安逸恬静的港湾,有爱有梦就有希望!,有一种爱至高无上,像溪水一样默默流淌;有一种爱令人痴狂,像山水一样紧紧倚靠到天老地荒。荣誉虽然辉煌,但爱是宝藏!爱是世界上最璀璨最美丽的太阳,所有人都依赖她生长!,一、作者档案,二、人物颂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志士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为了这一信仰

4、,您受到谗言的中伤,有一个三闾大夫沦为被放逐的落魄诗人,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慑那些卑鄙的政客。静静汨罗,守护着您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您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的年代,您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您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您的伟大形象,可与日月争辉。您上下求索,踽踽独行。那掷地有声的,是您铿锵坚毅的辩论;那悲恸哀婉的,是您颠沛流离的车铃;那温月色下酒的,是您回望故乡的柔情;那深渊千仞前的,是你划破时空的一跃。昏昏昭昭、汶汶察察的分别,藏在您纯白的袖襟,隐在您炙红的胸膛。您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使一

5、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您是民族精神、高洁品质的融合体,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的长江、黄河,是永远飞在祖国广袤天空的鲲鹏!您,就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志士屈原。,1长太息以掩涕兮, 。2亦余心之所善兮, 。3 ,余不忍为此态也!4伏清白以死直兮, 。5回朕车以复路兮, 。6高余冠之岌岌兮, 。7民生各有所乐兮, 。8 ,岂余心之可惩?,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固前圣之所厚,及行迷之未远,长余佩之陆离,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本课考点提炼,一、相关知识关于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亦称“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

6、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用“骚”指代楚辞的,故称“骚体诗”。,楚辞是发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语势,造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创新和解放。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二、背景链接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则当作于屈原被放逐以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时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时被放逐以后,有说作于怀王

7、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做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三、主旨领悟 课文通

8、过回顾自己因辅佐楚王改革弊政而受馋被疏的遭遇,表明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表现出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对美德的追求和决不改变报国情志的思想。,四、行文脉络本文节选了52句,每4句为一节,共13节。,掩面拭泪,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谏诤,废弃、贬斥,喻指许多小人,喻指高尚德行,造谣、诽谤,淫荡,古今异义词,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古今异义词,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技艺巧妙),背向,引申为违背,古今异义词,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错:通“措”,措施,法度、准则,通假字,通“郁悒”,忧愁苦闷,突然、忽然,古今异义词,古义:随流水而

9、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通假字,通“圆”,不同道,名词作动词,合群,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守、保持,为动用法,为而死,责骂,古今异义词,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今义:经济困难),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译文:_句式特点:_(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文:_句式特点:_,提示:(1)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被贬黜。(被动句)(2)这虽然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我)多次死去也不后悔。(省略句),环节二分析文理3屈原一生“好修姱以 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

10、?有哪三个原因?请结合文章回答。提示: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4. 对应考点二屈原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采取了什么态度?(用原文诗句回答)提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观察、选择道路,趁着,停下来休息,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高耸的样子,放眼观看,繁多,不会改变,通“罹”,遭受,通“彰”,明显,显著,通“返”,返回,用做,认为,美好,整理,美,美好,使动用法,使步行,使动用法,使加高,使动用法,使加长,古今异义词,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6翻译下列

11、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译文:_句式特点:_(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文:_句式特点:_,(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文:_句式特点:_(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文:_句式特点:_,提示:(1)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 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省略句和被动句)(2)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宾语前置句)(3)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定语后置句)(4)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被动句),环节二分析文理7“悔相道之不察兮

12、,延伫乎吾将反”句中“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提示:悔:追悔(反省)。前一个“悔”是反悔。不矛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前者是表示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后者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它是下文的开启之词。,8. 对应目标1、2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句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诗人为何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两个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提示:(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坚定了走自己路的决

13、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无悔选择。(3)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 指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点:,(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

14、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3)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及诗中作者的评论。 (4)答案构成: 什么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尝试解答落实应用板块中第10、13题。,1诗歌语言的韵律感、音乐性 这首诗为了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性,主要运用了以下手法: 押韵。根据上古音韵系统,离骚是隔句用韵的。 如“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中,“替”“茝”是韵脚。,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

15、“兮”字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在这首诗里,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大量使用对偶句。 如“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 如“ 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2浪漫主义风格 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它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高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超出了俗流和现实。它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斗争精神,最后还表达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定决心,这些都体现

16、了浪漫主义精神的实质。,同时,离骚还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首先表现在诗人驰骋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来编织幻想的境界。其次,诗人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关于诗人品格的描写:“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诗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使诗句富有优美的想象;而集中的夸张描写,则把诗人的品格刻画得异常崇高。,3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中比兴手法运用得十分广泛。比兴形象丰富而又相互关联,塑造出一组组富于象征意义的意象群,如用“蕙 ”“揽茝”“蛾眉”比喻自己的美德;用“灵修”比喻君王、君心;用“众女”比喻群小;用“初服”比喻

17、自己的政治主张;用“鸷”比喻自己刚烈不群。这些比喻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用“芰荷”“芙蓉”表现自己美好的精神境界,则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气息。,汨罗江畔,滔滔清浪重重碰撞着岸边,意欲紧拥着碣石,无奈却溅落,坠去,随滚滚江水东逝大海。浪声铿锵,执著也毅然,不仅使人浮想翩跹想到你,屈原。你与激浪一般想攥住荆楚的疆土,楚地的鼎盛,故都的繁荣,但你找寻了一辈子,却伴着你的绮梦葬身汨罗。,淌过亘古的江水溯游而上,在黯淡的烛光中望见了你。你无奈地脱去三闾大夫的衣袍,恨得咬牙切齿,扬起笔锋疾书,狂啸出你满腹的怨恨与牢骚。昔日任左徒图议国事,接遇诸侯的年华不再,你粲然笑颜亦鬓微霜,大楚联齐抗秦的修明盛世渐渐地

18、也被一心贪享贵族特权的投降派的排挤谗言所腐蚀、吞噬。回首有恨无省的往事,你便怒火中烧,恨彻心扉。但写完横世的离骚后,你却问天长叹,热泪纵横凄然望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清楚,为了找寻理想的美政,“亦余心之所善”,它必将履行,“虽九死,其犹未悔!”,历史重重地行进着,不曾停辍,无论多少横尸碾死在它的车辙上。那一年,怀王听信奸言,念私利而不顾大局,纵虎归山而爆发了又一场杀戮。怎奈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混乱不堪的楚国大厦将倾。数十万的将士血洒战场,载着猩红的幽叹汇成了贲张的波涛。号角嘶鸣,黄沙漫天,你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潸然涕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目睹了遍野衰颓后,

19、羸弱的你掩面低泣,一腔热忱苦心化作篇篇祭文,“魂,魄毅兮为鬼雄”以奠国殇。秋冬之绪风,蔽日之旌旗,在你痛碎了的心上刻尽伤痕,但你对荆楚富强的赤诚,对庶民安泰的追寻却在累累伤痛中潜滋蔓延,汩汩喷涌。痛哭数日,你炯然的瞳仁依旧如炬,“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帝王朝代的更迭并没使你还官,在顷襄王的残杯冷炙旁,你找寻的梦想更像那浮浪激起的金辉薄雾,缥缈得虚无,美好得令人心碎。“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你深知仕途无望,仍死死坚守着平生找寻的绮梦,行吟江畔如坠痛渊。有人劝诫你要与世推移,你却笑笑,笑颜如苏世独立的清溪,在浊水中亦不濯足而苟活。是啊,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0、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最终,你还是怀石孑立于汨罗江畔。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汨罗清清清几许,你,屈原,找寻了一辈子清白与安泰却终究不得志,在这汨罗清水的荡涤下,夙愿得以在理想中彰显,人格得以在长眠中永生。,屈原,你找寻了一辈子,虽只展现坠江时的绚烂芳华,只泛起清漪,只留下轻息,但也足够了,毕竟江岸的青草知晓,毕竟后代的世人为你叹息,毕竟举世的志士向你景慕。勿需颂“魂归来兮”的悲吟,只求你在江底静静安睡,梦中一享找寻一世的歌舞升平的颂歌。选自美文选粹,皎洁的月光下,波潮汹涌。 飘飞的花瓣后,杀机四伏。 浮沉乱世中,汨罗江畔的您,身穿白袍,微风中扬

21、起襟袖。腰间的长剑,冰冷如铁。您轻轻地握住剑把,纵身一跃,竟然跳了下去,激起无边的浪花。岸边,香草上还留着您的颀长的身影和幽幽的泪光,还有您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长叹,还有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愁!,才华超人又曾经身受器重的您离开了那个没有阳光的国度,但是您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确实出人意料。从您离开的那一刻到千古之后的今天,多少人的脸上滑 过冰凉的泪滴! 但是,您的离开又确实在情理之中。 您是一杯清水,清得似山涧小溪,洁白如玉。但是, 您所面对的整个朝廷,包括那个您景仰并爱戴的怀王, 却是一沟污浊的泥淖。一杯清水,一沟泥淖,相遇是什么结果?,只有一个结果

22、,就是清水被泥淖吞噬! 那个王朝,封建昏庸的王朝,充斥着一群小人,一群善于拍马逢迎的小人,他们对上阿谀谄媚献笑脸,对下横眉立目使绊子,残酷无情,更容忍不了您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大肆排除异己,哪管江山社稷之重。您两次被贬,就是小人们精心设计的杰作。这虽然没有浇灭您心中的斗志之火,但您却无法在浑浊的官场上施展才华。,尽管横遭遇贬谪,您还是寄希望于楚王。当希望破灭时,您用结束生命来告诫世人,您的离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选自高考满分作文,您总希望在阴云密布的楚国,能射来一束阳光,给您施展抱负的空间。 但是,这是无法实现的。只要那一沟泥淖没有变化,您这杯清水就只能淹没在泥淖之中。一杯清水,面对的却是一沟泥淖,您的离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精于国家治乱之道。您一身正气,一身傲骨,欲使国家内则民安,外可御敌。但是,这恰恰预示了您的失败,预示了您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因为,您的一杯之“清”面对的是整个官场广阔无边的“浊”。,点此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