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科目标教学案 勤学深思 德智兼修 第 1 页 共 6 页七年级语文学科练习卷(第二单元)班级 姓名 学号 执笔人:王志斌 审核人 1: 审核人 2: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共 70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憔悴(cu) 瘫痪( hun) 侍(sh)弄 烂漫(mn)B淡稚(y) 诀(ju)别 仿膳(shn) 菡(hn)萏C捶 (chu) 打 分岐(q) 波(b)光 欹(q)斜D. 徘徊(hui) 荫(yn)蔽 姊(z)妹 笺(qin)疏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翻来复去 清新典雅 勇敢慈怜 寄托
2、情感B. 暴怒无常 喜出忘外 恢复沉寂 热烈深沉C. 絮絮叨叨 泼泼洒洒 各得其所 两全其美D. 心绪不宁 含苞侍放 水波粼粼 罗摩衍那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台上的主持人说:“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 ”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 ,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4、下面对观沧海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
3、阔的胸襟,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抱负。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C. 这是一首汉乐府,题目是后人加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关系。D. 在本诗的虚写部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等景物。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竦峙,是静态。二者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3 分)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
4、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6、下列对课文相关作家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文中塑造出一位慈爱、包容、细心、无私的母亲,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B.散步的作者莫怀戚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中取材,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进而发出关于生命的感慨。C.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D.陈太丘与友期表现了陈寔之子元方的聪慧机敏与良好的家庭教养。7、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A.不是每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便成了空壳!B.
5、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C.“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表露了李克强总理要为民尽忠尽职尽责的决心。D.“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胡锦涛充满期待地说,“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8.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3 分)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9、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A唐诗如芍药海
6、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10、下面的句子未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3 分)A.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 ,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老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科目标教学案 勤学深思 德智兼修 第 2 页 共 6 页B.秋后的芦苇,干焦焦的,燃烧起来非常疯狂 ,四下里一片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成千上万串爆竹在炸响.C.我希望能像她一样,像
7、长袜子皮皮虽然不爱上学 ,但是孩子内心是好的,善良的.D.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 ,是那种从炼狱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 10-13 题双腿残废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8、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母亲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B、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 “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
9、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C、“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 傻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D、“偷偷”和“悄悄”写出母亲平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变得心神不定、疑神疑鬼。11、对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段中“ 我”说“要好好儿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 分)A、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在与病魔抗争。 B、母亲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自信,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 C、母亲用她的坚强感染着我,告诉我只要努力去拼搏,不断地进取,就能过上好日子。D、“我”说“要好好儿活”, 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了生活的真谛。
10、12、对于段浓墨重彩的写菊花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赞美北海秋色的迷人,抒发自己看到美景的愉悦心情,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B、借花赞美母亲的淳朴、高洁,赞美母爱的热烈深沉。C、菊花象征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D、用美丽的菊花象征美好的生活,表明作者将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13、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母亲病逝后, “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B、母亲是一个爱花的人,儿子的病痛使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她想带儿子去看花的同时也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C、本文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帮助双腿瘫痪
11、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故事。D、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 ,表现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爱,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14、下列词语填入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3 分)那天我又独自 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 。母亲进来了, 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A、呆 滑落 站 央求 B、躺 飘落 挡 欣喜C、站 滑落 挡 央求 D、坐 飘落 挡 央求阅读散步选段,完成 15-17 题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
12、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 习惯听从她 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 习惯听从他 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科目标教学案 勤学深思 德智兼修 第 3 页 共 6 页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
13、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文中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3 分)A还 强壮 早已 高大 B早已 高大 还 强壮 C早已 强壮 还 高大 D还 高大 早已 强壮16、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母亲怕儿媳不高兴,又怕儿子为难,所以只好这么说B母亲知道儿子为难,疼爱儿子迁就地说 C母亲知道
14、儿子疼爱他的孩子的心理,只好委屈自己而这么说 D母亲想试一试自己的儿子,又想让孙子高兴,所以这么说17、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我”和妻子是中年人,家庭负担很重。 B、 “我” 和妻子是中年人,感到身上的压力很大。 C、 “我” 和妻子是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D、 “我”和妻子是中年人,背负着家庭的希望。 18、下列词语中属于谦辞的选 A,属于敬辞的选 B,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9 分)令尊贤弟奉劝舍妹愚兄鄙人劳驾贵庚见谅19、古诗词默写(10 分) ,影入平羌江水流。岐王宅里寻常见, 。 ,落花时节又逢君。 ,受降城外月如
15、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 ,应傍战场开。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有乡却不可归,有家却不能回,将一种失落、遗憾、惆怅的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 。观沧海中,交代观海地点,总领全诗的句子是 ,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2023 题(8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
16、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 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 欤 y句末语气词。 2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尊君在不? 诺,期返而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人来,方与之食 2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 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23、关于甲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从这则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B、友人“
17、下车引之 ”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C、 “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D、文章用语言和行为刻画了陈太丘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性格特点。四、阅读文段,完成 24-27 题。 (共 10 分)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科目标教学案 勤学深思 德智兼修 第 4 页 共 6 页春天的心( 作者 青秋)(1)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2)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
18、春天的深处伸展。(3)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4)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5)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 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
19、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6)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7)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约定将视频文件传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孩子。(8)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
20、,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车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9)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24.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 )(2 分)A、春天的心是一颗充满童趣的心,是一颗热爱自然的心。B、春天的心是一颗充满纯真的心,是一颗善良仁爱的心。C、春天的心是一颗正直仁爱的心,是一颗诚实守信的心。D、春天的心是一颗为人着想的心,是一颗爱国忠贞的心。25.文章开
21、头两段对春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A、心理描写,一方面表现早春的优美景色,一方面表现作者此事心中的愉快的感受。B、环境描写,一方面表现早春的优美景色,一方面表现作者此事心中的愉快的感受。C、心理描写,一方面表现早春的优美景色,一方面以此衬托春天中孩子们的美好心灵。D、环境描写,一方面表现早春的优美景色,一方面以此衬托春天中孩子们的美好心灵。26.赏析文中第(4)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赏析一下这个句子。 (3 分)27. 第 5 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子儿向小男孩子儿说了什么?那个小男孩儿皱眉的原因是什么?(3 分 )五、名著阅读(12 分)28.藤野先生中作
22、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2 分)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29.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2 分)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30.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 (2 分)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31.下列对范爱农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D、 范爱农记叙的是
2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32.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2 分)A、 风筝 B、 无常 C、 父亲的病 D、 藤野先生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科目标教学案 勤学深思 德智兼修 第 5 页 共 6 页33.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 (2 分)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六、作文 世上最真挚的情感恐怕就是亲情了,无论你身在何方,你总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夏天的凉风,亲情是冬天的棉衣,亲情是大海里的港湾,亲情是黑夜中的烛光,亲情是甜甜的乳汁,亲情是闪亮的双眸,亲情是父亲的巴掌,亲情是母亲的泪水,亲情是子女的孝敬
24、。要求: (1)请以亲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字数不少于 600 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答题卷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7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答案18 题 答案19、古诗词默写(10 分) ,影入平羌江水流。岐王宅里寻常见, 。 ,落花时节又逢君。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 ,应傍战场开。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有乡却不可归,有家却不能回,将一种失落、遗憾、惆怅的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 , 。观沧海中,交代观海地点,总领全诗的句子是 , 。20、 (2 分) 21、 (2 分) 22、 (2 分) 23 (2 分)24、 (2 分) 25、 (2 分)26、 。 27、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科目标教学案 勤学深思 德智兼修 第 6 页 共 6 页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