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件新闻与案例写作,四川警察学院 李华文,第一节 案件消息,一、案件消息的概念,案件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案件发生和公安机关、法院、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的消息种类。案件消息是对在社会现实中发生的有悖于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制的、影响到公众生活和财产安全的事情以及公安机关对这类事情的处理过程的事实的报道。,案件事实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向公众提供社会安全的信息。 它可以向公众提供禁止的行为示范,使公众自觉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制的规范。 案件消息还可以对公众起一种警示作用。 案件消息在提高公众的法制意识、增强对罪与非罪的辨别能力方面,具有直观、形象的教育意义。,二、案件
2、消息的报道规则,(一)数量控制原则,案件消息报道的数量控制原则就是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案件事实数量控制的报道,形成一种客观、真实的“拟态环境”,使新闻报道更真实、更本质的反映社会现状。,(二)案件处理结果优先报道原则,已经破获和已经判决的案件事实,客观上是向公众表明社会法制的力量,尽管有犯罪案件发生,但依靠国家的司法力量,完全可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并进而传达“犯罪必受惩罚”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大于仅仅报道案件发生的信息,才有利于形成社会法制的舆论氛围。,(三)案件消息的负面报道、正面效应原则,案件消息在无法避免对犯罪过程进行报道时,必须通过事实层面的分析、事实叙述角度的选择等技巧,强化犯
3、罪必受打击的正面效应。,(四)不影响法律评判原则,在警方没有对案件作出判断之前,事实叙述中不要出现作者的判断句,任何不适当的判断都可能误导受众、影响法律的公正评判。,三、案件消息的报道要求,案件消息报道的核心要求是满足受众的安全需要。,案件消息的倾向性应该隐藏在对事实的客观叙述中,用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揭示事物真相。,后续报道有两种形式:结果报道和系列报道。结果报道是承接案发报道,报道该案件已被公安机关侦破或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事实,作为一种技巧,在结果报道中,应将案发报道作为消息的背景事实加以处理,要避免的是,在报道破案或判决时不提发案或简单的归一句“本报某某日已报道”。后续报道的另一种
4、形式是系列报道,也可称之为同步追踪报道。从案件发生一直到案件破获或判决,进行追踪报道,目的是让公众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四、案件消息的报道类型,(一)预警消息,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事实进行报道,告诉公众此类案件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披露某些案件的作案手段,以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类似被害情况再次发生。这类消息叫做预警消息。,(二)案件本体事实报道,案件本体事实报道是指对新近发生的案件事实进行报道,它只报道案件发生和警方接报案时的情况,也称发案报道。,一般而言,报道的原则是:,危及广大公众利益的案件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 影响面大、性质清楚的案件应在“第一
5、时间”报道。 不能形成媒体审判效应,媒体在报道案件事实时,应该遵循“无罪推定”、“罪行法定”、“罪罚相当”的基本原则,更何况在“第一时间”时,有关方面对案件事实的了解仅仅还停留在“发案”阶段。正确的做法是,在报道时,媒体应该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势,严格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只报道已发生的事实,而不做任何结论。,(三)案件完全事实报道,案件完全事实报道是指对已经发生的案件的侦破、审理及判决方面的事实进行报道。,案件完全事实报道要强调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侦破、判决)的表述,要通过对案件侦破、判决的报道,传达案件事实中那些应当受到社会和公众排斥、唾弃的因素,以及对案件及其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的
6、关注和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社会法制精神、凛然正气和为保一方平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格。这是其叙事寓意的集中体现。也是媒体在报道案件完全事实时所应该期待的传播效应。,第二节 侦破通讯,一、侦破通讯的概念,侦破通讯(也称侦破报告或侦破纪实)是案件新闻中对公安机关侦破犯罪事实进行详细、具体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是法制宣传的一种基本载体,其报道的内容是侦破与犯罪。,侦破通讯对侦破犯罪报道的目的有三:一是报道犯罪是一种与社会不相容的、充满了邪恶、应当被人们排斥的行为;二是报道犯罪必然会被国家力量反对和打击;三是对在侦破犯罪过程中表现出英勇无畏和过人才智的侦查员进行彰扬。,二、侦破
7、通讯的文体属性,(一)情节的完整性,刑事侦查实践告诉我们,侦破过程的顺序和情节因素一般由接报案、勘察现场、调查访问、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及其计划的实施、发现犯罪嫌疑人、确认案犯等构成。这一顺序和情节因素在侦破通讯中表现为“发案”、“侦查”、“破案”三个基本情节单元或叙事单位,这三个基本情节单元或叙事单位在侦破通讯中不能或缺,(二)结构的封闭性,封闭性的结构特征在情节上的标志是从发案开始到破案结束,整个情节过程犹如一个封闭的圆圈。,(三)以悬念作为结构的贯穿线,侦破通讯在构思时,应该通过结构来强化存在于事实过程中呈自然状态的大小悬念,通过对“这一”侦破事实总悬念的提出及其对总悬念的释解来展现侦
8、破全过程,即以悬念为中心,作为整篇侦破通讯内容的贯穿线,全文内容(包括若干分悬念)均围绕这一总悬念展开。,三、侦破通讯的主题意蕴,(一)侦破事实的意义,侦破事实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表现出它自身的意义蕴涵,这一意义蕴涵使侦破事实区别于其他事实。同时,它也是侦破通讯报道主题的原始来源,形成侦破通讯报道主题的客观基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侦破事实的意义蕴涵是依附于侦破事实而存在的,需要经过新闻报道者去认识和开掘才能被揭示。,侦破事实中最突出的美质是警察的行为。 通过对犯罪的揭露和打击,向公众表明正是犯罪危及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得社会发展受到阻碍,同时它也可以揭示出滋生犯罪的某些社会因素,正是社会中的
9、某些丑恶现象滋生了犯罪意识和行为,对其进行揭露正是唤起人们的警觉,通过新闻的舆论力量,唤起人们自觉起来同社会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作斗争,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二)侦破通讯对社会法制的影响,侦破通讯同时作为一种新闻宣传载体,其作者在对侦破事实的认识和报道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去发现和报道侦破事实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法制意义,使受众不仅仅了解到侦查员们对复杂、曲折案件的侦破过程,同时受到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教育。,四、侦破通讯的结构,(一)侦破通讯的结构模式,历 发案1 时 2 侦查 n3破案4,(二)侦破通讯结构例解1单线递进式,单线递进式是侦破通讯结构的具体形式之一种,它的特点是以刑事侦查过程的自然进程作
10、为叙事顺序,以“谁是案犯”构成全文总悬念并贯穿始终。具体讲,它从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开始进行报道,以此作为叙事的开端,按照时间的发展进行报道。,(三)侦破通讯结构例解2双线归一式,所谓双线指这种结构是分别以犯罪嫌疑人作案和侦查员破案作为并列的叙述主体,既报道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又报道侦查员对其的侦破,两条线索齐头并进。,第十四章 案例,第一节 案例概述,一、案例和案例的特征,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办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的事实及相关事件的事实的记述,并具有特定功能的应用文体。,特征,案例反映的对象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 案例在真实反映案件事实的层次上,兼融作者的主观认识。 案例写作
11、以其功能需要为指归,由功能的不同制约其主题的确立和写作的其他环节。 案例以它所反映的具体案件对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例证式解释。 案例是在案卷材料及其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功能需要编写而成的。,二、案例的功能,(一)认识功能,案例的实质是写作者对案卷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写作的结果,因此,案例成为作者认识案件的载体。通过阅读这一中介环节,人们可以准确把握住作者对案件的认识,从中吸取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二)解释功能,案例以其对案情以及案情特征的具体记述,形象、生动、具体地对法律条文规定的内涵、外延进行解说,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法律、把握法律。,(三)宣传功能,案例真实地反映了犯罪与反犯罪的斗
12、争过程,表现了公安、司法机关的强大威力和犯罪分子难逃法网的必然下场。同时,它也真实地记述了各种犯罪现象及其危害,因此,上述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被用于法制宣传。,三、案例的分类,根据案例的功能,案例可以分为法制宣传案例、释法(说法)案例、析疑案例和司法案例。,第二节 法制宣传案例,一、法制宣传案例的概念,法制宣传案例是通过对公安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件的案情及其处理过程(或结果)的记述,或通过记述各种犯罪现象和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宣传司法机关对犯罪的打击,维护法律的尊严,宣传法律观点,增强公众的犯罪防范意识,教育公众认识罪与非罪的界限,告诫公众在法制方面应具有的行为准则和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特
13、点,教育性。 宣传性。 故事性。,写作,(一)编写原则,真实 合法 典型,(二)写作技巧,强化案件事实中的情节性因素,造成浓郁的故事氛围。 设置悬念和奇变。 注意对对话、动作和人物心理进行描写。 适当解释法律条文。,第三节 说法案例,一、概念,说法案例是选择与相关法律条文所规定的内涵、外延相一致的案件事实,通过对这一案件事实的记述,从个别、特殊的角度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说明,由此目的而形成的文体叫做说法案例,也称释法案例。,特征,典型性。 说明性。 具体、形象性。,二、说法案例的结构,解说式结构一般由法律条文、案件事实、分析解释三部分组成。,述评式,它不采用固定的标准结构形式,而是采用述评的方
14、法,将要解释的法律条文寓于对案情事实的叙述中,采用边述边评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法律知识。,三、说法案例的写作技巧,设定代表一定已经确立的法律理论和原则的典型案件,使读者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识进而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理论和原则。 选择典型而恰当的案件事实。 具体叙述案件事实,强调案件事实中与相关法律条文相吻合的情节。,第四节 析疑案例,一、概念,析疑案例也称案例分析,它是通过对一些古今罕见、离奇疑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于定性的案件事实的记述,提出作者的分析意见,供司法人员参考,从而深化法学研究,起到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特征,案情的疑难性。 探讨性。 析理性。,二、析疑案例的结构,析疑案例的结构
15、较为规范,一般分为案情介绍、分歧意见和编写者的分析意见三部分。,分歧意见的写法,1、列举观点型。 2、观点加论据型。,三、析疑案例的写作要求,案情介绍客观、准确、完整。 列举分歧意见要全面、准确。 作者观点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公安文学,第一节 公安文学的概念、范畴与特征,一、公安文学的概念,公安文学的全称应为“中国当代公安题材文学”,指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反映法律与犯罪的矛盾、描写政法公安干警斗争生活以及心灵历程的文学作品。,二、公安文学的题材范畴,犯罪世界:包括犯罪与反犯罪,惩罚与反惩罚。 非犯罪世界:包括政法公安干警、武警官是形象塑造,公安战线内部关系及与社会的关系。,三、
16、公安文学的特征,从传统的文学分类看,今天的部分公安文学作品已经冲出了通俗文学的藩篱,出现了许多人物塑造成功、反映社会深刻的纯文学作品,即着力于对“非犯罪世界”的深层次探索,从而展示出更加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四、公安文学的分类、创作现状,第二节 小说,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现代小说一般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为中心,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环境。因而将人物、情节、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小说能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有很好的审美娱乐功能。人们通过阅读小说,还能深入地认识社会,受到教育启迪。,二、小说的分类,三、小说的主题,扬善惩恶是公安文学的母题,也是许多
17、文学作品的传统主题。其实,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就开始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之争,开始了人类对善的褒扬和对恶的唾弃。文学作品忠实地记载了人类这一自然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善与恶这对矛盾触及到了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而剖析人类与生俱来之原始本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四、小说的人物,小说人物塑造要注意真实性与典型性。,提到世界级的侦探形象,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的英国人柯南道尔所塑造的福尔摩斯当之无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不少公安文学佳作真正将警察还原为人,并对他们深层感情生活和灵魂世界作了全方位的探讨,出现了许多性格错综血肉丰满的警官形象。如魏人的中篇小说刑警队长的誓言便是很成功的例子。,五、小说的情节,情
18、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活动过程、人与人之间关系所构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总称。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公安文学作者在构思侦破类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重点:,(一)围绕一个“奇”字精心布局 (二)精心进行悬念的处理(三)构铸神秘紧张的氛围,第三节 报告文学,一、报告文学的概念与特征,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手法生动、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和事件的文体。,特征,1、强烈的现实感。 2、深刻的政论性。 3、浓郁的文学性。,二、公安题材报告文学的现状,三、报告文学的分类,(一)人物报告文学,陈安先弱者,不是女人的名字,(二)事件报告文学,李宏林追捕“二王”纪实,四、报告文学的写作,(一)选择典型题材 (二)讲求真实性 (三)写好人物 (四)适当的说理 (五)精心设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