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36766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企业战略选择【论文摘要】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物流市场主体是企业。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现代物流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如何把现代物流管理技术融人我国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是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相关宏观环境的思路,加强对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目标模式及战略步骤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企业 现代物流 一体化 战略现代物流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厂商的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

2、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近年的发展来看,物流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快速发展,国家明确了物流产业地位,发展加快,产业作用日益突出。2009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首个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明确了物流业的产业内涵与产业地位;“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 年又出台“ 物流业国九条” ,它既是与规划的有效衔接,更是把“十二五” 期间国家支持物流业的政策措施系统化了,致力于改善物流业的发展环境但从宏观和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

3、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相比,还存在着各种瓶颈。1.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一样,但我国企业面临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1 物流职能分散,运做效率低由于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被动的接受生产、销售服务。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从管理机构设置上,中国的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组织就是例证。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跨部门设置,各部门各自为政,且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

4、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以物流总成本为例,根据 2007 年 IMF 的资料,美国的占 GDP的 13.5%;日本的占 14.4%,而中国的却占 16.9%,中国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在 20%或以上。1.2 粗放性经营突出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经营依然是“大而全” 、“小而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进行物流自营。根据 2008 年中国仓储协会委托某咨询机构对 450 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工业企业的物流全部自理的占被调查企业中的 26%,全部委托第三方代理的占 5.2%,自理与委

5、托比例相结合的占 69.8%,其中,委托比例在 30%以下的占 42.3%,在 30-60%之间的占 36.5%,60%以上的占21.2%。而中小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更小且物流能力相对更低。与美国近 70%的物流外包存在巨大差异。由于企业所下设的部门或专业公司大都围绕着母体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去市场找生意,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随着中国加入 WTO,对外各种贸易堡垒的逐步取消,应该说,企业更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时下还有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则不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备,宁愿不惜斥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也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经营或与外部企业

6、缔结战略联盟。1.3 缺乏协同竞争的观念面临“经济全球化 ”、 “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走集约化道路,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因为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有的企业具有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制造能力,却不具备核心营销能力、核心企业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

7、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跟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非合同的形似(战略联盟或合作)交由外部组织承担。通过与外部组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将上述五种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从而以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经营的“ 大而全” 、 “小而全”,印证了中国企业尚未实现由孤立经营、各自为战的竞争思维向合作竞争、寻求双赢的新思维转变,缺乏与外部供应链企业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1.4 缺乏协同竞争的观念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

8、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 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底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切不说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以寻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就连基本的物畅其流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快速研发出高性能、高可靠性、价格合理的新产品并准确及时交付给客顾客,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强化企业的竞争能力。1.5 缺乏现代物流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理念20 世纪 60-70 年代,发达国家的企

9、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 第一利润源泉” ,千方百计提高劳动成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 ”。然而生产领域的这两个利润源泉,都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日趋程序化、规范化的情况下,技术趋同性的增强使这两个利润源泉基本无泉可挖。进入 80 年代,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人们开始把竞争的焦点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即物流管理。Dell 既不生产硬件也不生产软件,所有的零部件和软件都是外购的,D

10、ell 一手抓住客户,一手抓住供应商,高效率地组织零部件的采购、转运、装配和发送,赢得了顾客的忠诚。Dell 的物流管理成为了支撑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中国由于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至于附属地位,被动地接受生产、销售服务。许多企业的物流不但没有形成利润源泉,反而成为亏损源,是无底洞,是企业的负担。1.6 企业缺乏物流理论支撑和物流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物流理论研究的两个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无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

11、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 2001 年 4 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虽然“物流学” 或类似名称的教材以不断问世,但过多地是对国外概念的引进,对于适合我国国庆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1.7 学科建设和教育落后根据欧盟的调查结果,在欧洲工友 87 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其中 54 所大学培养物流或供应链管理硕士(约占三分之二)和学士(约占三分之一) ,另有 33 所大学在其他专业培养中设有物流或供应链管理课程。欧洲一些大学还建有全球领先的物流研究中心等。中国从 1993 年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列入

12、本科专业目录,到 1998 年全国共有 15 所高校开设过物流管理专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物流专业培养最鼎盛的时期。但在 1998 年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却又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了。目前在国内高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仅有 10 所左右,进占全国高等院校总出的 1%,研究生教育也刚刚起步。每年的毕业生才几百名,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物流研究机构也比较少,且还存在着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致使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缺乏物流专业人才和完善的学科体系的支撑。1.8 传统的会计核算法掩盖了物流成本的真面目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上这些费

13、用仅如冰山的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有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尤其是花费在保存货物的库存费用也没有单独的科目。在美国,库存费用除了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当年美国商业利率乘以库存总金额。只有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入物流成本才能将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中国现有的会计项目对物流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不能揭示物流费用的分布,掩盖了物流费用的真面目,无法唤起企业对物流的重视。1.9 物流运行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差受“重商流”、 “轻物流”理论和思

14、想的影响,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战,缺乏协作,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2.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模式2.1 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2.1.1“大量生产 ”时期。这一时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产品数量、实现大众温饱,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是解决生产建设对物资需要与供应之间的矛盾,物资管理工作内容侧重于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进行计划、采购、验收、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应用。

15、为此,企业物资管理研究的重点是探索企业物资消耗规律,企业物资供应工作的经济规律,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经济合理的组织供应,保证生产建设正常进行。2.1.2“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 ”时期。这一时期企业在实现大批量生产及大批量消费的同时出现了大批量配送,为准球个人消费的便利、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经营者开始重视企业内物料的流动-物资的物理性运动,即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资资源。2.1.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时期。这一时期企业必须按客户需求以销定产,使企业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工作复杂性,而要处理好协调好企业物流各业务环节的工作,共同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则要通过彻底改变企业管理财务、采购、销

16、售、生产、研发、促销等分解式思维的方式,从系统整体出发,互相协调,对用户和对本企业内部提供最佳服务,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费用,并且把物流管理的层次,从一般作业提升到经营分析的高度。2.1.4“大规模定制生产” 时期。信息化时代的大规模定制生产使社会生产力要素结构、产品制造模式、组织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变,信息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库存生产,供应链网络竞争取代了独立竞争,需求驱动取代预测驱动,现代物流也取代了传统的企业物流。从物流的内涵和功能可知,发展现代物流对企业的战略意义首先是可以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使物流为企业的利润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作出贡献;若从长远和战略的观点去思考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定位,则将

17、物流从企业日常管理系统水准升华到经营结构层面,建立起战略物流的理念。将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2.2 战略模式2.2.1 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目标模式。通过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在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划指导下,普遍推广普及物流管理技术,使物流逐步成为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2.2.2 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步骤。物流系统设计,从成本核算和工位作业环节的最小单元开始,以降低成本和系统优化为原则,对企业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确定物流活动内容和管理范畴。明确企业物流服务的主体。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发展完善企业自我服务的物流系统(像天汽集团

18、、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 ,还是将物流服务功能从企业生产活动中剥离出去(大部分中小型企业) ,这应对企业物流功能剥离退出成本和物流经营费用进行科学的测算后进行决策。积极引进 JIT、MRPII 等管理技术,按供应链理论对企业内的生产管理进行整合;还应按物流管理思想对销售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水平。建立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按 ABC 会计核算方法建立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这包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预算、物流收益评估的方法和规范。建立企业物流组织,保证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3.完善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19、随着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化、需求个性化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生产将向小批量、多品种、高价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向计算机集成制造、柔性制造、虚拟制造等全新模式改造。同时在成产物流管理上,力求维持最低的库存水平,甚至“零库存” ;材料、部件达到某一生产工序的时刻,正是该工序要生产的时刻。为了适应这种生产形式,物流的对策将是“双向” 发展。3.1 双向发展3.1.1 不断改进和发展物流系统。物流系统不断吸收高新技术,以适应新的生产要求。这些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编码技术、自动控制技术、GPS 技术、动态仿真技术等。例如: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无人操纵搬运技术已

20、在生产车间得到推广应用;宝钢在铁水运输中采用 GPS 技术,提高了铁水运输能力和动态调控能力。这种不断改进和发展物流系统的方式将在大、中型企业采用。3.1.2 选择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应用刚刚起步,第三方物流所需的环境和有关法律法规还处在建设和完善中,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潜力以及社会和经济效率已被人们认识。为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性企业应从繁杂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义务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例如,在我国某些经济开发区,新的外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在建立企业时仅考虑企业的主要业务,

21、而将企业的物流业务全部午托或部分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做。3.2 一体化管理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 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统一管理,以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小型生产性企业更应走出“小而全” 的误区,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

22、大势所趋。3.2.1 企业内一体化。企业的生产、采购、存储、供应、回收,营销部门等的统一规划、计划、实施、管理等,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采用 MRP、ERP 等先进管理模式来增强企业物流能力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内部物流与生产工艺链紧密结合,进而形成完整的企业内供应链。企业前向一体化。企业向前控制供应商,形成松散型或精密型联盟结构,是供产结合,现供应生产一体化,这是一种拉式单向供应链模式,即制造供应链。后向一体化。企业向前控制包括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在内的营销系统,使产销结合,实现生产和营销一体化,这是一种推式单向供应链模式,即销售供应链。3.2.2 企业纵向一体化企业向前控制供应

23、商,形成松散型或紧密型联盟结构,是供产结合,企业向后控制包括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在内的营销系统,是产销结合,这是一种完全的供应链模式,即整合供应链。3.3 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投资的进一步降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为了企业的必要投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建立起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需求预测程度、促进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引入和使用网络技术、EDI、人工智能、条形码与 POS 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从而真正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为一体化物流的实现提供信息与

24、技术支撑。特别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以扩大到供应链的整个范围,以更好地发挥一体化的效果。3.4 国际化要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中国的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远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映,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5 政府引导3.5.1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转换和升级还不明显,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行业的拉

25、动,金融、保险、服务、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出现。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创立现代服务业担保基金和引导基金,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同时,尊重个体创造,鼓励个体创意和有偿扩散。此外,还要通过宣传、立法等方式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5.2 重视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利用,大力发展以文化为核心作用的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于网络信息等新技术的依赖决定了其必须立足于城市,城市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诱导因素。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生代表,创意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以的速度逐年递增。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擅长的取

26、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它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而我国虽然有丰富的创意素材,但却没有好好开发利用,反而被日本等其他国家利用,之后再出口到我国。 3.5.3 协调好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利用外包、模块化等方式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发展顺序看,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才能分流到服务业,而收入水平的增加使人们有条件去满足个人更高的精神需求,工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和技术支持。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与制造业的产业互动,利用外包、模

27、块化生产等方式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承接企业外包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大致要从三方面展开:一类是后台管理性质的业务,如金融财务、设施管理;一类是运营业务,如物流、售后服务等;一类是技术研发、设计等比较关键的业务。基于产业互动,还可以通过模块化生产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这将有助于改变传统市场结构的集中态势,降低传统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3.5.4 坚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方向,放松市场准入条件,引进竞争机制。要准许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国有市场主体进入服务行业,参与市场竞争,同时继续推进体制改革,改变一些垄断性行业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以利于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此外,引导外资投向我

28、国现代服务业,更好地吸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5.5 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推进企业品牌战略。应强化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在一些相关行业中加快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在使企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同时,能够为消费者选择服务企业提供可信依据,借助市场有效的竞争选择机制,限制企业从事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行为,从而使声誉机制在现代服务业的价格中发挥有效作用。此外,应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为现代服务业建立品牌,增强国际上的竞争力。此外企业还必须重视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使企业物流从操作技术、设施设备、配送工具,从物流流程控

29、制、物流信息处理到配送过程的决策管理等全过程始终跟上现代物流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诸如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可以通过先进的商务技术,完成整个过程,这样大大缩短运作的时间,减小运作的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企业发展现代物流要以科学性、系统性为基础,针对企业内在的特点和外部环境要求来逐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物流的水平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参考文献:1冯耕中: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姚久扬.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0.3黄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02) 4白平,陈菊红.我国第三方物流研究进展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18).5傅岚。国际物流市场竞争趋势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经济导刊,2010, (3):7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