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17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02830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17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17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17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17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17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频考点十七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精要,1识记: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1)转化反应,2总结: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应用,3.警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盲点(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2)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还是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3)Na分别与H2O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者剧烈,后者缓慢。,(4)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ol,如Na2O2与SO2的反应转移电子应为2 mol。(5)不能用Ca(OH)2鉴别Na2

2、CO3和NaHCO3溶液,应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6)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的NaHCO3溶液。(7)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晶体析出。(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考法指导,【考法训练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2)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发生了化学变化()(3)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则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4)纯

3、碱去油污,是利用了纯碱的氧化性()(5)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1)(2)(3)(4)(5),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判断(难度系数),【考法训练2】 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B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D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并振荡,溶液由无色变红又变无色,答案D,【典例演示】 过氧化钠可做航天飞船的供氧剂,对其纯度要求很高,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杂质为碳酸钠),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

4、过滤、洗涤、干燥,测得CaCO3沉淀质量为m2 g;方案二:取m1 g样品,用如图装置测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m3 g;,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实验探究(难度系数),方案三:取m1 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并微热至不再产生气体,用c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 mL。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一中,经正确操作后,测得的过氧化钠的纯度比实际的偏低,其原因是_。(2)方案二中气囊要使用两次,第二次使用的目的是_,c干燥管的作用是_。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定结果偏_(填“高”、“低”或“不影响”)。,(3)方案三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测得过氧化钠的纯度

5、为_。(用含m1、c、V的式子表示)(4)某小组同学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针对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大而使溶液褪色假设二:因生成了过氧化氢而使溶液褪色,实验验证:向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 molL1,2 molL1,1 molL1,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如表:,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_。,【考法训练3】 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

6、的的是(),答案C,高频考点二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识记: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反应,考点精要,(1)转化反应,2总结: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几点说明,考法指导,【考法训练1】 正误判断,正确的的“”,错误的打“”,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判断,答案(1)(2)(3)(4)(5)(6),【考法训练2】 已知NaOHAl(OH)3=NaAlO22H2O。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答案D,【考法训练3】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lO2、Na2SiO3、Na2CO3、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