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VAP 发生的相关因素1.口咽部及胃内容物的误吸在气管导管的气囊上方堆积的分泌物是误吸物的来源,由于气道的持续开放,聚集在口咽部的分泌物顺着插管进入声门,在气管导管周围淤积、下漏,引起隐匿性吸入,增加呼吸道吸入和感染机会。胃管的插入,削弱了食管对反流胃内容物的清除功能;镇静剂的使用也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健康人胃液 PH2,基本 处于无菌状态。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当 PH4 时,病原微生物则在胃内大量繁殖。2.免疫功能降低人工气道的建立,导致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易进入呼吸道,其管道本身还可成为细菌黏附繁殖和自胃向咽部
2、移行的便利通道。3.体位的影响仰卧位易造成胃内容物的返流,即使是健康人误吸都十分常见。有研究显示仰卧位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 VAP 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患者仰卧位增加了细菌吸入和下呼吸道定植的危险性。 4.呼吸机管路的污染呼吸机管路是细菌寄居的重要场所,呼吸机管路中常有冷凝液形成,冷凝液是很好的细菌库,细菌常在此生长繁殖。冷凝液反流到雾化罐,可使湿化的含菌气体吸至下呼吸道,患者移动体位时含菌冷凝液直接流入下呼吸道而引起 VAP。如果呼吸管路的清洁消毒方法不当,易造成呼吸机管路污染与 VAP 发生之间的恶性循环。5.病房空气消毒不 彻底医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人员流动没有限制,吸痰管、鼻
3、胃管都可能成为感染源。6.手污染由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 VAP 约占 30%,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需不断吸痰,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可通过吸痰管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 VAP,尤其是多个患者吸痰,如果不加以注意,易造成相互间的交叉感染。* VAP 的预防措施1.ICU 的管理 ICU 的患者进行侵入性的操作 较多。 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层流净化,室温保持在 22左右,相对湿度 50%60%。每月进行细菌学检测,ICU 空气菌落7 时可选用 2%3%硼酸溶液;pH7 时可选用碳酸氢钠溶液;pH 中性时选用 1%3%过氧化氢溶液或生理盐水。一般不主张常规使用抗生素涂口
4、腔,以防口腔内耐药菌株的产生。7.适时去除有创性装置和器具尽量缩短通气时间,如有可能应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减少细菌在生物膜内定殖,降低 VAP 的发生。8.心理行为干预按照现代护理观念,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处于一个和谐、被尊重的治疗氛围中是非常重要的。房间的设置、温湿度、光线、声音、床单位、呼叫器、各种管道、电极片等可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消除或减轻这些不良刺激,有利于患者对环境的适应。有资料表明,81%的患者感觉不能说话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建立新的护患沟通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护士应教会患者用手势、表情或简单的点头、摇头等表达问题,对有一定文化、手能活动的患者,书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交流方法,能提供重要的病情信息。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求,并运用语言、文字、体语(如微笑的面容、关切的目光及轻柔的操作)向患者传达信息,以增强患者治愈信心、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将患者的不良心理减至最轻。* 总结VAP 主要预防措施是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的使用 ,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条件致病菌在鼻咽部、口腔的定植。增加机体免疫力,严格洗手和无菌操作,降低感染环节,增加宿主的廓清机制,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限制应激性溃疡防控等综合性措施,可有效降低 VAP 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