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考前复习一、基础题1.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和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C地球仪上有 360条经线,180 条纬线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纬线在两极交汇2.关于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 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配套1Tag内容描述:
1、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纬度各为180D从赤道开始,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北极点和南极点的纬度各为 03.本初子午线是(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4.A、B 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A 在北半球,B 在南半球,则 A在 B的( )A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5.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A0,0 B0,180C0,160E D0,20W6.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南北回归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极点 D赤道附近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绕转的中心相同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
2、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二、预习要点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课上自测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火山地震带 和_ 火山地震带。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_运河。
南北美洲与_运河为界。
3. 地图上的三要素是 _ ,_ _ 。
4.地方时差异是地球_ 转造成的。
5.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空间范围越_,反映的内容越_。
判断正误6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数减小为西经。
( )来源:gkstk.Com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
。
3、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二、教学重难点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期中考试快到了。
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来源:学优高考网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 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5. 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6.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7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8.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考点一】经线和纬。
4、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目标展示,9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区别。
10运用实例,掌握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判读。
11. 结合实例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12.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4. 判读人口语言、人种极宗教的分布。
15. 乡村和城市聚落及影响因素 16了解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差异,能在地图上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7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目标展示,考点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垂直于纬线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向两侧递增,即从0到 18 纬线: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极 点为0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090),知识梳理,1、0经线和0纬线相比较 ( )A.0经线比0纬线稍长 B.0经线比0纬线稍短C.0经线和0纬。
5、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地球卫星照片4、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察的杨阳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 A 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
据此回答 5-6 题。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5、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S 112W B、29N 112WC、29S 112E D、29N 112E6、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7、划分地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 ( )A、赤道、0和 180经线B、北纬 30纬线、20和 160&。
6、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
9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区别。
10运用实例,掌握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判读。
11. 结合实例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12.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4. 判读人口语言、人种极宗教的分布。
15. 乡村和城市聚落及影响因素16了解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差异,能在地图上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7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5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6.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7. 判读人口语言、人种极宗教的分布。
8. 乡村和城市聚落及影响因素9了解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差异,能在地图上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三、课时安排3 课时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