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南昌大学一附院 眼科教研室 授课老师 杨 璐,视觉的形成,正常的屈光系统 正常的视网膜及视神经功能 大脑视觉中枢的正常融合功能,眼球光学 Refraction of the eyeball,一、光与眼的屈光(light and eye) 眼球的光学系统成分由外向内为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
医学课件斜视和弱视Tag内容描述:
1、屈光不正,南昌大学一附院 眼科教研室 授课老师 杨 璐,视觉的形成,正常的屈光系统 正常的视网膜及视神经功能 大脑视觉中枢的正常融合功能,眼球光学 Refraction of the eyeball,一、光与眼的屈光(light and eye) 眼球的光学系统成分由外向内为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Refractive system of eye),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称为屈光(refraction)。 眼的屈光:外界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产生折射,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这种生理功能就称为眼的屈光。 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
2、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视光学与斜视弱视 (visual optics and strabismus amblyopia,Beij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牛兰俊,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主要内容,视光学 visual optics 斜视 strabismus 儿童弱视 amblyopia,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视光学visual optics,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正视眼定义,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远视力1.0 屈光不正 (-0.25+0.25S),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调节功能,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经过屈折,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窝成像。具备这样屈光特点的眼睛称为正视眼。,医学。
3、斜视与弱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易军晖,人为什么是双眼?,优点:备用看的范围广有立体视觉 缺点:斜视复视弱视,解剖基础及基本概念 斜视总论 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弱视,眼外肌的解剖与生理,几个概念,单眼运动拮抗肌 协同肌神经交互支配定律,双眼同向运动 双眼异向运动配偶肌配偶肌定律,几个概念,融合(fusion)两眼同时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象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 外界同一物体分别投射到两眼的黄斑中心凹,经大脑视觉中枢加工整合为单一立体物像的生理过程,抑制(suppression) 弱视(amblyopia) 中心旁注视(eccentric 。
4、斜视、弱视 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杨雅哲,斜视定义:,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眼指向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表现眼位不正,多为眼外肌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功能异常所致。,分类:,根据病因及眼肌的功能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 根据眼位偏斜的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前者分内、外斜,后者分为上、下斜。,眼外肌 眼外肌有6对12条,根据作用分为两类: (1)水平肌 内直肌 作用:内转,动眼神经支配 外直肌 作用:外转,外展神经支配 (2)垂直肌 上直肌:上转内转内旋;上斜肌:内旋外转下转 下直肌:下转内转外旋;下斜肌:外。
5、小儿眼科斜弱视治疗指导中心 保视佳视觉科学研究中心 刘志敏 主任,斜视弱视防治技术,一、弱视概述,弱视在希腊文中意为“视力迟钝”,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 我国3亿儿童中弱视患者为约2000万,弱视的形成势必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在双眼立体视觉已被普遍重视的今天,此类患者的学习和工作将由于这一视功能缺陷的限制而越来越受到影响。因此,认识弱视,研究弱视的防治对保证优生优育,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1)弱视的定义,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
6、斜视和弱视课件,南昌大学一附院 眼科教研室 授课老师 杨 璐,第一眼位 (primary position on gaze),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 ,上下斜肌与视轴成510,内直肌内转(medial rectus),外直肌 外转(lateral rectus),上直肌 上转,内旋,内转,superior rectus,下直肌 下转,外旋,内转,inferior rectus,上斜肌 内旋,下转,外转,superior oblique,下斜肌 外旋,上转,外转,inferior oblique,第一眼位时眼外肌作用表,各条眼外肌的作用方向,水平、垂直直肌:与肌肉名称同方向 。
7、1,斜视和弱视,中山眼科中心,2,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 ,上下斜肌与视轴成510,51,3,什么是斜视?,眼睛歪了呗,4,基本概念,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5,6,斜视检查法,角膜映光法 遮盖-去遮盖实验 交替遮盖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双眼运动检查: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7,8,斜 视 检 查 法,斜视的定量检查角膜映光法, 最。
8、1,斜视和弱视,中山眼科中心,2,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 ,上下斜肌与视轴成510,51,3,什么是斜视?,眼睛歪了呗,4,基本概念,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5,6,斜视检查法,角膜映光法 遮盖-去遮盖实验 交替遮盖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双眼运动检查: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7,8,斜 视 检 查 法,斜视的定量检查角膜映光法, 最。
9、斜视和弱视,南昌大学一附院 眼科教研室 授课老师 杨 璐,第一眼位 (primary position on gaze),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 ,上下斜肌与视轴成510,内直肌内转(medial rectus),外直肌 外转(lateral rectus),上直肌 上转,内旋,内转,superior rectus,下直肌 下转,外旋,内转,inferior rectus,上斜肌 内旋,下转,外转,superior oblique,下斜肌 外旋,上转,外转,inferior oblique,第一眼位时眼外肌作用表,各条眼外肌的作用方向,水平、垂直直肌:与肌肉名称同方向 垂直。
10、视光学与斜视弱视 (visual optics and strabismus amblyopia,Beij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牛兰俊,主要内容,视光学 visual optics 斜视 strabismus 儿童弱视 amblyopia,视光学visual optics,正视眼定义,远视力1.0 屈光不正 (-0.25+0.25S),调节功能,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经过屈折,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窝成像。具备这样屈光特点的眼睛称为正视眼。,眼的调节,各种距离的物象都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 自动调整屈光能力的功能称为调节功能(accommodation)。,眼的集合,双眼注视远处目标,两眼视轴平行,注视近处目标,两。
11、Diabetic Retinopathy,Epidemiolog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1992) definition of blindness is vision less than 3/60 in the better eye with best available spectacle correction. ) Diabetes is therefore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hallenges to health care world-wide. According to recent projections it will affect 239 million people by 2010- doubling in prevalence since 1994. Diabetes will affect 28 million in western Europe, 18.9 million in North America 138.2 million in Asia, 1.3 million in Aus。
12、第十七章 斜视与弱视,大港医院眼科 郝胜利,1,第一节 概述 相关概念 Kappa角:为瞳孔中线(假定存在的光轴)与视轴(注视目标与黄斑中心凹连线)的夹角。,Kappa角示意图,2,单眼运动(monocular rotations,ductions):遮蔽一眼观察到的另一眼的眼球运动,内转(adduction)角膜向内的运动;外转(abduction)角膜向外的运动;上转(supraduction, elevation)角膜向上的运动;下转(infraduction ,depression)角膜向下的运动。 融合(fusion):两眼同时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象称为融合,含两种成分(1)感觉融合(sensory fu。
13、弱视与斜视,张宏艳2011年10月,一、简 述,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儿童的2%4%。 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 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37是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 发病机理:在视觉发育早期,双眼视觉刺激失去平衡,占优势的就成为主眼,劣势者则发展成为弱视眼。,弱视的定义,一般来说,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等于0.8且不能矫正者,或双眼矫正视力相差大于等于2行即被称为弱视。,定义(2010年上海会共识),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包括单眼 斜视、未矫正的。
14、屈光不正,南昌大学一附院 眼科教研室 授课老师 杨 璐,视觉的形成,正常的屈光系统 正常的视网膜及视神经功能 大脑视觉中枢的正常融合功能,眼球光学 Refraction of the eyeball,一、光与眼的屈光(light and eye) 眼球的光学系统成分由外向内为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Refractive system of eye),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称为屈光(refraction)。 眼的屈光:外界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产生折射,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这种生理功能就称为眼的屈光。 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
15、斜视和弱视,1,1、熟悉 弱视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治疗 2、了解 斜视的分类、临床表现,教学内容,弱视(amblyopia)在视觉发育关键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眼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和器质性病变,睫状肌麻痹检影后矫正视力0.8。,3,儿童视觉发育:0-3岁关键期,0-12岁敏感期,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不同发育阶段视力有差别。 弱视诊断标准:要参考不同年龄正常视力下限,不能对低于0.8又不考虑引起弱视的危险因素都诊断为弱视。3岁-0.5,4-5岁-0.6,6-7岁-0.7,7岁以上-0.8。
16、斜视和弱视,双眼单视binocular single vision: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象,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使人们感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这种功能称为双眼单视 双眼单视功能分为三级:同时知觉融合立体视觉,眼外肌病,眼外肌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主 要 作 用 次 要 作 用 上直肌 上转 内转 内旋 下直肌 下转 内转 外旋 上斜肌 内旋 下转 外转 下斜肌 外旋 上转 外转 内外直肌的收缩仅有内转和外转的作用,斜视(Strabismus),隐斜 双眼的眼位表现有偏斜倾向,但可通过正常的融合机理而得到控制时为隐斜 显斜 如果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