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外渗的护理方法

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护理干预方 法和效果观察 柳兆芳 安徽省立医院胃肠胆胰外科 摘 要: 目的 观察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入选 2015年 7月至2016年7月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脂肪乳静脉输注的患者64例, 随机分成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

液体外渗的护理方法Tag内容描述:

1、9.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外 渗发生率34.4%, 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脂肪乳静脉输注,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向患者介绍输液中的 注意事项, 在输液中与患者确认基本信息, 告知患者药物名称, 定时去观察患 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反应, 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观察组 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 首先, 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 尽量选择上肢的静脉, 留置针选择Y型, 将脂肪乳与其它溶液分成两路进行。
其次,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可以活动的量和范围, 指导患者在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再次, 调节室内的环境为患者适宜的温度, 在输液中需要令患者保暖, 使患者的血液 循环充分, 防止血管的痉挛发生, 降低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最后, 在患者静 脉输注时需要安排巡视, 防止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两组患者在护理 后,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1.3 评价标准3 在静脉输注过程中出现外渗的不同程度可分为不同级, 患者症状不明显时为 0 级, 外渗部位的皮肤变白, 水肿时直径小于 2.54cm时为1级。

2、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 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 著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观察组:首先清洗发生静脉外渗部位的皮肤, 常温下采用50%硫酸镁先浸润 整块无菌纱布, 湿敷于红肿疼痛部位, 纱布覆盖面积稍大, 持续30min, 然后 取下硫酸镁纱布, 外渗皮肤表面再外敷一层土豆片 (土豆片厚度以 4mm左右为 宜, 避免太薄和太厚) 后用塑料薄膜包裹纱布后固定, 直至土豆变色时停用, 重复上述步骤每天三次。
(2) 对照1组仅采用50%硫酸镁浸润无菌纱布湿敷, 每 次30min, 每天3次。
(3) 对照2组仅采用土豆片外敷, 以塑料薄膜包裹纱布 后固定, 直至土豆变色时停用, 每天3次。
1.3 疗效判断 患者连续治疗48小时后进行疗效判断。
治愈:外渗局部组织水肿消退, 静脉血管 红肿热痛完全消失;显效2:局部组织肿胀基本消退, 有触痛, 无烧灼感;好转: 局部组织水肿减轻, 触痛明显;无效:外敷48 小时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总有效 率= (治愈+显效) 病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3、渗,究竟该如何处理呢?,主要内容,概述,液体外渗,个案报道,小结,概述,1.儿科留置针的 种类及特点,2.新生儿的皮肤及静脉特点,3.新生儿静疗护 士应具备的能力,4.新生儿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儿科留置针的种类,特点,钢针,留置针,1.操作简单, 容易穿刺,价格便宜。
2.活动受限,高渗漏率,不能保留。
3.重复穿刺, 易引起纠纷。
,1.保护血管,不易外渗。
2.减轻患儿痛苦,感觉舒适实现钢针 “零容忍”。
,新生儿的皮肤及静脉特点,新生儿皮肤薄、角质层发育不成熟,易受损伤,易引起感染。
,新生儿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1.与新生儿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
,2.与新生儿相关的成长和发育知识。
,3.与新生儿相关的输液治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副作用、及检测指标。
,4.年龄、身高、体重或体表面积、药物剂量、单位换算与计算、剂量的限制等与新生儿输液治疗相关的药量 计算方法。
,新生儿静疗护士应具备的能力,5.新生儿恰当穿刺部位的选择,包括但不仅限于头皮、上肢和下肢。
,6.具有为新生儿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血管和非血管输液穿刺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7。

4、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 非 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化学治疗药物外渗 药物分类 无刺激性药物:门冬酰胺酶 博来霉素 阿糖胞苷 甲氨喋呤 氟尿嘧啶刺激性药物: VP-16、 M-26、 环磷酰胺 、异环磷 奥沙利铂 紫杉醇腐蚀性(发泡性)药物:防线菌素 D(更生霉素) 、蒽环类(柔红霉素 阿霉素 表阿霉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碱类(长春新碱 长春的新)、氮芥非化学药物外渗 -药物的种类 钙剂: 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高渗性药物: 50%葡萄糖、浓电解质、 20%甘露醇、氨基酸、脂肪乳, TPN(70012300)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羥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 抗生素:强力霉素、氧哌青、新青 、万古霉素 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 输液外渗的原因患者方面患者方面新生儿老年人疾病因素:癌症、糖尿病、右心衰、低蛋白血症新生儿老年人疾病因素:癌症、糖尿病、右心衰、低蛋白血症输液外渗的原因药物因素PH值 4.1, 8.0;渗透压: 450mOSM/L抗肿瘤药(细胞毒性损伤导致组织坏死)抗生素输液外渗的原。

5、阶段,皮肤紧绷,渗漏,变色,瘀斑,或肿胀,较深的凹陷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重度疼痛;任何腐蚀性药物的外渗均可导致三、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 1药物因素 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
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如甘露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
必要时可以使用微量泵进行调节。
2物理因素 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有关。
3机械因素 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并热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
4血管因素 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关。
四、 药液渗漏的防护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由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粗大静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
2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3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贴。
血管扩张剂具有增强局部血流,并中和药物酸性作。

6、 液体外渗的处理 液体外渗的处理 一、渗出的定义 输液渗出就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非腐蚀性药 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由静脉破损、导管滑 出静脉或输液速度过快所致。
就是最常见的外周静脉治疗相关性并发 症。
二、外渗的定义 输液外渗就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刺激性药液与发泡剂或 液体输入了周围组织。
症状与体征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或发 。

7、透压高的药物 开始肿胀、疼痛 、 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 2-3天呈暗紫色 黑色血管活性药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 刺痛 烧灼痛 约8-10h变性坏死化疗药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 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 局部红润 苍白灰白继之黑红 紫黑 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肤 红润 肿胀 发热 刺痛 无水疱和坏死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 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期 组织坏死期 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 血管 神经外露或伴感染,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 1)抗生素 头孢、青霉素,沙星类药物等。
2)高渗溶液 甘露醇、山梨醇等。
3)阳离子 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
4)碱性溶液 碳酸氢钠、20%磺胺嘧啶钠等 5)收缩血管药物 肾上腺素、间羟胺、垂体后叶素等。
6)化疗药物 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输液部。

【液体外渗的护理方法】相关PPT文档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赵静).ppt
液体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演示文稿.ppt
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ppt
液体外渗的处理.ppt
【液体外渗的护理方法】相关DOC文档
液体外渗的处理.doc
液体外渗的处理.docx
标签 > 液体外渗的护理方法[编号:243103]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