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润的构成(第六十七条) 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账结法 表结法,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
小企业会计准则利润及利润分配Tag内容描述:
1、取得的价款与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二、营业外收入(第六十八条) 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二、营业外收入(第六十八条) 例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应当在实现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营业外收入 政府补助(第六十九条) 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含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第七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其他政府补助 补偿以后期间费用或亏损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补偿已发生费用或亏损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第七。
2、是小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小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收入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收入产生的来源分类,分为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
2、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涉税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所称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第十五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项所称提供劳务收。
3、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小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4,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分步计算当期损益。
,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
即收入-费用=利润,二、利润表的结构,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多步式利润表,我国采用,5,将投资收益纳入营业利润,因为投资收益本质上属于营业范畴,体现小企业经营能力的组成部分。
,小准则的利润表是按利润的构成分类分项列示,分三步计算得出净利润。
第一步,计算营业利润。
以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投资收益,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计算利润总额。
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计算净利润。
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得出净利润。
,6,利润表,年 月,7,利 润 表,一定会计期间(年月等),8,利 润 表(续),9,利 润 表(续),10,思考1,月度、季度、年度利润表的编报时间怎么表示?,与编报时间。
4、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
投资收益,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或- 投资损失)(二)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三)净利润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了公平税负、保证国家税收从收入、扣除、资产的税务处理三个方面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进行了规定。
1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 9 类收入,从本准则的角度理解,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第二类,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股权、股票、债券取得的收入)和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
第三类,转让财产收入(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财产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
5、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一、净利润 1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2 其他转入 3 二、可供分配的利润 4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7 提取储备基金 8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9 利润归还投资 10 三、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11 减:应付利润 12 四、未分配利润 13 【表单说明】*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这 3 个项目仅适用于小企业(外商投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的 3 项基金。
*利润归还投资这个项目仅适用于小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对应流程及电子表单】对应流程及电子表单清单流程编号 流程名称 电子表单编号 电子表单名称061008 资料报送与信息采集 061008192 利润分配表(适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
6、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利润及利润分配,计算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及利润分配,投资收益=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利息收入+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价款与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简化核算,便于小企业实务操作,减少按月编制报表的负担,本准则允许小企业采用两种编制方法:账结法: 也称帐表一致法。
就是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本年利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将各收入、费用类账户的余额在各月月末全部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使各收入费用类账户月末余额全部清为零,从下月月初开始核算当月各收入、费用类账户的发生额,直接按照本年利润账户的当月发生额编制当月利润。
7、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价款与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利润及利润分配,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二、营业外收入(第六十八条) 小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利润及利润分配,二、营业外收入(第六十八条) 例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通常,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应当在实现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利润及利润分配,二、营业外收入(第六十九条) 政府补助 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含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利润及利润分配,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其他政府补助 补偿以后期间费用或亏损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补偿已发生费用或亏损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