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汇总及练习

附录3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及用法辑录虚词 词性 含义及用法之代词 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代人。如: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之”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代事。如: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之”指愚公移山,可译为“这件事”。代物。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之

文言文虚词汇总及练习Tag内容描述:

1、附录3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及用法辑录虚词 词性 含义及用法之代词 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代人。如: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之”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代事。如: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之”指愚公移山,可译为“这件事”。代物。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之”指学过的知识。助词相当于“的”。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来源:学优高考。

2、附录8 文言文二十篇重点文言虚词汇编虚词 词类 用法( 意思) 例句其代词代人,他(她)的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 夫呓语。( 口技) 来源:gkstk.Com代词,它的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这,那,其中的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河中石兽)副词表反语,难道 其真无马邪?(马说)表推测,大概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语气词 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 山)之代词他( 他们)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它(它的)或事物名称 学而时习之。(论语 十二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来源:学。

3、1初一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一 导语:课标定位1.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2.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资料,概括诗词曲的大意,感知诗词的艺术形象,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千古佳句。二考点分析文言文的命题主要依据课标要求,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与理解、鉴赏与评价。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多选自浅显。

4、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常用虚词汇总之 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助词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

5、1陈涉世家重点诗词解释1、 辍:停止 2、之:去、往 3、怅:失望 4、苟:如果 5、若:你 6、太息:长叹7、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8、安:怎么,哪里 9、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10、闾左:指代贫苦人民11、適戍:强迫去守边 適:通“谪” 12、屯:停驻 13、次:编次14、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15、会:适逢,恰巧遇到 16、亡:逃走17、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18、等:同样 19、数:屡次 20、怜:爱戴21、诚:如果 22、诈:假装 23、唱:通“倡” ,首发 24、卜:占卜25、念:考虑、思索 26、书:写 27、罾:渔网,这里作动。

6、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及虚词理解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 ,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 7. 薄:1、迫近。

7、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第一部分:读懂文言文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怎么去读(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

8、秽清单一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节选)语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鞣以为轮(“鞣”同“燥” ,以火烘木)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 ,再一次;“暴晒干)3 坝知明而行元过矣(“知”同“智” ,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 ,天赋,资质)二、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丽日参省乎已(名词作状语,每日)2非利足也(形容词作动词,跑得快)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词作动词,游、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三、古今异义1故木受绳则直古义:墨线。今义:绳子。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一般指。

9、-_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实词;1、 故;所以;学过的知识;原因、缘故;特意;因此;故意故虽有名马温故而知新 公问其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 彼竭我盈,故克之广故数言于亡。2、 间:隔开;夹杂;参与;一会儿;中间;暗中遂与外人间隔。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骈死于槽枥之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 绝:极点;停止、消失;隔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 观:观赏;景象、景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 书:信;写;名册,公文一男附书至乃丹书帛曰。军书。

10、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初中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加用法框架,初中文言文大全,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表,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初中文言文虚词和实词,初中文言文实词整理,初中人教版语文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11、中考 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而、之、以、于、为、其、则、乎【而】一、意义或用法:1、表顺承 可译为“然后” “就” 。 聚室而谋曰 为坛而盟,收而攻蕲。夺而杀尉。登轼而望之 2、表转折 可译为“然而” 、 “却” “可是”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环而攻之而不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 可译为“又” “并且” ,或不译。 蔚然而深秀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

标签 > 文言文虚词汇总及练习[编号:132527]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