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等级考试考试大纲(2008 年修订)(附第二十九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样卷及上机样卷答案)四川省教育厅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2008 年 10 月2前 言我省从 1993 年开始的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已进行了 28 次。为推动全省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基础
四川省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Tag内容描述:
1、1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等级考试考试大纲(2008 年修订)(附第二十九次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样卷及上机样卷答案)四川省教育厅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2008 年 10 月2前 言我省从 1993 年开始的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已进行了 28 次。为推动全省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进一步保障命题的质量、公正性和科学性,对 2003 年开始执行的考试大纲进行修订。根据省教育厅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决定,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将逐步改进考试形式和命题内容,适当调整试题难度。会议确定将二级考试。
2、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1在 Windows98 中,单击_ 按钮,可以使窗口缩小成图标,位于任务栏内。A还原 B关闭C最大化 D最小化2Windows98 系统允许用户同时执行 _任务,并且能方便地在各任务之间切换以及交换信息。A1 项 B2 项C8 项 D多项3双击 Windows98 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可以 _。A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窗口 B删除该应用程序C在磁盘上保存该应用程序 D弹出对应的命令菜单4在 Windows98 桌面的任务栏中,代表当前正在进行操作窗口的图标_。A变黑 B加亮显示C反像显示 D消失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A加框显示 B反像。
3、2018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必备的有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具体要求为:1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2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及计算机的数据表示。3了解操作系统基本知识,掌握中文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的使用。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编辑、表格处理和图文。
4、一、选择题 (30 分)1).在微机的配置中常看到“P42.4G”字样,其中数字“2.4G”表示( )。A.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是 2.4GHzB.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是 2.4C.处理器是 Pentium4 第 2.4D.处理器与内存间的数据交换速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微机的配置中看到“P42.4G”字样,其中“2.4G”表示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是2.4GHz。2).下列编码中,属于正确国际码的是A.SEF6HB.FB67HC.8E8FHD.C97DH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国际码的范围是 2121H7E7EH 。3).根据汉字国标 GB 2312-80 的规定,一个汉字的内码码长为A.8bitsB.12bitsC.16bitsD.24bits正确答案:C答案解。
5、专升本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要求考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具体要求为:1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2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及计算机的数据表示。3.了解操作系统基本知识,掌握中文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等的使用。4.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编辑、表格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5.了解电子表格软。
6、一、填空题(只出答案,本题共有 15 个空格,每一空格 1 分,共 15 分)1、从硬件体系结构来看,计算机硬件系统采用的经典的计算机结构是 。2、标准的 ASCII 码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为 字节。3、 能够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4、 24*24 汉 字 点 阵 库 , 一 个 汉 字 字 形 需 要 字 节 。5、 (173) 10=( ) 16。6、数 据 库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_ _的数据集合。7、构 成 数据模型的三大要素是_、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8、事 务 应该具有四个属性: 、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9、设关 系 模式 R 是第一。
7、四川省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简答题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情况。答:1946 年 2 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至今,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致辞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这一时期了出现了管理程序及某些高级语言。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操作系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