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 注邹忌讽齐王纳谏1 、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时数:2 课时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依照注释,弄懂文章大意。2、借助资料进行文言知识整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第 一 课 时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
四川省盐亭县城关中学八年级下语文第23课 公输 教案Tag内容描述:
1、备 注邹忌讽齐王纳谏1 、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时数:2 课时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依照注释,弄懂文章大意。2、借助资料进行文言知识整理,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第 一 课 时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
2、备 注21、细柳营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 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3.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 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三、教学难点:1、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四 、 课时:两课时 五、 教法:读书 教授 讨论 提问 自学第一课时二、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 145 或前 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我国。
3、备 注祖 逖 北 伐司马光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2、诵读课文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诵读 + 探讨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讲的就是东晋范阳祖逖。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晋王朝的半壁江山丧失,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而祖逖是怎样做的呢?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范读。2、学生自由诵。
4、备 注22 孙权劝学司马光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方法:讲授、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
5、教学目的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3 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教学方法1诵读法。(解说:诵读应作为学日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做到读熟读懂。)2质疑法。(解说: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自学的能力。) 3 讨论法。(解说: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积极参与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合情合理的结论。)4练习法。(解说:傅全文重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