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与脉诊

第三节 望舌苔,舌苔是病邪深浅及其性质的反映。 望舌苔包括望苔质和望苔色两部分。,一、苔质,厚薄、润燥、腻腐、剥落。(一)薄、厚苔 舌象特征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称为薄苔,见底;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则称厚苔,不见底。,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 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未伤胃气,苔亦无

舌诊与脉诊Tag内容描述:

1、第三节 望舌苔,舌苔是病邪深浅及其性质的反映。 望舌苔包括望苔质和望苔色两部分。,一、苔质,厚薄、润燥、腻腐、剥落。(一)薄、厚苔 舌象特征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称为薄苔,见底;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则称厚苔,不见底。,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 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未伤胃气,苔亦无明显变化,可见到薄苔。 舌苔厚或中根部尤著者,提示胃肠内有宿食,或痰浊停滞,主病位在里,病情较重。 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 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新苔,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象。 薄苔突然增厚,提示。

2、脉 诊,中医诊断学,梁平县中医院,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三部九候”、难经“独取寸口”、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叔和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第一节 诊脉概述第二节 正常脉象第三节 病理脉象第四节 诊脉的临床运用 及意义复习思考题,主要内容,脉诊原理 诊脉部位 脉诊方法 脉象要素,第一节 诊脉概述,“脉象”的含义:脉动应指的形象,或手指感觉到的脉搏跳动的形象。是。

3、舌 诊,主讲教师,舌诊概说,丝状乳头圆锥状乳白色软刺,高23mm,分布于舌面大部,是舌苔的主要成分。 菌状乳头上部圆纯,根部细小主要分布于舌尖、 边,内含毛细血管。其形态、色泽改变是舌体变化的主要因素。,舌诊概说,舌之结构:舌由肌肉、血脉和粘膜组成。舌的上面称舌面,下面叫舌底。舌面上有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二、舌诊原理,舌与经络相连 舌与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手太阴肺经上达咽喉。

4、第三章 舌诊,舌象分析要点 以及舌诊意义,中 医 诊 断 学,察舌之神气和胃气舌质舌苔综合分析舌象动态分析,舌 象 分 析 要 点,舌神(舌色与舌体运动),舌苔生长情况(有根无根),综合分析的必要性,舌苔或舌质单方面异常,舌苔和舌质均出现异常,动态分析的意义,常见的舌象的动态变化,舌之神气舌神主要表现在舌体的色泽和舌体运动两方面。舌之颜色反映气血的盛衰,舌体润燥可反映津液的盈亏。舌体运动可反映脏腑的虚实 有神:舌色红活明润,舌体活动自如。尤以舌色是否 “红活润泽”作为辨别要点。 无神: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舌之胃气,胃气。

5、舌诊,简述第一部舌诊专书-元代敖氏金镜录。现存第一部舌诊专书-元代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明清,舌诊专著增多,首推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一) 舌诊原理,舌与脏腑的关系密切:舌为心之苗;舌为脾之外侯;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舌边肝、胆,(二) 舌面分部,(二)舌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刮舌 揩舌 光线 染苔,(二) 舌诊的内容:,舌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神又分 舌色 舌 舌形舌态舌苔-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又分 苔色苔质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望舌质,舌 色 淡白舌 主虚证、寒证。。

6、主讲 贾钰华,概念,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 是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第一节,舌诊概说,一、舌诊的原理,(一)舌的组织结构,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 舌的上面称舌背,下面称舌底。 舌体前端为舌尖; 舌体中部为舌中; 舌体后部、人字形界沟之前为舌根; 舌两边为舌边。,舌面覆盖一层半透明的粘膜,粘膜皱折成许多细小突起,称舌乳头。 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蕈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丝状乳头:形如软刺,呈角化树状。脱落细胞、食物残渣、细菌、粘液等填充其间隙,形成舌。

7、中医诊断学,第三章 舌诊,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 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概述,舌诊概说,舌的形态结构,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舌诊目录,望舌质:色、形、态、舌下络脉,望舌苔,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舌诊原理,舌诊方法与主义事项,苔质,苔色,第一节 舌诊概说,舌 (组织结构),舌 肌 (肌性器),纵横垂直三 方向肌纤维,(柔软灵活),肌肉间血管丰富,血供充足,(淡红鲜明),舌 乳头 (黏膜褶皱)。

8、,中医诊断学,望诊舌诊,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一般临床意义。能识别临床常见舌象。,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第五节 舌诊,第五节 舌诊,一、舌诊基础 1、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的物质基础 舌为肌性器官,功能为: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拌和食物,协助吞咽。舌的肌肉组织称舌体。舌黏膜覆盖在舌体表面,称舌乳头。,第五节 舌诊,一、舌诊基础 1、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的物质基础,舌体又称舌质,由肌肉和丰富的血管、神经组成,其色泽、形态和水液分布情况,在疾病过程中较易发生变化。,第五节 。

9、舌诊,又称望舌,它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舌诊与图谱,1、了解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2、掌握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的识别及常见异常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尤其是舌色和舌苔的主病。,舌的组织结构,舌乳头:根据乳头形态不同,分为丝状乳头、蕈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舌的主要功能: 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搅拌食物,协助吞咽.,舌诊原理,1、舌与经络相连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厥阴肝经,沿咽喉络舌本;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 2、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10、舌,诊,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 第五节,舌 诊,中医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中医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舌诊。,前 言,一 舌诊基础,舌是由横纹肌构成的肌性器官,上为舌背,下为舌底。舌背分舌体、舌根两部分,以人字沟为界,中医望舌主要观察舌体部分。舌体正中有一不明显的纵行皱褶称正中沟。,一、 舌的形态结构,舌底部舌底正中有一连于口腔底的皱壁,为舌系带,。

11、第三章 舌诊,舌象分析要点 以及舌诊意义,中 医 诊 断 学,察舌之神气和胃气舌质舌苔综合分析舌象动态分析,舌 象 分 析 要 点,舌神(舌色与舌体运动),舌苔生长情况(有根无根),综合分析的必要性,舌苔或舌质单方面异常,舌苔和舌质均出现异常,动态分析的意义,常见的舌象的动态变化,舌之神气舌神主要表现在舌体的色泽和舌体运动两方面。舌之颜色反映气血的盛衰,舌体润燥可反映津液的盈亏。舌体运动可反映脏腑的虚实 有神:舌色红活明润,舌体活动自如。尤以舌色是否 “红活润泽”作为辨别要点。 无神: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舌之胃气,胃气。

12、学习笔记一、舌诊 (一)总纲 1.舌质主辨别五脏虚实2.舌苔主辨六腑深浅3.形态主坚实苍老4.湿润度代表津液(二)不同舌象的临床意义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2.淡白舌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4.淡白舌白苔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5.淡白舌黑燥苔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意义。

13、舌诊,又称望舌,它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舌诊与图谱,1、了解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2、掌握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的识别及常见异常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尤其是舌色和舌苔的主病。,舌的组织结构,舌乳头:根据乳头形态不同,分为丝状乳头、蕈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舌的主要功能: 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搅拌食物,协助吞咽.,舌诊原理,1、舌与经络相连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厥阴肝经,沿咽喉络舌本;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 2、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1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通科医师技能培训考核脉诊规范评分表姓名 类别 成绩 脉诊内容 脉诊要求 分值 得分三部九候 6脉诊部位 寸关尺分候脏腑 6时间 平躺或病人稍休息片刻 6体位 正坐仰卧均可,心脏与寸口间水平,直腕、仰掌 6指法 三指平齐,中指定关,指目按脉,布指疏密适度 6步骤 举(用较轻力度,即浮取) 4按(用较重力度,即沉取) 4寻 (左右推寻,调节合适的指力取脉) 4循(沿脉道的轴向移动,体会脉体长短和脉势虚实) 4推(以指目按脉脊,左右内外微微推动) 4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总体辨别脉象) 4单诊(用一指诊察寸。

15、 1 舌诊 舌形 舌形嫩老辨虚实 , 舌形胖大水湿停。 瘦薄舌因舌失养 , 点刺脏腑阳热亢。 裂纹见于精血亏 , 齿痕当主脾湿盛。 舌色 舌色淡白气血虚(阳虚) , 舌红主热降入营。 舌紫气血行不畅,各种血瘀是病机。 舌态 舌强伤津热入心。风痰阻络亦可引。 痿软伤阴气血虚。颤动见于肝风动。 吐弄舌属心脾热,危时吐舌心气绝。 痰瘀阻络舌歪斜,肝风夹痰亦不正。 舌质 厚薄邪正盛与衰。润燥津液亏与盈。 腐腻阳湿消与长。胃气匮乏剥落舌, 或主气血两虚证。临床运用要辨清。 舌苔 白苔可谓正常苔,病时主表也主寒。 黄主热证主里证。 灰黑。

16、中医诊断学第一章:脉诊表格1常见脉象表格图共同特征 脉名 脉象特征 主病浮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证,亦主虚证洪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气分热盛,邪盛正衰,元气大伤、躁急)濡 浮细无力而软 虚证,湿困散 浮取散漫而无根,伴至数或脉力不均元气离散,正气将绝芤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之际浮类脉轻取即得革 浮而搏指,中空边坚 亡血,失精,半产,崩漏,阳气外浮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里证伏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 邪闭,厥证,痛极牢 沉按实大弦长 阴寒内积,疝气、癥积沉类脉重按始得弱 沉细无力而软 阳气虚弱,气。

17、第三章 舌 诊第一节 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一、舌诊的方法、技巧1患者的体位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仰卧位,面向光源。医生的姿势可略高于患者,保证视野平面略高于病人的舌面,以便俯视舌面。2伸舌的姿势自然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舌体充分暴露。要尽量张开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撬开口,或用开口器,总之,应充分暴露舌象。3望舌的顺序首先是总体望舌,对于舌象有整体的印象,如观察整个舌体的色泽、胖瘦、运动等。然后按照舌尖、舌中、舌边、舌根的顺序依次观察舌质、舌苔,最后观察舌下络脉。如下所示:4揩舌或刮舌验。

18、,中医舌诊与脉诊,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历史渊源: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概述,舌诊的方法,1.方法:舌诊体位:坐位或仰卧位伸舌姿势:自然平伸,舌尖略向下,以充分暴露舌体。察舌顺序:舌尖中侧根,舌质舌苔辅助手法:四诊合参,扪、擦、问、闻。,舌诊的方法,舌诊注意事项,2.注意事项光线: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染苔:排除食物及药对舌象的影响。口腔:牙齿残缺、镶牙和张呼吸等因素均。

【舌诊与脉诊】相关PPT文档
舌诊课件.ppt
脉 诊.ppt
中医——舌诊.ppt
中诊舌诊PPT课件.ppt
舌诊.ppt

      舌诊.ppt

    时间: 2019-07-11   页数: 102

舌诊舌象.ppt
5、中诊-舌诊.ppt
中医中药舌诊与舌诊图谱课件.ppt
中诊--舌诊.ppt
舌诊综合分析与舌诊意义.ppt
舌诊与舌诊图谱.ppt
舌诊与脉诊.ppt
【舌诊与脉诊】相关DOC文档
吴教授舌脉诊.doc
舌诊、脉诊评分表.doc
舌诊、脉诊.doc
舌诊与脉诊.doc
【舌诊与脉诊】相关PDF文档
中医舌诊、脉诊歌诀.pdf
标签 > 舌诊与脉诊[编号:143255]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