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程简介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是物理类和工科偏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特点是与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热力学统计物理主要讲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重要应用。其内容包括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两大部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研究热运动的规律及热运动
热力学分析简介Tag内容描述:
1、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程简介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是物理类和工科偏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特点是与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热力学统计物理主要讲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重要应用。其内容包括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两大部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研究热运动的规律及热运动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的科学。热力学是热运动的宏观理论,它以基本实验和三条通过大量事实总结出来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应用数学方法,通过逻辑演绎可以得出物质各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宏观物理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等。
2、对汽车增压发动机工作进行热力学分析摘要:涡轮增压技术是流体机械技术在动力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发动机涡轮增压是叶轮机与内燃机或燃料电池的结合与协同工作,其理论基础主要为气动热力学。将总能系统概念引入发动机涡轮增压研究领域,建立了发动机增压总能系统仿真平台,发展了增压通流设计与匹配、增压机匣处理扩稳、低比转速增压等增压流动控制技术;有效解决了多个型号工程车辆发动机的高原适应性问题,设计了单级压比为 4.2 的我国第一台车用跨声速增压器,研发了我国第一台燃料电池涡轮增压器。关键词:发动机,涡轮增压,气动热力。
3、化工热力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课程代码:1038021020学时/学分:72/4.5 课堂授课:56 实验学时:16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地讲授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它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深刻阐述了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化工中能量进行分析;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化工热。
4、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韦彬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 545006)摘要:从热力学观点讨论了工作湿度对于制冷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与循环时间有关的温度效率和熵产数。对于一个相对较短的循环时间,吸收/解吸收热量转换器的温度效率在 200 秒后可以达到 92%。熵产数 N,由在一个循环系统内在生成的不可逆性参数和热量转换器流体有效性参数之间的比率决定。结果显示,在使用一个 30冷源的情况下高级吸收式循环系统的熵产数 N,在热水温度是 45至 55之间时是相对较小的,而对于传统循环,在使用相同冷源温度的情况下,热水温度。
5、第6章 热力学分析,1,理想功:热力学效率,下午5时37分,2,6-1 某水蒸气动力装置,进入水蒸气透平的水蒸气流量为1680 ,温度为430,压力为3.727MPa。水蒸气经透平绝热膨胀对外作功。产功后的乏汽为0.1049MPa的饱和水蒸气。求水蒸气经透平机的理想功和热力学效率。已知大气温度为25 。,下午5时37分,3,解:由附表3用插值法求得P20.1049MPa时饱和水蒸气的温度,T2101.0。此状态下的焓和熵也可以用插值法得到,即h22677.6 , s27.3429 从附表3再用插值法查P13.727MPa,T1430的过热蒸汽的焓和熵,得h13287.8 , s16.9101 则蒸汽经透平的理想功为:。
6、工程热力学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8742、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3、授课对象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4、学分3.05、修读期第五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杨 俊 副教授; 樊天竟 讲师7、课程简介工程热力学是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和如何科学地,有效地利用能源,以及实现将热能高效地转变成机械能的方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工质热力性质,热力过程豚势和循环的分析方法,能量转的技术等。8、实践环。
7、第6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本章要求正确理解理想功、损耗功、热力学效率与有效能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了解能量衡算法、理想功与损耗功法、有效能衡算法在过程热力学分析中的应用。,6.1基础理论,6.1.1能量的级别每一种能源的发现、发展和利用,都必将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改革,引起社会生产的发展,把国民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第一次:由畜力、自然力和薪柴改为煤,发明了蒸气机,引起产业革命,作为工业化的动力基础; 第二次:石油、天然气的发现,发明了内燃机和电,使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第三次:再生能源为。
8、第6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在化工生产中,无论是流体流动过程,还是传热和传质过程或者化学反应过程都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有的消耗能量,有的释放能量。因此,研究过程能量变化,对于降低能量消耗,合理地利用能量是十分重要的。,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工热力学分析:,将过程热力学分析应用于化工过程,用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对于各过程能量 的转化、传递、使用和损耗进行分析。,过程热力学分析:,6.1 基础理论,6.1.1 能量的形式,化工生产中所涉及到的能量,主要有两大类:物质的能量、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9、化工单元过程的热力学分析,2,基础理论,1,第6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节能理论进展和合理用能,4,三种常规的过程热力学分析法,3,6.1 基础理论,1,2,能量的级别,理想功Wid,3,不可逆过程的损耗功WL,化工生产涉及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化学能 最大的热机效率是可逆热机的效率,卡诺热机就是可逆热机的一种,其效率c为:,6.1.1 能量的级别,6.1.2.1 稳流过程的理想功,6.1.2 理想功Wid,6.1.2.2 稳定流动化学反应过程理想功的计算 在标准状态(25,0.10133MPa)下,稳定流动化学反应过程理想功的计算式为:根据热力学基本定义。
10、对燃料电池的热力学分析硕动力 092 班 1092221078 马少栋 摘要:燃料电池是不经燃烧过程直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独特优点。通过对燃料电池中能量转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转换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而设计出更实用的燃料电池。关键词:燃料电池;热力学分析;可逆电池;吉布斯自由能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Fuel CellAbstract:Fuel cell is a equipment that transform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directly without burning.This kind of cell are prov。
11、化工节能与减排,张頔 TEL:13861039868 E-mail:dzhang,目 录,能量降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轴功、各种热效应的计算,有效能衡算和有效能效率,热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噪声污染及控制,热管、热泵和夹点技术,能量的合理利用,稳流体系热力学第一定律,废水处理方法、技术和流程,废固处理及利用,废气污染的预防措施及治理,热力学分析的 基本。
12、北 京 化 工 大 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高等化工热力学任课教师:密建国专 业:化学工程与技术班 级:姓 名:学 号:活性炭吸附储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摘要储氢过程中热效应的不利影响是氢气吸附储存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储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模型,包括吸附等温线模型, 吸附热的热力学计算以及气体状态方程。对吸附等温线模型的研究意义及选取、吸附过程中产生吸附热的数值确定方法、不同储氢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性及选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活性炭;吸附; 储氢;热力学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
13、稀土永动机队,2014年10月20日,分析NdFeB废料中的稀土元素在焙烧过程中各元素的热力学行为及吸放热情况,目 录,论题背景及意义,讨论方法,处理结果,结 论,论题背景及意义,1.1讨论背景,1.1讨论背景,1.1讨论背景,这其中,酸溶沉淀工艺和盐酸优溶工艺都要经历氧化焙烧这一过程,这里重点介绍盐酸优溶工艺。工艺流程见下图:,1.2讨论意义,工艺流程图,将钕与铁转化为氧化物,B 氧化成气体形式回收,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酸分解,加盐酸溶解,使之转化为氯化物溶液,利用环烷酸萃取除铁得到氯化稀土溶液,1.2.1氧化焙烧,氧化焙烧是盐酸优溶工艺 的关键工。
14、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高等工程热力学结课论文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学号:12103085213121姓名:刘 洋日期:2013-5-19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摘要: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分析方法,对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中的四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造成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对一实际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关键词:空调系统 分析 效率 节能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Energy Saving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Abstract: Based on the exergy analysis method of the second law of th。
15、1任务( 1)平衡状态下的 热力学性质计算 (定组成 )( 2)过程进行的 可行性分析和能量有效利用(3)平衡 问题,特别是相平衡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引言 3.1 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3.2 开系流体过程的能量平衡 3.3 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3.4 气体压缩过程第四章 热力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第五章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第六章 溶液热力学基础第七章 液体相平衡第八章 化学反应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第三章引言研究过程能量变化的意义 传热、传质或化学反应过程都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
16、流体业务部王永康2011-08-02,安世亚太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Icepak强迫风冷模拟案例,模型简介,Fan,散热器 IC-5w,IC-2w/个,电容3w/个,变压器10w,CAD模型导入,变压器网格处理,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计算结果,THANKS,www.peraglobal.com.cn,。
17、热力学分析简介(Thermal Analysis)有限分析与方法热力学应该说是介于 CAE 和 CFD 之间的学科,与结构分析以及流体动力学分析都有交集。热力学基础内容并不多,所以今天就花一节的篇幅简单介绍一下热力学分析的一些基础。本节的关键词:热力学分析的应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应力。热力学相关的问题也是产品工程师在设计时所面临的一个难点,由热力学所引起的问题包括过热,热应力,热效应对产品尺寸的影响等等。热力学问题常出现在电子产品相关的设计中,为了避免过热,需要在产品中设置冷却或散热装置,如风扇和水冷等,但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