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布线规范要求一、每根网线的两头要用独立的标志标记出来,比如用白色的标签在两头同时标记“A1”,用以表示是一根线的两头,以免以后将几十根网线搞混。 二、布线过程中不允许将网线折死弯,网线不能有硬伤,布线完毕后在装修过程中,一定要爱护网线,比如将网线捆好,不要踩网线,搬运东西的时候不要砸到网线等。
门禁系统布线规范Tag内容描述:
1、网络布线规范要求一、每根网线的两头要用独立的标志标记出来,比如用白色的标签在两头同时标记“A1”,用以表示是一根线的两头,以免以后将几十根网线搞混。 二、布线过程中不允许将网线折死弯,网线不能有硬伤,布线完毕后在装修过程中,一定要爱护网线,比如将网线捆好,不要踩网线,搬运东西的时候不要砸到网线等。 三、工程采用的网线是超五类非屏蔽式双绞线,品牌可采用 AMP、阿尔卡特、朗讯等品牌,但需注意目前市面上假线较多,采购过程中应格外小心,最好和供应商签署质量保证协议。四、当网线与强电交叉或平行分布时,网线要与强。
2、485布线应注意的问题澄清几个概念:概念一: 485 总线的通讯距离可以达到 1200米.其实只是 485总线结构理论上在理想环境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得传输距离达到 1200米.一般是指通讯线材优质达标,波特率 9600,只有一台 485设备才能使得通讯距离达到 1200米,而且能通讯并不代表每次通讯都正常.所以通常 485总线实际的稳定的通讯距离远远达不到 1200米. 负载 485设备多,线材阻抗不合乎标准,线径过细,转换器品质不良,设备防雷保护,波特率的加高等等因素都会降低通讯距离.概念二: 485 总线可以带 128台设备进行通讯.其实并不是所有 485转换器都能够带。
3、CAN 总线布线规范导读今天的 CAN 总线已从汽车电子慢慢渗透入工业自动化,医疗, 铁路等众多领域。据我们的数据统计,客户在使用 CAN 总线时约 80%的问题均是由总线布局布线不合理导致,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CAN 总线的布局布线规范。摘要:今天的 CAN 总线已从汽车电子慢慢渗透入工业自动化,医疗,铁路等众多领域。据我们的数据统计,客户在使用 CAN 总线时约 80%的问题均是由总线布局布线不合理导致,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CAN 总线的布局布线规范。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合理的 总线布局布线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总线布线时如何选取导线?。
4、一般规定 1 、本章适用于住宅单相人户配电箱户表后的室内强弱电电路布线及电器、灯具安装。 2 、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3 、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 L )颜色应统一,零线( N )宜用蓝色,保护线( 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4 、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 ffice:smarttags“ /0.5M 。 5 、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6 、进线穿线管 23 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出线穿线管从家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所敷设暗管(穿线管。
5、 设计过程 A. 创建网络表网络表是原理图与 PCB 的接口文件,PCB 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图和 PCB 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 2. 创建网络表的过程中,应根据原理图设计工具的特性,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排除错误。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确定器件的封装(PCB FOOTPRINT) 4. 创建 PCB 板 根据单板结构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 创建 PCB 设计文件; 注意正确选定单板坐标原点的位置,原点的设置原则 A. 单板左边和下边的延长线交汇点。 B. 单板左下角的第一个焊盘。 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 。
6、DCS 电缆布线规范DCS 系统电缆布线规范一、信号分类电缆的合理布设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 DCS 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信号分类如下:1、类信号:热电阻信号、热电偶信号、毫伏信号、应变信号等低电平信号。2、类信号:05V、15V、420mA、010mA 模拟量输入信号;420mA、010mA 模拟量输出信号;电平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触点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脉冲量输入信号;24VDC 小于50mA 的阻性负载开关量输出信号。3、类信号:24V48VDC 感性负载或者电流大于 50mA 的阻性负载的开关量输出信号。4、类信号:110。
7、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规范,综合布线系统集成了建筑物内所有弱电布线,包括自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并对这些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当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时,计算机系统、用户交换机系统以及局域网络系统的配线,是使用一套由公共配件所组成的配线系统综合在一起。综合布线系统可兼容各个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其开放的结构可以作为各种不同工业标准的基准,不再需要为不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以及复杂的线路标志与管理线路图表。 GCS使得配线系统将具有更大的适用性、灵活性,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在最小的。
8、画 PCB 板规范基本要求:1. 每个元件必须要有标识,重要芯片不能标出型号;提交工位图到生产部时要标明需打磨的芯片和必要说明2. PCB 与其 SCH 保持同步更新。3. 板框四周都作圆角处理,半径为 5mm。4.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5. IC 去偶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 IC 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最小线宽为10mil:电源线宽 32mil, 最小间距 10mil(。
9、综合布线规范1、强电电路部分:1、 配线: 电缆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可用万用表测量其通断、阻值、绝缘等。 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 )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黄绿双色线,如采购困难宜采用绿色。 配线时,所用导线横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杜绝不同线径混用或并用,例如 6 平方毫米的线不能与 4 平方毫的米线相搭配,不同位置电源端不能并用同一根零(N)线。 配线必须穿管(阻燃型 PVC 管材) 。 在线路安装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
10、光纤测温系统现场光纤布线规范目录: 1. 总则 2. 布线基本要求 3. 隧道布线4. 电缆沟布线5. 高压开关柜布线总 则1.1 为统一光纤测温工程现场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光纤测温布线系统工程。 1.3 工程中凡遇本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可依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1.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执行本规范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建设单位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工地的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1、. .Word 完美格式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 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 类:敏感信号线缆 B 类:低压信号线缆 D 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 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1.3 A 类 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 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 ATC 天线和通信。
12、1机房布线规范2目 录机房布线规范 1(版本 1.0) 1目 录 2第一章 总则 3第二章 机房环境要求 4第三章 机架基本要求 6第四章 设备机架安装及摆放标准 7第一节 设备安装前要求 7第二节 机架加固与防震 7第三节 设备机架安装 7第四节 外围终端设备 8第五节 电缆走线架(走线槽道 ) 8第五章 机房线缆要求 9第一节 信号线缆布放要求 9第二节 电源线布放要求 9第三节 尾纤布放要求 10第六章 标签规范 12第一节 线缆标签格式 12第二节 设备标签 153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机房通信质量管理,为数据设备提供安全、稳定、标准、优质的机房环境,。
13、 标准机柜配电 及布线规范2015-11-151目录1 基本思路 22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22.1 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22.2 电气控制柜连接方式 32.3 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32.4 电器部件接线图的绘制 43 机柜安装固定 54 机柜布线 64.1.1 机柜电源布置 64.1.2 结构及安装要求 74.1.3 交流配电单元 74.1.4 接线端子组 74.1.5 插座 84.1.6 温升 94.1.7 认证 94.1.8 接地、电缆及其他电气附件 .94.1.9 电气防护性能 94.2 布线原则 115 线缆标识 136 通风与防尘标准 1421 基本思路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
14、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 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 类:敏感信号线缆 B 类:低压信号线缆 D 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 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1.3 A 类 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 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 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 类 指 5V、15V、24V。
15、门禁系统的施工布线规范和注意事项读卡器到控制器的线,建议用 8 芯屏蔽多股双绞网线(其中三芯备用,如果不需要读卡器声光反馈合法卡可不接 LED 线),数据线 Data1 Data0 互为双绞更好。线截面积建议 0.22 平方毫米以上。最长不可以超过 100 米。屏蔽线接控制器的 GND。加粗或者双股合一股给读卡器供电,有助于提升读卡器的性能。(也可以采用其他多芯屏蔽的五类线)按钮到控制器的线,建议采用两芯线,线径在 0.3 平方毫米以上。电锁到控制器的线,建议使用两芯电源线,线截面积在 1.0 平方毫米以上。如果超过 50 米要考虑用更粗的线,。
16、门禁/ 停车场安装工艺规范、感应式门禁1、感应头安装a.感应头应 尽量靠近所控制的 门(门框)内,一般情况下距地面的距离 为 1.5m 左右,在安装时应尽量防止灰尘进入感应头内;b.感应头的位置应远离强电磁场及金属物体,以免减短有效的感应距离;c.布线应整齐 、清晰,避免因为电缆问题导致日后的维护困难。2、控制器安装a. 控制器应尽量装在房屋内,以减少人为破坏的机会。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感应头(最远距离为 120 米);b.控制器的安装面板应用自攻螺丝紧固在墙(门框)上;c. 在安装调试完毕控制器后应修改出厂密码或将其锁。
17、工程施工规范.一、布线规范1、 读卡器到控制器的连接线建议采用 8 芯屏蔽双绞线(其中 3 芯备用) ,线径大于 0.3mm,控制器到读卡器距离不可以超过 100 米,建议在 80 米以内。2、 锁到控制器的连接线需采用 2 芯电源线,控制器到锁距离不可以超过 100 米,线径大于 1.0 mm。如有需门磁检测线则需多 2 芯线。(可根据现场需要定) 。如果输出 12V 电源有明显降压则可以微调电源电压到 13.6V 或单独给电锁供电(如图一)。控制器线座 220 伏电COM 独立电源NO NCGND 电锁线座(图一、单独供电图)3、 按钮连接线和门磁连接线需采用 2 芯电缆。
18、门禁系统施工布线规范及注意事项读卡器到控制器的线,建议用 8 芯屏蔽多股双绞网线(其中三芯备用,如果不需要读卡器声光反馈合法卡可不接 LED 线) ,数据线 Data1 Data0 互为双绞。线径建议 0.3 平方毫米以上。最长不可以超过 100 米。屏蔽线接控制器的GND。按钮到控制器的线,建议采用两芯线,线径在 0.3 平方毫米以上。电锁到控制器的线,建议使用两芯电源线,线径在 1.0 平方毫米以上。如果超过 50 米要考虑用更粗的线,或者多股并联,和;或者通过电源的微调按钮,调高输出电压到 14V 左右。最长不要超过 100 米。门磁到控制器的线。
19、智能门禁施工规范智能门禁系统广 泛 应 用 于 各 种 机 要 部 门 , 如 银 行 、 宾 馆 、 机 房 、 军 械 库 、机 要 室 、 办 公 间 、 智 能 化 小 区 、 工 厂 等 。 系统由控制机、读卡器、电锁、出门按钮、通讯转换器、管理软件、发卡机、感应卡等组成。伴随着安防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要求,本着服务社会、用户第一的宗旨,特制定以下规范。一、工程施工主要材料、工具要求 1、控制机、读卡器、电锁等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工具应齐全。 2 、工程施工布线标准、线材规格型号、应符合门禁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