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姓名_学号_专业_班级_考试时间 2012 年 6 月 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管理处2012 年 6 月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签字2诊 法概念:诊察疾病的方法,即调查了解疾病的手段。内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Tag内容描述: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姓名_学号_专业_班级_考试时间 2012 年 6 月 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管理处2012 年 6 月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签字2诊 法概念:诊察疾病的方法,即调查了解疾病的手段。内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理论依据:整体观念、见微知著、间接推理、 “黑箱理论”。运用原则:四诊合参、不可偏废。第一节 望诊概念 :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取临床资料。 内容:神、色、形、态等。 望神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

2、名词解释中 医 理 论 内 涵 : 中 医 学 是 以 中 国 古 代 的 唯 物 论 和 辩 证 法 思 想 为哲 学基 础 ; 以 整 体 观 念 为 主 导 思 想 ; 以 脏 腑 经 络 为理 论 核 心 ; 以 辨 证 论 治 为 诊 疗 特 点整 体 观 念 : 是 指 人 体 自 身 完 整 性 及 人 与 自 然 和 社 会 环 境 统一 性 的 思 想 。证 候 : 是 对 疾 病 过 程 中 一 定 阶 段 病 理 生 理 变 化 反 应 状 态 的 概 括 ,包 括 病 因 、 病 位 、 病 性 、 邪 正 盛 衰 和 病 变 趋 势 及 转 归等 病 机 本 质 。 证 候 表 现 为 一 组 特 定 的 具 有 内 在 联。

3、1中医学复习宝典名词解释中医学: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具有原创性特点;我国本土医学。辨证:从整体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正邪盛衰变化,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培土生金:又称补脾养肺法,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升降浮沉: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四气五味:四气: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4、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无名中医学基础教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06 年中医学基础课程教案(供中药类专业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01课程名称 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 题第一章 中医学导论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授课时数 1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5、中医药基础中医部分判断题(50)1.怒则气下,思则气结。 ( )2.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 )3.心气虚证的辨证要点是心悸、心胸憋闷或痛。 ( )4.黄苔常主热,白苔常主寒。 ( )5.切诊就是指切脉。 ( )6.风、寒、暑、湿、燥、火并称六淫。 ( )7.实证是指邪气炽盛,正气虚弱的症候。 ( )8.先天禀赋是人体体质形成的因素之一。 ( )9.宗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 )10.肺和大肠是互为表里关系。 ( )11.五行相乘相侮在五脏中表现为病理现象。 ( )12.脾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 )13. 心其华在面。 。 ( )14.阴盛。

6、河北北方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请按要求在试卷的密封区填写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答题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密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分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1、下列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是( )A、朱丹溪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巢元方2、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指( )A、事物运动的对立性 B、事物运动的统一性 C、事物的双重性 D、事物的对立、统。

7、 中医学基础知识从头到脚一、人为什么会生病?左传原因有三:一因鬼而得病(因果) ;二因食而得病;三因蛊而得病(被迷惑)皇帝内经原因有二:一得于阳(外感;天地自然变化导致) ;二是得于阴(饮食无节、起居无常、喜怒无常) 。提倡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制喜制怒伤寒论原因有三:经络受邪、壅塞不通、外伤现代中医理论原因为六淫:疫疠(外感) 、七情(情欲情志) 、饮食劳逸、外伤、痰饮(痰为湿气凝聚;水为水饮,宣泄不出去导致肿胀) 、瘀血(如:癌症)二、人为什么活不到天寿?天寿的年龄通常为动物生长期的 5-7 倍,按此。

8、体质 概念 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 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 生理机能 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基本特征 一 强调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对体质形成的影响 二 突出中医学 形神合一 的生命观和 天人一体 的自然观 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这个题概念的这一基本特点 体质的特点 1 先天遗产性 人之始生 以母为基 以父为楯 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 差异多样性 多样性是研究的核。

9、1第一篇 绪论1、 秦汉时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有哪几部代表作?P3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文献中较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中医学理论原则,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难经补充黄的理论不足, “独取寸口”至今习用,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临床立法制方提供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通过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确立六经辩证论治纲领,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后世诊断学八纲辩证奠定基础。 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症候分类,发展病因学说, “千般疢 chen 难,不越三条”给三因。

10、中医学基础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的属性阳:明亮的、温热的、在上的、活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外向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阴:晦暗的、寒冷的、在下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内向的、有形的、机能衰退的自然界:阳 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阴 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人 体:阳 男外表背上气腑实阴 女内里腹下血脏虚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如:阳盛则热 阴胜盛寒;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填空);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实则泻之 虚者补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五”,指木、。

11、1.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C、 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D、 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E、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及社会相互统一2.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 同病异治和疾病同治C、 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D、 四诊八钢和辩证施护E、 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3. 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 水痘B、 麻疹C、 风寒感冒D、 头痛E、 恶寒4. 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 )A、 肺痈B、 消渴C、 肝阳上亢D、 心血亏虚E、 恶寒5. 下列阴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 。

12、中医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提出疫气说的医家是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上 D薛生白 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3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4下列属土的是A目 B.舌 C.口 D鼻 5以下何种说法错误A舌为心之苗 B汗为心之液 C血为心之府 D喜为心之志 6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A肝 B.肺 C脾 D心 7 “水谷之海”是指A小肠 B胃 C脾 D肝 8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A津血同源 B汗为心之液 C精血同源 D肝肾同源。

13、1绪论一、中医学: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二、中医学“四大经典”1、 黄帝内经 :我国第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包括素问 灵枢两部分。2、 难经 :可作为内经的辅翼,充实了内经的内容。3、 伤寒杂病论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4、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等。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整。

14、中医学概论复习题1 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阴中之阴) 2 “罢极之本”是指?(肝) 3 “内燥”病变,多见于?(肺)4 “太仓”是指?(胃?)5 “胃之关”是指? (肾) 6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是因为 ?(心藏神) 7 “阳盛则阴病” ,主要是指阴虚阳亢而言是否正确?(错)8 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肺脾)9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什么?(从足走腹)10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之间什么关系?(互根)11 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水)12 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脾胃) 13 标志着。

15、中医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整体即完整性和统一性,所谓整体观念,是指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思想。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论治的依据和前提,论治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集中体现。第二章 阴阳五行1.阴阳属性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相互转化、无限可分性)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合感应、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3.五行五。

16、 中基复习题一、单项单选题(共 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被后世医家称为“药圣”的是( a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伊尹 E.李时珍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d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3、下列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e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4、属于阴证的是( a )A虚证 B表证 C热证 D实证 E.实热证5、 “土爰稼穑”类似何脏的功能( d )A心 B肝 C肾 D脾 E.肺6、下列属于阳的是( e )A晦暗的 B。

17、中医学基础1.(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理论基础的是:黄帝内经 )2.(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 )3.(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物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4.(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的是:伤寒杂病论 )5.(“治病以汗吐下三法为主”攻邪派 张从正)6.(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 补土派 李杲)7.(“六气皆从火”滋阴派 朱震亨) 8.(“以火热理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寒凉派 刘完素)9.(中医学指导思想:整体观念)10. (中医学诊疗特点是:辨证论治)11. 证与症:症:疾病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

18、中医学基础概要复习一、名词解释1.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2. 阳病治阴: 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3. 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4.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虚热的治疗。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症。

19、第一章 导论1、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2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素问 、 灵枢 ) 、 难经 、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和神农本草经 3.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而主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张从正代表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 。朱震亨倡导“相火论” ,善滋阴泻火,后世称“滋阴派” 。李皋认为脾胃虚弱或其功能异常是内伤的主要矛盾。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相关DOC文档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doc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
中医学复习宝典.doc
Euhhwk中医学基础教案.doc
中医学基础习题 -判断.doc
中医学基础0.doc
中医学基础知识.doc
中医学基础之体质.doc
中医学基础重点+答案.doc
中医学基础重点.doc
《中医学基础》题库.doc
中医学基础试题.doc
《中医学基础》学习复习资料.doc
中医学基础总结.doc
中医学概论复习题.中医学.doc
中医学基础复习资料.doc
《中医学基础复习题》.doc
中医学基础.doc
中医学基础概要复习.doc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doc
标签 > 基础中医学复习要点[编号:331345]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