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

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称电磁波谱。,10.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概述,二、红外光谱的作用,1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类别(芳香类) 2确定官能团:例:CO,CC,CC 3推测分子结构(简单化合物) 4定量分析,三、红外光谱图表示形式的意义,T 曲线 前疏后密,T曲线前密后疏,10.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Tag内容描述:

1、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称电磁波谱。,10.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概述,二、红外光谱的作用,1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类别(芳香类) 2确定官能团:例:CO,CC,CC 3推测分子结构(简单化合物) 4定量分析,三、红外光谱图表示形式的意义,T 曲线 前疏后密,T曲线前密后疏,10.2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1)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跃迁时所需的能量; (2)辐射与物质之回有偶合(coupling)作用(相互作用)。,红外区的光谱除用波长表征外,更常用波数(wave number)表征。,这个体系的振动频率(以波数表示),用经典力学(。

2、1,第十一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第一节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第二节 红外光谱仪 第三节 红外光谱的实验技术 第四节 红外光谱的应用,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西南科技大学 张宝述,spectrometry,2,第一节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一、红外光谱的形成和红外区的分类红外吸收光谱图(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um) ,简称“红外光谱”,IR 1. 红外光谱的形成红外光谱是物质对红外辐射产生共振吸收,用仪器记录下来所得到的图谱。,3,2. 红外区的分类,不同区所用仪器不同,获得的知识各异。 近红外区:主要用来研究O-H、N-H及C-H键的倍频吸收 。

3、12:30:18,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仪器分析,使用教材:朱明华编 主讲教师:涂逢樟,12:30:18,第一节 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定义:红外吸收光谱是物质的分子吸收了红外辐射后,引起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而形成的光谱,因为出现在红外区,所以称之为红外光谱。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之为红外吸收光谱法。 1. 红外吸收光谱的发现红外辐射是在 1800年由英国的威廉.赫谢(Willian Hersher) 尔发现的。一直到了1903年,才有人研究了纯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合成橡胶的迫切需求,红外光谱才引起了。

4、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3.1 概述,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也叫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以研究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包括结构分析)、定量分析法。 红外与可见、紫外一样均属分子吸收光谱。不过红外是分子的振-转光谱,而后者是电子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也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红外光谱的三个区域,近红外区 : 为0.78-2.5m 中红外光区 :为2.5-25m 远红外区 : 为25-300m,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波长范围约为 0.75 1000m,根据仪器技术和应用不同,习惯上又将红外光区分为三个区:,波长。

5、第6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 ( IR ),红外吸收光谱法(IR),根据样品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研究物质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红外吸收光谱,当被红外光照射时,物质的分子将吸收红外辐射,引起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R)或振-转光谱。,红外光谱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于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测定分子的键长、键角,推断出分子的结构;根据所得力常数了解化学键的强弱;计算热力学函数。 (2)用于化学组成的分。

6、仪器分析课件_第10章_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紫外吸收光谱仪器,仪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仪器,吸收光谱仪器,仪器分析-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吸收光谱仪器有哪些,仪器分析可见吸收光谱,用什么仪器来测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仪器和吸收光谱仪器。

7、19:54:55,第十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红外光谱的基团频率 group frequency in IR 二、分子结构与吸收峰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absorption peaks 三、影响峰位移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ed peak shift 四、不饱和度 degree of unsaturation,第二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olecular structure,19:54:55,一、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性 group frequency in IR,与一定结构单元相联系的、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化学键振动频率基团特征频率(特征峰); 例: 2800 3000 cm-1 CH。

8、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概述,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记录百分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红外光谱。,一、红外光的分区,红外线:波长在0.76500m (1000m) 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中红外区能很好的反应分子内部结构,对解决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中的各种问题最为有效, 因而是红外光谱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区域,一般所。

9、02:48:07,课堂练习一,在中红外光区中,一般把4000 1350 cm-1 区域称为 ,而把1350 650 cm-1叫做 。 在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即 、 和 。 在振动过程中键或基团的 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02:48:07,影响基团频率的内部因素P90有 、 、 、 、费米共振、 、 。 设有四个基团:CH3、CHC、CHCCH3和 HC O及四个吸收带:3300 cm-1、3030 cm-1、2960 cm-1、2720 cm-1。则3300 cm-1是由 基团引起的, 3030 cm-1是由 基团引起的, 2960 cm-1是由 基团引起的, 2720 cm-1是由 基团引起的。,02:48:07,伸缩振动包括 和 ;变形振动包括 。

10、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概述,红外吸收光谱又称为分子的振转光谱,在化学领域,主要用于 分子结构的研究(键长、键角) 化学组成的分析(根据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推测为织物结构) 虽然分子的转动能级低于振动能级,但两者相差不大,一般伴随出现,所形成的吸收相互连接形成谱带而不是谱线 红外光谱分析中一般以波数表示光的频率,3,红外光谱的分区,4,2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辐射能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跃迁时所需要的能量 只有与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一致的红外辐射方可被物。

11、第4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现代仪器分析中历史悠久并且还在不断发展的分析技术,对于未知物的定性、定量以及结构分析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广泛应用于药物、染料、香料、农药、感光材料、橡胶、高分子合成材料、环境监测、法医鉴定等领域。近年来,由于红外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光谱仪的不断完善,红外光谱和色谱、核磁共振、质谱的连用使红外光谱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途径。,主要内容,41 基本原理 42 红外光谱仪 43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44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和应用,一、红外光谱的产生分子的振动能量比转动能量大,当。

12、,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原理,红外分光光度计及样品样品制备,红外光谱分析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第一节 红外光谱原理,一.基本概念1.红外光区划分:近红外区:0.752.5 m,133334000/cm, 泛音区(用于研究单键的倍频、组频吸收),可用于蛋白质、水分、淀粉、油、类脂、农产品中的纤维素等的定量分析,还可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定量分析。中红外区,:2.525 m,4000400/cm, 基频振动区(各种基团基频振动吸收),可用于气体、固体、液体纯净物或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远红外区:25 m以上, 转动区(价键转动、晶格转动),课用于纯无机或金属。

13、2019/3/2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原子化系统是将样品最终变为自由蒸气原子并引入检测光路中进行吸收的装置。在原子吸收分析仪器中原子化系统是一关键装置。根据原子化方式可分为火焰原子化系统和非火焰原子化系统。 2.1 火焰原子化系统将被测溶液用一定手段雾化后进入火焰,借助于火焰的热量和气氛使其原子化,这样的系统属于火焰原子化系统。 早期的火焰原子化系统为全消耗型火焰原子化系统。整个系统像一盏酒精喷灯,燃气与助燃气在灯口处混合,样品溶液也在灯口处喷喷出,即样品溶液全部进入火焰。这种,2.原子化系统,2019/3/20,原子吸收。

14、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汇报人:2009.8.18,红外吸收光谱,1.发展历史,2.分析原理,3.仪器简介,4.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的发展历史,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尔在用温度计测定太阳可见光区域内外温度时发现,红色光以外黑暗部分的温度比可见光的高,从而认识到可见光谱长波末端还有一个红外光区,这种人肉眼无法分辨的红外光,称为红外辐射或红外线。 化学家着重研究物质对不同红外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特性来分析分子中有关基团结构的性质、含量信息的分析方法。 于1936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棱。

15、,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目 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红外吸收理论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 第四节 红外光谱解析 第五节 红外光谱仪 第六节 试样的制备,第一节 概 述 一.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定义,定义:依据物质对红外辐射(光)的吸收建立起来的光谱分析方法称为红外吸收光谱法,简称红外光谱法。,用途:主要鉴别有机分子的结构.已知某物质的分子式(可以通过元素分析仪得到),再通过红外分析法确定该物质的结构,从而确定该物质是什么。,二.红外吸收光谱法的特点,红外光谱法与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异同点,相同点:同为吸收光谱法。,不同点:,1.电。

16、第10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UV,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第三节 红外吸收光谱仪 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一节 概 述 红外光谱是根据物质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建立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一、红外光区的划分及主要应用,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和微波光区之间,其波长范围约0.781000m。根据能量与可见光的接近程度,习惯上按红外光波长,将红外光谱分成三个区域: 近红外(泛频区) 0.782.5m 120004000cm-1 中红外(基本振动区) 2.550m 4000200cm-1 远红外(转动区) 501000m 20010cm-1,二、。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相关PPT文档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1.ppt
第十八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ppt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FTIR.ppt
课堂作业(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ppt
第4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ppt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09Y.ppt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法.ppt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ppt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ppt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ppt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ppt
标签 >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编号:221226]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