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知识点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1 共振线与元素的特征谱线 基态 第一激发态 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 简称共振线 吸收光谱 激发态 基态 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吸收线 也简称共振线 发射光谱 元素的特征谱线 1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光谱分析知识点Tag内容描述:

1、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1 共振线与元素的特征谱线 基态 第一激发态 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 简称共振线 吸收光谱 激发态 基态 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吸收线 也简称共振线 发射光谱 元素的特征谱线 1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 第一激发态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 具有特征性 2 各种元素的基态 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 吸收最强 。

2、 增 强 其 强 度 的基 团 , 如 羟 基 、 胺 基 和 卤 素 等 。
红 移 (red shift): 由 于 化 合 物 结 构 发 生 改 变 , 如 发 生 共 轭 作 用 引 入 助 色 团 及 溶 剂改 变 等 , 使 吸 收 峰 向 长 波 方 向 移 动 。
蓝 移 (blue shift): 化 合 物 结 构 改 变 时 , 或 受 溶 剂 的 影 响 使 吸 收 峰 向 短 波 方 向 移 动 。
增 色 效 应 (hyperchromic effect): 使 吸 收 强 度 增 加 的 作 用 。
减 色 效 应 (hypochromic effect): 使 吸 收 强 度 减 弱 的 作 用 。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指 纹 区 ( fingerprint region): 红 外 光 谱 上 的 低 频 区 通 常 称 指 纹 区 。
当 分 子 结 构稍 有 不 同 时 , 该 区 的 吸 收 就 有 细 微 的 差 异 , 并 显 示 出 分 子 特 征 , 反 映 化 合 物 结 构 上的 细 微 结 构 差 异 。
这 种 情 况 就 像 。

3、物理、数学、自动化、计算机)作用:波谱解析理论原理是物理学,主要应用于化学领域(天然产物化学和中药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在药物、化工,石油,食品及其它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第一章 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a,UV)一、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波粒二象性 光的三要素:波长() ,速度(c),频率 (v)电磁波的波动性 电磁波的粒子性光速 c:c=3.01010 cm/s 波长 :电磁波相邻波峰间的距离。
用 nm,m,cm,m 等表示 频率 v:v=c/ ,用 Hz 表示。
光子具有能量,其能量大小由下式决定 :E = h = hc/ (式中 E 为光子的能量,h 为普朗克常数,其值为 6.624 10-34j.s )2、分子的能量组成(能级图)E 分子= E 平 E 转 E 振E 电子能量大小: E 转200nm (共轭双键) 强吸收, 约 104 n*跃迁 :200400nm 弱吸收, 约 1002.3.表示方法和常用术语发。

4、于受到当时探测技术水平的限制,该法并未得到实际应用,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X射线管、分光技术和半导体探测器技术的改进, X荧光分析才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成为一种极为重要分析手段。
一、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元素的原子受到高能辐射激发而引起内层电子的跃迁,同时发射出具有一定特殊性波长的X射线,根据莫斯莱定律,荧光X射线的波长与元素的原子序数Z 有关,其数学关系如下: =K(Z s) 2 式中K和S是常数。
而根据量子理论,X射线可以看成由一种量子或光子组成的粒子流,每个光具有的能量为: E=h=h C/式中,E为X 射线光子的能量,单位为keV;h为普朗克常数;为光波的频率;C为光速。
因此,只要测出荧光X射线的波长或者能量,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这就是荧光X射线定性分析的基础。
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据此,可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
图 1 为以准直器与平面单晶相组合的波长色散型 X 射线荧光光谱仪光路示意图。
图 1 平面晶体分光计光路示意图AX 射线管;B试料;C准直器;D分光晶体; E探测器由 X 射线管(A)发射出。

5、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其特点如下:工作温度高、同时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因此原子化条件良好,有利于难熔化合物的分解及元素的激发,对大多数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
(2)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稳定性高,自吸现象小,测定的线性范围宽。
(3)由于电子密度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引起的干扰较小。
(4)ICP 属无极放电,不存在电极污染现象。
(5)ICP 的载气流速较低,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而且耗样量也较少。
(6)采用惰性气体作工作气体,因而光谱背景干扰少。
3、掌握特征谱线、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的含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习题 3)4、: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resonance line)。
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5、灵敏线(sensitive line) 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resonance line)。
最后线(last line) 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

【光谱分析知识点】相关DOC文档
有机波谱分析知识点.doc
波谱分析知识点.doc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知识.doc
光谱分析知识点.doc
标签 > 光谱分析知识点[编号:90389]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