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重点经典版

法理学论述题经典模板一、自由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己的活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法律应该是给自由

法理学重点经典版Tag内容描述:

1、法理学论述题经典模板一、自由从哲学观念层面上讲,自由就是在没有外在强制力时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和目的来安排自己的活动。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那么从法的价值层面上讲,自由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法以确认和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法律应该是给自由提供保障,而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没有自由,法律就仅仅是一种限制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而无法真正体现它在提升人的价值、维护尊严上的伟大意义。 二、法的局限性尽。

2、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体系,就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 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法学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法律现象的学科的总称,它的产生是法学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主要区别大致如下: 1.指导思想不同。 2.阶级基础不同。 3.。

3、法的效力的概念:广义,指法的约束里和强制力,即凡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都对人的行为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这是规范性法律檔的效力。狭义,仅指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檔的效力。 法律体系的概念: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各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有机结合,便成为一国的法律体系。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

4、导论 法学与法理学一、 法学简说 (一)法学词源 (1)古罗马法学家曾给“法学”下过一个经典性的定义:“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 (2)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 ,或者“刑名之学” 。 据考证,虽然“律学”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魏明帝时国家设立“律博士”以后,但是,自汉代开始就有了“律学”这门学问,主要是对现行律例进行注释。我国古代“法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然而,那时所用的“法学”一词,其含义仍接近于“律学” 。中国古代的“法学”一词与。

5、1法理学初阶一、 法学词源1、 公元前三世纪末罗马共和国时代就已出现“法学”一词,表示有组织、有系统的法律知识、法律学问。2、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科学。3、 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刑名之学” ,其内涵主要是讲究名辩,强调定分正名,着重对“刑” “名”进行辨析。4、 汉代就有了“律学”这门学问,主要是对现行律例进行注释。但“律学”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魏明帝时国家设立“律博士”以后。5、 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法学”是日本法学家津。

6、大一法理学复习总结归纳用,考研也可用以复习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法学一、法学的含义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法学体系,就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二、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法学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三、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法律现象的学科的总称,它的产生是法学史上划时代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主要区别大致如下:1.。

7、1法理学一、名词解释未考过:1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通过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实现的规范体系。2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3法律规则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4调整性规则是直接体现法对社会关系调整职能的规则,包括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5保护性规则体现着法对社会关系的保护职能,它规定的是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包括保护权利的措施) 。6。

8、法理学重点问题解读一、总论一、法理学三难1.理论层次之难:法学王冠上的明珠2.理论体系之难:缺乏法条体系的关照3.实践运用之难:难以运用自如二、法理学知识体系(一)本体论:着重分析法学中的基本概念(二)运行论:关注法律的实际运行的表现形式(立法、司法、执法、守法与法律监督)与内在机理(法律适用的基本原理、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三)演进论:以历史和比较的眼光考察中国法律的传统、现实与目标(四)社会论:法律与相关现象的区别和联系三、出题规律与复习准备(一)出题规律:1.所占分值根据章节依。

9、法理学考试重点整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不属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内容的是( )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D考核决策实施结果2、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要重依据重证据重( ),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坚决纠正违法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A程序B结果C过程D效果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

10、1、 法理学第一章2、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3、 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4、 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5、 法学的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 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

11、法理学案例分析:孙志刚案案情简介:2001 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孙志刚,案前任职于广州达奇服装公司。2003 年 3 月 17 日晚上,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广州市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李耀辉带回派出所对其是否“三无”人员进行甄别。孙被带回后,辩解自己有正当职业、固定住所和身份证,并打电话叫朋友成先生把他的身份证带到派出所来,但李耀辉却没有对孙的说法进行核实,也未同意孙的朋友“保领”孙志刚,也未将情况向派出所值班领导报告,导致孙被错误地作为拟收容人员送至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

12、法理学重点整理 12016.1.20整理人:黄梨颖 2Part 1 名词解释(答题方法:掌握关键词,概括法律现象。用判断或描述的形式,确定或划定认识对象或事物在法律现象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力求准确、简明。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法学 3: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2. 法理学:即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所有法律制度中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原理、原则、制度)的学问。3. 法的定义: 4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并确认、保护。

13、一 名词解释 1 成文法 是指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文件 2 不成文法 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 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 一般指习惯法 是指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 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 一般指习惯法 不成文法还包括同制定法相对应的判例法 即由法院通过判决所确定的判例和先例 3 罗马法系 又称大陆法系 是承袭古罗马。

14、1法理学复习重点一、简答题1.简述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有什么区别?第一,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氏族习惯反映氏族全体成员在利益高度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意志,法则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第二,两者产生方式不同。氏族习惯以传统的方式自发地形成和演变,法 则是由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立和有意识地对原有习惯加以选择、 确认而形成的。第三,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氏族习惯也就是每个氏族成员自幼养成的行为习惯,它依靠当事人的自觉、舆论和氏族首 领的威望来保障实施。法的实施要。

15、法理学考试重点1 灋2法是 调整社会关系的行 为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3法只是 许多社会 调整方法的一种 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发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 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 在实施法律所需的人力资源、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 发挥 作用4分类依据 两种分类及其概念制定法律主体的差别 国内法,是由一国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并适用于本国主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的总。

16、 1 、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2 、 古希腊 柏拉图:法律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3 、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 4 、 罗马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商务印书馆 1989 年版。 5 、 古罗马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6 、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 7 、 英 洛克:政府论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8 、 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 9 、 英 霍布斯:利维坦 ,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 10 、 法 卢梭:社。

17、法理学重点内容1为什么说法律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答:法律以权利义务为内容:1)法律要素以法律规范为主,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以授权、命令、禁止形式规定了权利义务,而法律后果则是权利义务再分配 2)法律对人们的调整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运行来实现 3)权利义务是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受立法者与成员关注。权利与义务特点有确定性,可预测性,故人们可先预测相互间怎样行为,及法律后果。法律利导性(法律特有):从法律是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机制而派生,法律利导性取决于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是“双向”的。2法律产生。

18、第一编 法学导论第 一 章 、 法 学第 一 节 法 学 的 研 究 对 象1、 法 学 概 念 P32、 两 个 角 度 划 分 法 学 P33、 一 些 古 代 法 学 发 展 P4第 二 节 法 学 的 历 史第 三 节 法 学 与 相 邻 学 科了 解第 四 节 法 学 的 研 究 方 法1、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为 指 导 的 法 学 理 论 研 究 必 须 坚 持 的 基 本 方 法 论 原 则 P82、 阶 级 分 析 方 法 P83、 价 值 分 析 方 法 P84、 实 证 研 究 方 法 ( 五 个 ) P9第 五 节 法 学 教 育 与 法 律 人 才 素 质 的 养 成1、 中 国 正 规 法 学 出 现 时 间 P112、 现 代 公 。

19、名词解释法律权利: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法律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依法应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限制和约束。法系:根据发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作出的分类。法律渊源:法的实质意义上的渊源是指法的真正来源、根源和发源,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是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即法的效力渊源。法律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

【法理学重点经典版】相关DOC文档
法理学论述题经典模板.doc
张文显法理学笔记全重点.doc
大一法理学复习重点.doc
法理学初阶重点整理.doc
很经典 笔记 法理学初阶.doc
大一法理学重点归纳.doc
法理学-重点知识归纳.doc
法理学重点问题解读.doc
法理学考试重点整理.doc
《法理学》考试章节重点.doc
法理学经典案例分析.doc
法理学重点整理.doc
法理学重点归纳.doc
法理学复习重点.doc
法理学考试重点.doc
法理学经典书单.doc
法理学重点内容.doc
法理学笔记(重点).doc
法理学重点.doc
法理学重点经典版.doc
标签 > 法理学重点经典版[编号:235026]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