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计算机系统构成1.3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人类追求的计算工具,古代:手工方式。代表:算筹和算盘,17-19世纪:机械方式,采用齿轮传动。代表:加法机,乘法器,差分机和分析机,1642 加法器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1822 差分机,183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技术Tag内容描述:
1、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计算机系统构成1.3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人类追求的计算工具,古代:手工方式。代表:算筹和算盘,17-19世纪:机械方式,采用齿轮传动。代表:加法机,乘法器,差分机和分析机,1642 加法器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1822 差分机,1833 分析机,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祖冲之就是借助它算出圆周率的哦,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的,沿用至今,可与四大发明并列哦,1673 乘法器它的复制品作为礼物送给康熙皇帝,人类追求的计算工具,MARK I,ENIAC,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控制计算机。代表,马克系列,194。
2、第一章 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述,1.1 概述在工程设计与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系统”,其是客观实际中实体与实体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如果想定量的研究系统的行为,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1.2 工程问题的解决,解题五部曲 简要的叙述问题 描述输入/输出的资讯 利用简易数据将问题进行演算 系统实验研究 实际测试,工程问题的实验研究:解析法: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计算,是一种纯理论意义的方法。特点:基本上是纯数学解析问题,在工程实际中,由于受到理论的不完善性以及事。
3、计算机控制技术,宁波大学信息学院 2010,评分: 实验:20% ,理论:80%(平时:50% , 期末:50%),学分:3.5 学位课,选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硬件配置、控制算法、软件设计和系统设计应用等内容。通过学习能掌握正确选择与设计测控系统的主要组件,掌握DDC控制系统及其它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软硬件设计方法。,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介绍:,1、教材:刘士荣,计算机控制系统,机械工 业出版社,2、何克忠,计算机控制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3、曹承志。
4、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东北大学信息学院 郝培锋,第一章 一、实例 二、系统及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四、计算机仿真中的系统建模 五、计算机仿真的定义,1.1 实例1,在某浴池的供水系统中用烧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和一定温度的冷水混合配成适当温度的洗浴用水。 问题是如何设计这种冷、热水配比的方案,才能使水罐中流出的水的温度达到满意的程度,并能事先模拟装置运行的效果,有效控制冷热水供应量。研究过程采取了一些步骤。,1. 分析过程,进行项目内容详细的了解,主要是对研究课题进行问题的提取,即找出问题的条件、课题的目的、解。
5、第一章 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趋势: IT技术广泛而深入进入社会经济领域及个人生活 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以宽带应用为代表的网上购物、在线商务、远程即时通讯、视频应用也日益发展 以OFFICE软件为代表的商业办公软件正在成为工作的必备手段 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的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第一章 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它是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一次革命,已经发展成为通过Internet实现商品的交易。
6、微型计算机和 微处理器的发展,计算机发展概况,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VLSI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处理器的诞生与发展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Intel公司,Intel公司成立于1968年。创始人: 格鲁夫(左)诺依斯(中)摩尔(右)是微电子业界的梦幻组合,摩尔定律,摩尔预言,晶体管的密度每过18个月就会翻一番,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第一代微处理器 (4位机和低档8位机),Intel 4004 1971年1月,Intel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片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微处理器。
7、单片微机原理 (1)电子实验中心,课程内容,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围绕MCS-51系列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汇编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系统总线扩展技术,单片机定时计数、中断、串口通信,初步掌握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及单片机的简单应用。 学生能力与本门课程的关系,目 录,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第4章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 第5章 MCS-51的I/O接口及应用 第6章 单片机中断系统及应用 第7章 单片机定时系统及应用 第9章 MCS-51系统的串行接口 第10章 MCS-51的系统总线与资源扩展 第1。
8、讲授: 李泉溪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当我们连续唱C调的5(sol)持续三秒钟时,我们的声带共振动几次?,3,对计算机认识的几个层面,基本认识层会开机,会键盘基本操作,会上网浏览。,基本安装层硬件安装:能进行计算机主机箱散件组装(主板、内存条、硬 盘、光驱和计 算机电源等的连接等)。软件安装:会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联网设置 等。,高级研究层1.计算机底层的硬件和软件研究:如键盘和主机的连接及信息传递的研究;2.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储存、传递、运算和输出的研究;3.计算机互联网的通信及通信协。
9、1,唐彦, 张晔,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tangyanhhu.edu.cn,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考核,作业(2次) 15% 课程设计(1次)15%考勤(随机4次)10% 期末考试 60%,2,3,微型计算机 基础概论,第一章,4,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5,1.2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编码, 1.2.1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 十六进制,十进制数:以十为底,逢十进一。共有 09十个数字符号。用D表示.,例 (3256.87)10,6,1.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BCD码: 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十进制数,称为二-十进制码,简称BCD码。BCD码(Binary Coded Decimal) (1) 8421 BCD码用4位二进制编。
1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朱定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微型计算机原理,姚燕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邹逢兴,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3.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 刘乐善,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绪 论,课程简介:微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主要涉及Intel系列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以及接口技术,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基于Intel系列微处理器的电子、通信和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和接口技术以及芯片开发的入门课程。,主要内容,汇编语言: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 微机原理: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原理,中断。
11、微型计算机原理主讲:贾清泉,开设的基本目的: 计算机工作原理是电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知识对后续课程、日常生活和工作、毕业设计和硕博课题等各个方面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学习目标: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实现机理、工作原理;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初步方法和调试过程;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整体概念,具备利用微机进行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课程特点:抽象、难理解、乏味!虽然对象是具体的。 课时安排:共48学时,授课40学时,上机实验8学时。 要求:加强理解,把相关知识具体化而不要抽象化。
12、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本章学习目标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1、1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计算机按体积、性能、价格分为: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微型机的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 可靠性高、结构灵活应用面广,1971年,美国Intel公司研究并制造了I4004微处理器芯片。该芯片能同时处理4位二进制数,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 1 MHz,执指时间20s。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以它为核心组成的MCS-4计算机,标志了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1972年,美国Intel公司制造了8080/。
13、第一章 绪论,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研究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的一门专业课程。,第一章 绪论,主要学习内容:计算机控制的概念、组成、分类、特点及应用I/O接口和I/O通道用离散化方法分析、设计并改进PID数字控制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举例,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测量元件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 校正元件(补偿元件),常用的控制系统闭环负反馈系统开环系统,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对象,测量单元,变送单元,给定值,被控参数,控制器,执行机构,被。
14、微型计算机基础微型计算机发展自从 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发展历程。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器件的采用,使得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组成的中央处理器(CPU) 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芯片,并使得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成为现实。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几乎每隔二、三年就推出一代新的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得到了迅。
15、主讲教师:高远,微型计算机原理,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1.1 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码制 1.1.1 计算机中的数制 1、 数的位置表示法 设待表示的数为N则式中 X 为基数ai 为系数(0aiXl)m 为小数位数n 为整数位数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数?,例1-1 (1) 二进制数10011.11B=124023022121 12012-112-2=19.75 (2) 八进制数7345.6Q=783382481580 68-1=3813.75 (3) 十六进制4AC6H=41631016212161 6160 =19142,2、 数制之间的转换 (1)任意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对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以及任意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可采用表达式(1.1)展开求和实。
16、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 绪论一、计算机的应用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二、学习方法微机原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课,它与其它的课不同,许多东西都是前人规定好的,不是推导出来的,所以要求学生1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学习。2认真理解和记忆每一个概念及其一些芯片的工作原理。3认真做作业,通过做作业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多看一些参考书,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三、参考书1 戴梅萼: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清华大学出版2吴秀清: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7、- 1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导论回 顾: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与软件)、结构、发展历程、分类及其功能实质。本讲重点:微处理器及微机系统的发展历程,微机系统与一般意义上的计算机系统的联系与差别,强调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具有独特结构的计算机系统,由此决定了微机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其特点。讲授内容:1.2 微机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过程回 顾: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特别是集成电路技术与微型计算机及微机系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讲重点:微型计算机及微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三总线结。
1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讲:洪永强教授,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1.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 1.3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基础,1.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1.1.1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特点 1.1.2 微处理器 1.1.3 内存储器 1.1.4 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接口 1.1.5 总线,返 回,微型计算机结构框图,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19、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1.1 关于微型计算机的简单介绍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总线结构,1.1 关于微型计算机的简单介绍,1.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1.1.2 微处理器发展简况 1.1.3 微型计算机分类概述,1.1.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由五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