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急患”扁桃体发炎”猝死火车车厢 “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想死。”,你对这个事件感到遗憾吗?,案例导入,11时多,列车广播5号车厢一位乘客 “ 扁桃体发炎”;12时30分,该乘客呼吸困难脸色苍白;13时36分,该乘客跑到7号车厢求救;14时05分,该乘客在7号车厢死亡。,他用最后的力气说“我不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Tag内容描述:
1、曾说过:“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家里失火,也不是马路上的罪犯,而是不能在生死攸关的几分钟内得到急救医疗。
”,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山体滑坡) 事故灾害(生产、生活中的意外、交通事故) 公共卫生事件(ASRS、甲流) 社会安全事件(投毒、爆炸)每年:死亡20万人伤残200万人 经济损失6000亿人民币,现代文明社会在经济发达、 物资丰富的同时, 也伴生了:,突发危急重症增加 意外伤害事件增加 灾害事故增加,人类将怎样应对这些?!,能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的 力量是一件多么庄严和崇高的事! 皮特.沙法(心肺复苏泰斗.创始人),个体的生命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不堪一击,但当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并充分应用现代化科技而存在,就会变得强大。
急救先锋 李宗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急危重症护理学,授 课 教 师: 袁 娟 教 学 对 象 : 2012级护理本科,目 录,第一单元 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第二单元 急诊护理,第三单元 危重症护理,第四单元 常用救护技术,概述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I。
2、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下降到2%,这充分说明了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伤病员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急危重症护理事业也经历了从简单到逐步完善形成新学科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各医院也先后建立了急诊科和ICU,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危重症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此后,国家教育部将急危重症护理学确定为护理学科的必修课程,中华护理学会及护理教育中心每年举办急救护理学习班,为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及急危重症护理教育培训人才,特别是急危重症理论着眼于人的整体生理、心理、病理、社会、精神要求,将现代急危重症护理观、急危重症护理技术由医院内延伸到现场、扩展到社会,更是一大进步。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1. 院前急救 2.急救科抢救 3.危重病(症)救护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5.急危重症护理的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急救医疗服务体系,1、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 2、现场救护 3、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 4、高水平的医院急救服务和强化治疗,第二章 院外急救,第一节 院外急救概念,院外急救的概念,在医。
3、学的起源与发展,起源:19世纪南丁格尔(F. Nightingale)年代,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的发展历程: 美国是急救护理学的发源地。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2、1963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医院急诊科首次运用分诊技术。
3、1973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4、1983年,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设立危重症医学专业。
5、1983年之后,急危重症护理迅速发展,变得国际化、标准化。
,现代的急救中心,2,120急救中心调度大厅,2,ICU常用机器:心电示波、电除颤器、人工呼吸机、血透机,ICU:现代仪器的集中地,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20世纪50年代,在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
2)20世纪80年代:各医院建立急救中心。
1981年,卫生部颁发文件要求各城市根据条件加强急救工作。
1981年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创刊。
1983年,卫生部颁布“城市医院急诊科建设方案”。
1986年全国统一呼救电话为:12 3)目前,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急救网络已经逐步形成。
2014年2月1日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颁布。
4、 19世纪南丁格尔( F. Nightingale)年代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的发展历程: 美国是急救护理学的发源地。
1、 20世纪 50年代至 60年代初,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2、 1963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医院急诊科首次运用分诊技术。
3、 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4、 1983年,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设立危重症医学专业。
5、 1983年之后,急危重症护理迅速发展,变得国际化、标准化。
现代的急救中心 2 120急救中心调度大厅 2 ICU常用机器:心电示波、电除颤器、人工呼吸机、血透机 ICU:现代仪器的集中地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 1) 20世纪 50年代,在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
2) 20世纪 80年代:各医院建立急救中心。
1980年 10月,卫生部颁发文件要求各城市根据条件加强急救工作。
1981年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创刊。
1983年,卫生部颁布“城市医院急诊科建设方案”。
1986年全国统一呼救电话为:12 3)目前,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急救网络已经逐步形成。
2014年 2月 1日。
5、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救护理意义?,突发事件,地震,9 11事件,恐怖袭击,永不落幕的交通事故,一切无法预料,2005.8.18高秀敏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让人痛惜,西方一位急救专家Vogt说过,对一个公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家里失火、也不是马路上的犯罪,而是不能在生死攸关的几分钟内得到医疗救护。
,急救工作是前哨。
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预防水平,一个国家的整体状况。
,教学理念和目标:急救理念、急救意识急救精神、急救素质,Life first, for the first time 一念之差,一技之差,与一命相系,教材、学时及考核方法,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张波 桂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学时:28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8学时)授课:理论+实训室操练+急诊科见习考核:终结性评价,理论80%,操作20%,第一章 概述,1.了解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2.了解急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3.熟悉部分小知识点,教学目标,第一节 急危重症护理学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危重症护士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