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 微尺度 ppt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过程 习 题,启动柴油机用的空气瓶, 体积V=0.3m3, 装有p1=8MPa,Tl=303K 的压缩空气。启动后, 瓶中空气压力降低为p2=4.6MPa, 这时T2=303K。求用去空气的量 (mol) 及相当的质量 (kg)。,2. 某

传热学 微尺度 pptTag内容描述:

1、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过程 习 题,启动柴油机用的空气瓶, 体积V=0.3m3, 装有p1=8MPa,Tl=303K 的压缩空气。启动后, 瓶中空气压力降低为p2=4.6MPa, 这时T2=303K。求用去空气的量 (mol) 及相当的质量 (kg)。,2. 某活塞式压气机向容积为9.5m3的储气箱中充入空气。压气机每分钟从压力为p0=750mmHg,温度为t0=15的大气中吸入0.2m3的空气。若充气前储气箱压力表读数为0.5 bar, 温度为t1=17。问经过多少分钟后压气机才能使储气箱内气体的压力提高到p2=7bar,温度升为t2=50。,3. 某电厂有三台锅炉合用一个烟囱。

2、传 热 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林贵平 010-82317533(o), 18611699898 gplinbuaa.edu.cn 新主楼C座812,(Heat Transfer),参 考 书,教材: 传热学 杨世铭、陶文铨编著,第四版 传热学 戴锅生,第二版 Heat Transfer (2nd Edition), by Anthony F. MillsHeat Transfer , by J.P.HolmanFundamentals of Heat Transfer, by F. P. Incropera, D.P. DeWitt A heat transfer textbook, John H. LienHard, MIT 传热学教材。,考核方式,期末考试(笔试):60% 实验(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20% 小论文(分组讨论、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展示):10% 作。

3、微尺度流动与换热,1 微尺度流动与换热的一般概念,图1 多尺度的客观世界,大千世界的物体尺度变化跨三十余个数量级,近10余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微型化。,爱因斯坦曾经预言: “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 ;,1959,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 弗曼在美国西海岸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经典论文“There is plenty of room at bottom”,首次提出纳米技术的预言。,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问世,其后 开发出尺寸为50500mm的齿轮、齿轮泵、气动涡 轮及联结件等微机械 (里程碑 )。1989年,在美。

4、微米/纳米尺度传热学,第四章 微米/纳米尺度传热学 中的基本分析方法,第四章 微米/纳米尺度传热学 中的基本分析方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导言,二、Boltzmann输运理论,三、分子动力学理论,四、计算流体流动问题的直接Monte-Carlo模 拟方法,五、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一、导言,微米/纳米尺度传热问题本身的微观特点使得传统分析方法受到极大挑战,此时建立在宏观经验上的唯象模型不再十分有效。虽然在某些问题上,对二些传统流体力学、传热学理论及其相应的基本方程和界面条件作适度修正后,也可达到分析某些微系统传热问题的目的,但这种应。

5、微米/纳米尺度传热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 、导言,二、一些典型微热器件及其相应的热现象,三、微器件中传热问题的尺寸效应,四、微尺度传热学中的一些分析方法,五、微尺度传热学的一些研究进展,六、小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导言,自然界各种物体的尺寸可以归纳为图1.1。,图1.1 自然界各种物体的尺寸,一、导言,以往研究得最多的是人类感官所能触及的对象,近几年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朝微型化迈进,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那些发生在小尺度或快速过程中的现象及其相应器件上。其中微电子机械系。

【传热学 微尺度 ppt】相关PPT文档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第3章 习题PPT.ppt
传热学-第一章ppt.ppt
传热学-微尺度流动与换热.ppt
传热学 微尺度 ppt.ppt
传热学 微尺度ppt.ppt
标签 > 传热学 微尺度 ppt[编号:228530]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