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院士针灸临床常用 30 个腧穴配方百会:配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配风池后头痛,巅顶痛即血管性头痛。配关元、三阴交子宫脱垂(阴挺)。配灸百会一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加二间效更佳。上星:配上星透百会,头维透角孙、四白血管性痴呆。配攒竹、肝俞球结膜炎。配头维、四白帕金森氏病。配风池鼻出血(
艾灸常用腧穴Tag内容描述:
1、石学敏院士针灸临床常用 30 个腧穴配方百会:配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配风池后头痛,巅顶痛即血管性头痛。配关元、三阴交子宫脱垂(阴挺)。配灸百会一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加二间效更佳。上星:配上星透百会,头维透角孙、四白血管性痴呆。配攒竹、肝俞球结膜炎。配头维、四白帕金森氏病。配风池鼻出血(倒经)、(血管硬化的鼻出血)。人中:配内关、三阴交、委中、极泉、尺泽中风或中风后遗症。配内关、气舍中枢性呼衰。配内庭、天突膈肌痉挛。配内关各种痛症止痛。配内关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休克。配足三里、人迎可调高血压。
2、1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著者:陈日新来源:http:/tuiguangai.blog.163.com/1.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 ;2. 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 95%的出现率) ,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
3、特效腹针 治百病(二)-腹针常用的腧穴特效腹针治百病(二)-腹针常用的腧穴标签: 人体 腧穴 解剖 静脉 主治 分类: 针灸2010-08-31 11:35腹针常用的腧穴腧穴概述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 与“输”意思相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 即孔穴的意思,俗称穴位。人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一经脉一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腧穴是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积累起来。随着对腧穴主治性能知识的积累,古代医家。
4、百会:配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配风池后头痛,巅顶痛即血管性头痛。配关元、三阴交子宫脱垂(阴挺) 。配灸百会一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加二间效更佳。上星:配上星透百会,头维透角孙、四白血管性痴呆。配攒竹、肝俞球结膜炎。配头维、四白帕金森氏病。配风池鼻出血(倒经) 、 (血管硬化的鼻出血) 。人中:配内关、三阴交、委中、极泉、尺泽中风或中风后遗症。配内关、气舍中枢性呼衰。配内庭、天突膈肌痉挛。配内关各种痛症止痛。配内关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休克。配足三里、人迎可调高血压,低血压,既能降血压,又能升血压。
5、石学敏院士针灸临床常用 30 个腧穴.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 ,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资料石学敏院士针灸临床常用 30 个腧穴配方本文将石学敏院士临床常用 30 个腧穴进行总结,分别列举腧穴的常用配方及主治,为临床广大针灸工作者提供参考。百会:配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配风池后头痛,巅顶痛即血管性头痛。配关元、三阴交子宫脱垂(阴挺) 。配灸百会一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加二间效更佳。上星:配上星透百会,头维透角孙、四白血管性痴呆。配攒竹、肝俞球结膜炎。配头维、四白。
6、艾灸常用保健穴:灸“气海”增强男性性功能 正文 我来说两句(36 人参与)2013 年 01 月 25 日 05:14来源: 今晚网-中国技术市场报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保存到博客艾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神阙(脐中)取穴:在脐窝正中。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鹊心书提到“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明代针灸集成也记述一老者,“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
7、艾灸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导读:利用艾火长期温灸五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下面就详细介绍艾灸最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神阙、中脘。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
8、针灸临床常用 30 个腧穴配方石学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摘要:本文将石学敏院士临床常用 30 个腧穴进行总结,分别列举腧穴的常用配方及主治,为临床广大针灸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腧穴; 配方 ; 主治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笔者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对临床常用的 30 个腧穴集中地进行临床研究,对每个疾病的治疗效果,经几百例、几千例,有的病种上万病例进行临床观察,这对于针灸学治疗疾病的规范是有意义的。对规范腧穴的主治及有效配方是一个贡献,分述如下:百会:配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配风池后头。
9、百会:配四神聪神经衰弱,尤其失眠症。配风池后头痛,巅顶痛即血管性头痛。配关元、三阴交子宫脱垂(阴挺)。配灸百会一穴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加二间效更佳。上星:配上星透百会,头维透角孙、四白血管性痴呆。配攒竹、肝俞球结膜炎。配头维、四白帕金森氏病。配风池鼻出血(倒经)、(血管硬化的鼻出血)。人中:配内关、三阴交、委中、极泉、尺泽中风或中风后遗症。配内关、气舍中枢性呼衰。配内庭、天突膈肌痉挛。配内关各种痛症止痛。配内关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休克。配足三里、人迎可调高血压,低血压,既能降血压,又能升血压。关。
10、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著者:陈日新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 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 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 95%的 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
11、常用背腧穴简单取穴腰阳关:俯卧,先摸及两胯骨最高点,平这两个最高点的脊椎即第四腰椎其棘下凹陷处即是本穴。命门:直立,由肚脐中作线环绕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至阳:俯卧垂臂,平两肩胛骨的下端水平线的脊椎为第七胸椎,其棘突下凹陷处即是本穴。大椎:坐位低头,项后上背部脊柱最上方突起之椎骨(第七颈椎),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特点是突起椎骨用手按住时能感觉到随颈部左右摇头而活动者即是第七颈椎。百会:将两耳廓向前对折,由两个耳尖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肺俞:由大椎穴(参考。
12、灸疗最常用的几个穴位其他常用配穴【百会】:慢性病患者的体质多为下寒上热,下虚上实,卒灸百会等头部穴,某些患者可出现头晕,口干,耳鸣等反应,且必觉头脑轻松,灸量 20-25 分钟。【风池】:偏头面痛,用于降高血压较好,治严重的眩晕宜配悬钟灸量 20-25 分钟。【曲骨】:治各种妇科病,如子宫下垂,子宫肿瘤等,宜治尿频,灸量 30-60 分钟。【神阙】:使脑溢血昏迷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复苏,须长时间灸此穴。慢性病,不论何症,多宜灸此,治急证宜效,以其助护元气尔。灸量 30-60 分钟。脑溢血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可灸至苏醒止。【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