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2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阐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二)技能目标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色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二、教学
3.4 绿色植物是有机的生产者 复习教案 1Tag内容描述:
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2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阐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二)技能目标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色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尝试独立设计探究实验。三、教学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四、教学准备教学演示资料:教师自制 PPT,网上下载的相关视频。实验材料用具:黑暗处理一昼夜的天。
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年级 七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课题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授课类型 新课课标依据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3.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4.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5.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6.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知识与技能(1)概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 (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尝试设计探究实验检验绿叶在光下。
3、1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解释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2、 说出光合作用的本质3、 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4、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5、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6、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二、目标制定的依据(一)学生状态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如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知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光合作用也有所了解 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知识,如设置。
4、 第 2 节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学习目标:1、说出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知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3、关注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学习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说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学习难点: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课堂导学:1、 阅读课本 P60和 P61无土栽培: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 和 配制成植物培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无土栽培。 培养液和土壤中的溶液主要成分是相似的,它们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2、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1)阅读课本 P61方法 1:。
5、 第 1 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绿色植物认识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淀粉。2、知道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进一步认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及对生物圈的意义。学习重点: 1、明确了解在探究过程中的实验变量是光。并了解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有光这个条件2、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量的变化3、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学习难点: 1、 实验前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把植物放在光下的原因;滴加碘液的目的。2、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及对。
6、第五章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的影响)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兰色,未遮光处变兰色)()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 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理: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此外还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来源:学优中考网 xy。
7、学优中考网 www.xyzkw.com第 5 章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一、选择题1.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2.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 4Kg。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叶片 B树皮 C花瓣 D。
8、第五章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的影响)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兰色,未遮光处变兰色)()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理: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此外还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制定计划:选取植物(。
9、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3)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4)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2能力目标(1)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2)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了解科技对人类的贡献。教学重点 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探究实验设计。教学难点 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课时安排: 2 课时课前准备:盆栽银边天。
10、第五章 第 2 节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共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细胞吸水的实验。2理解细胞吸水的原理和根对水分的吸收。3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4介绍合理灌溉。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生物科学价值观。教学重点:细胞吸水的原理。教学难点:用细胞吸水原理解释根对水分的吸收。教学准备:萝卜(一半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两个一样大小的萝卜) 、轻度萎蔫的白菜(另一半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一株白菜) 、浓盐水、清。
11、第 4 章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一、选择题1.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 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2.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 4Kg。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叶片 B树皮 C花瓣 D根尖4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
12、第四章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复习学案基础知识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步骤:黑暗处一昼夜(除去原有的淀粉)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加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隔水加热的目的是酒精是易燃品,加热容易发生危险)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蓝,未遮光处变蓝) ()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2、恩吉尔曼实验:材料:水绵;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提出问题:只有绿叶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
13、第四章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知识梳理】一、光合作用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暗处 理(去除原淀粉的影响)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兰色,未遮光处变兰色)()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 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理: 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此外还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 等)来源:学科网 Z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