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帆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上面是金黄
2017年全新教程高考语文总复习同步测试第3单元综合检测Tag内容描述:
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帆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上面是金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1阅读全诗,你觉得“帆”在远方寻求什么?把什么遗弃在故乡?答:_答案:(1)寻求自由,追逐理想。(2)把懦弱和平庸遗弃在故乡。2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
2、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单就玩意儿而论, “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 “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 “有目”是反过来说, “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
3、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1与“得天下有道。
4、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豹在巴黎植物园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1诗人写关在铁栏里的豹,为什么要选择从豹的眼神入手?答:_答案:眼睛是动物内心世界的窗户,诗歌抓住豹的眼神进行细致描写可以深入地刻画出豹的内心世界。2下列。
5、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 aeromantic 一个英文字。
6、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7、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迷娘曲你可知道那地方,柠檬花儿盛开,/香橙在绿阴深处闪着金光,/ 从蓝天吹来和煦的微风,/ 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 /你可知道那地方?/走呵!走呵!/亲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屋顶下排列着圆柱,/厅堂辉煌,房间宽敞明亮,/ 大理石像凝视着我:/可怜的姑娘,你有什么忧伤? /你可知道那地方? /走呵!走呵!/我的保护人,我愿随你前往。1所选诗歌第二节写了哪些意象?答:_答案:房子、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房间以及大理石像。2 “桃金娘” “月桂”象征了什么。
8、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对于古瓷器,我怀有一种女性似的偏爱。每访问一个高贵人家,我首先要看他们的瓷器柜,然后再看他们的藏画。对于这种偏好的次序,我也说不出个道理来,只能说人们各有所好,但因年深日久,也就记不清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了。什么时候别人第一次带我去看戏、第一次去看展览,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是,那些瓶瓶罐罐盘子碟子等瓷器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到我这想象世界中来的呢,我可就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了。我最初见到一只瓷茶杯,看见上边那些样子奇奇怪怪、有男有女的小人儿,就觉得有点儿喜欢( 。
9、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三年前,我遇见神经过敏的俄国的 E 君,有一天他忽然发愁道,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奇妙的药品,将这注射在谁的身上,则这人即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了?那时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一齐发愁的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么?不是“治于人者食( 去声 )人,治人者食于人”么?可惜理论虽已卓然,而终于没有发明十全的。
10、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令人恐怖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声,或许还好受些。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处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
1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也许鲁滨孙漂流记是一个恰切的例证。它是一部杰作,它之所以是杰作,主要是因为作者从始至终坚持他自己的透视法。为此,他处处使我们受挫,受嘲弄。让我们大体上看看本书的主题,把它和我们的先入之见加以比较。我们知道,这是写一个人在经历了多次危险和冒险之后,孤身一人被弃于一个荒岛的故事。仅仅这一暗示危险,孤独,荒岛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向往,期待着在世界边缘一个遥远的地方;日出和日落;一个同人类隔绝的人,孤独地思考着社会的本质和人们的奇风异俗。在翻开本书之前,也许我们就已经。
12、(说明:本试卷共 18 小题,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环境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
13、单元综合检测 (一)(说明:本试卷共 18 小题,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写作个性化不等于私人化有些作家我们不需要看作品上的署名就能够分辨出来,有些作家的作品一旦被提起就会在阅读者脑海中形成一连串印象鲜明的画面甚至声音。曹雪芹、蒲松龄、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赵树理当这些名字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他们笔下的人物、故事、生活情态甚至自然风光。我们之所以能分得清楚这些作家之间的差异,。
14、单元综合检测 (二)(说明:本试卷共 18 小题,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我们说陶渊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甚至在世界诗化哲学中也应占据一席之地,这倒不是说他撰写了多少哲学著作,而是因为他的诗文中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梁启超认定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可以拿两个字概括,即“自然” 。他在民国十二年出版的陶渊明一书中,曾在一段话中接连用了七个“自然” ,表达他对陶渊明“自然精神”不容置疑的肯定。。
15、 (说明:本试卷共 18 小题,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品读科学之美丽(节选)詹克明科学是美丽的一书,作者不仅能够对这些艰深问题用浅近通达的文字表述,还能不失其科学内容的准确性,这点是很难得的。如今,面对高度分化、无比艰深、无比庞杂的科学分支,任何一个通才的知识掌握恐怕都难以应付。沈致远先生并非理科出身,又长期在工业界供职,其学识竟是如此渊博,何以如此?我体会,首先在于他对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始终保持浓厚的兴。
16、 (说明:本试卷共 18 小题,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 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