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之五行与五脏 六腑关系,赵绍光 2016-3-15,什么是五行呢?,五行学说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10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Tag内容描述:
1、中医基础之五行与五脏 六腑关系,赵绍光 2016-3-15,什么是五行呢?,五行学说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相生相克,五脏六腑五行图,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
2、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20 人评价)|4001 人阅读|20 次下载 作者: 10 护理 2 班 :马乐 毛雨晴 张亚丽 刘丹 脏腑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则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表,故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居于下属阴:其中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心之阴阳 心具有主血脉和藏神志的作用,在人体中发挥。
3、 五 脏肝 将军之官将军的性格需要有冲劲。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于春天,象征着一股阳气向上冲破阴气的束缚, 这就是肝的性格。肝能使气机畅通,表现 在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等方面。心 君主之官心像君主一样主宰着人体的血脉运行,四肢百骸的营养都依赖心脏所泵出的血液供应。另外,心还统摄着人的精神、意 识和思维活动,它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脾 谏议之官就是向君主反映问题的“谏官” 。脾在身体的中央,负责机体的运化,布散精气。人体哪里出现问题,脾就会把信息传递出去。另外,脾秉性缓和、中正,不偏不倚,。
4、1,脏 腑 (识记) (P57),2,概 述,脏象, 古作“藏象” 藏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内脏。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 象 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3,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4,三、脏腑的分类,五脏:肝、心、脾、肺、肾 “藏精气”, “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传化物”, “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脑、髓、。
5、,中医脏象学说五脏六腑,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中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象学说。脏象二字的“脏”(通藏字),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以我们通过研究观察人体外在现象、征象,就可以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内经所说的“有居内,必形于外”的道理。,一、脏象学说的内容,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2、构。
6、1,脏 腑 (识记) (P57),2,概 述,脏象, 古作“藏象” 藏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内脏。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 象 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3,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4,三、脏腑的分类,五脏:肝、心、脾、肺、肾 “藏精气”, “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传化物”, “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脑、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