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和地球仪,(一) 经线,1 概念,三、经线和经度,2 特点,(1) 指示南北,(2) 长度相等,(3) 半圆,(4) 相交在两极。,(二) 经度,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各180。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二为一,称为180。经线,相对的一组经线圈,度数和为180
1.地球和地球仪Tag内容描述:
1、第二章 :地球和地球仪,(一) 经线,1 概念,三、经线和经度,2 特点,(1) 指示南北,(2) 长度相等,(3) 半圆,(4) 相交在两极。,(二) 经度,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各180。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二为一,称为180。经线,相对的一组经线圈,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三)重要经线,(1) 0。经线:本初子午线,(2) 180。经线,(3) 20。W和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从 20。W向东到160。E 为东半球,从 20。W向西到160。E 为西半球,东半球,西半球,180o,1、东西经: 度数朝东逐渐增大是东经;度数朝西逐渐增大是西。
2、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球体,观察一下,一、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古代人为什么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此说法正确吗?,进一步认识,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因此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伟大的实践-麦哲伦的环球。
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 方形? 椭圆形?圆形? 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球体,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上有许多地球实际并不存在的重要的点和线。,纬线,经线,地轴,北极,南极,纬线和经线,在地球仪上能划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地球表面实际上并没有经线和纬线。,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
4、温故而知新 看谁记得快又准,1、地球的形状是 。 2、地球的最大周长为 ,平均半径为 。 3、经线、纬线的特点:,纬线、纬度及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线、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划分,小东大西,东、西半球的经度范围,经纬网及其应用,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准确位置,A点的经纬度位置:; B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D点的经纬度;,60E , 40N,经纬网及其应用,A点的经纬度:; B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D点的经纬度;,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1、写出ABC三点的经纬度。 2、B点在A点的 方向上。,A,B,C,B点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东半球还是西半球?,思考讨论,。
5、地 球,一、纬线和经线,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经线(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二、经度和纬度,经度的度量 起始点: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东经(E)0180 向西:西经(W)0180 (注:东经180和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最大度数180,北 纬,N,南 纬,S,纬线的划分,0o,15oN,30oN,45oN,60oN,90oN,60oS,45oS,30oS,15oS,90oS,75oN,75oN,S,N,W,E,15o,15o,60o,45o,30o,30o,45o,60o,0o,本初子午线,东半球,西半球,30,N,20 ,10 ,N,练习:纬度的判读1,N,10,S,20 ,30 ,S,S。
6、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一、相关材料,二、复习目标,1、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2、地图册P12页,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基本概念)地球仪、地轴、两极、赤道、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3、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4、(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三、知识结构,三、知识结构,地球,地球仪,形状,大小,地轴,两极,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经纬网及其意义,地 球 和 地 球 仪,概念 特点 重要纬线,概念 划分,(纬5经4),(3数据:地图册P1),概念,两极稍。
7、地球和地图,天 圆 地 方,古代人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此说法正确吗?,地球的确证形状-地球卫星照片,北极,南极,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小)。,一、地球和地球仪,2、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思考:地球仪与地球有何不同?,(1)地轴: (2)两极: (3)经纬网,北极:。
8、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节 知识目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的用处. 经线,纬线. 经纬网定位。,一、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古代人为什么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此说法正确吗?,进一步认识,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因此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想一想:哪些现象会让当时的人们觉得大地不是直觉的那样平?,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提供现象1 -海边。
9、,湘教版选修,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 球 的 形 状 和 大 小,盖天说,浑天说,海船远去时,先看不见船身,最后看不见船桅杆。,一、地 球 的 形 状 和 大 小,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一、地 球 的 形 状 和 大 小,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一、地 球 的 形 状 和 大 小,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球航行。,一、地 球 的 形 状 和 大 小,卫 星 图 片,一、地 球 的 形 状 和 大 小,2.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实心椭。
10、地球和地球仪 经纬网的复习,考点复习,知识归纳,评价园地,考纲要求,考试大纲 1地球的和形状和大小。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懂得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和经纬网定位 (1)理解经纬线的概念、几条特殊的经线和纬线及其意义。 (2)能在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 (3)能够利用经纬网的地图找到与给出的经纬度对应的地点。 (4)利用经纬度判断地球仪上任意两点的方向。,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 轴,北 极,南 极,(恒指向北。
11、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半径,极半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天圆地方2、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4、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个球体,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3.站的高看的远,4.麦哲伦环球航行,5.地球卫星照片,1.远方驶来的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区别经、纬线的特点,除极点外都是圆,半圆,。
12、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节 知识目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的用处. 经线和纬线. 经纬网定位。,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观察右图,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猜想 天圆地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逻辑推理,太 阳,月亮,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个球体。,实践证明,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亲眼目睹,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 是个球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3、,6378,地球的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的不规则的球体.,6357,2R=23.146371千米=40009千米4万千米,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在地球仪上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1._2._3._4._,地轴,北极,南极,赤道和纬线,1、纬线的形状,2、纬线是否等长,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圆形,不等长,东西 方向,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 (0度),40度,北纬40度,北极,南极,纬度,(北纬90度),(南纬90度),地心,40度,南纬40度,北半球,南半球,A,B,南北半球的划分,0,150S,150N,北纬150,南纬150,低纬度、。
14、想一想:,假想你正在乘坐铁达尼克航海环球旅行,此时这艘船却触礁,你该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位置?,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经线和经度的探究,思考:如何划分东西半球?,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对经线和经度作探究,(1)(2)(3)(4)(5),不同的经线相比较,它们的长度都相同,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地球仪表面被划分为360,东经与西经是以0经线为起点划分的,东半球和西半球是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纬线和纬度的探究,对纬线和纬度作探究,(1)(2)(3)(4)(5),不同的纬线相比较,它们的长度不相同,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
15、地球和地球仪 王口镇中学 一 地球的形状一个赤道略鼓 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二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Km赤道周长 40000Km 地球的基本知识 一 组成要素1 地心 地球的球心2 南北极点 地轴与地球的两个交点3 纬线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赤道 在地球仪上 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圈 4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 也叫子午线 地球仪 二 经纬度本初子午线 过格林尼治天文台。
16、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确证形状-地球卫星照片,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北极,南极,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仪(globe):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地球的模型。,地 轴地球的旋转轴北极两极 南极,三、。
17、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观察右图,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球体,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小时,桅杆后消失。,2.发生月偏食的原因,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是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模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1.站的高 看的远,2.麦哲伦航线,3.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的拍摄。
18、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交城中学,一、地球,地球大小和形状,极半径 6357 赤道半径 6378,赤道周长4 万千米,地球大圆长4 万千米,结论:,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仪,(1)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与赤道平行),(2)纬线特点 :,a. 都是圆 b. 长度不等(最长是赤道),三、经度和纬度,(3)纬度:,a. 赤道 0,北纬 “N”,南纬 “S”,b. 低纬 0 30中纬 30 60高纬 60 90,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也是地球 上最长的纬线,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小。
19、地球知识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一、描述地球大小、形状常用数据,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6356.8千米6378.1千米,地球形状:,地球并非正球体,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6371千米 4万千米(赤道上经度差1,距离差约111km),大小,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极点看北逆南顺,地球仪,地轴: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两端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正对北极星的为北极,另一点为南极。赤道: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注意:北极星所在方位即正北方,并且只能在北半球观察到。 北极星的高度即当地的地理纬度。,1.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