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案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
1.3本章复习与测试同步素材10人教新课标九年级政治全册Tag内容描述:
1、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教案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觉察自己面对学习压力的各种反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
2、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知识结构一、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1、 给未来插上翅膀【活动一】概述自己的理想(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的方面)学业:我希望能考取省级示范高中,为跨入名牌大学打好基础。事业:我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世界 500”强的一名老总。家庭: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休闲:希望长大以后,能经常到健身房去健身或打保玲球等活动。自我成长: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生?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
3、关于说课及评价方案各项评价指标的涵义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涵义是: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涵义是: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大纲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重点。
4、解析 选择希望人生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一、本课设计意图1.本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学习压力给人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今天的青少年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引言理想高于现实却源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努力。青春的心灵,需要知识的营养去滋润,终身学习将为人生增光添彩;青春的辉煌,需要理想去激。
5、课 题 1.1.2 不言代价与回报 课 型 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知识技能1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同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2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3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过程方法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比较承担责任的代价与意义,自觉承担责任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尊敬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学重点承担责任时如何选择,如何更好地承担责任。教学难点在教。
6、测试时间:30 分钟 分值: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下方表中,其他位置作答无效)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2 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曾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怀着感恩的心,奔赴芦山地震灾区当起了志愿者,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回答 1-2 题1. 廖智在此次支援灾区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A 老师 B 工作人员 C 朋友 D 社会成员2. 廖智主动扶危济困,这种责任产生于( )A 职业要求 B 道德义务 C 法律规定 D 上级任命3.“助人为乐模范” 、 “见义勇为模范” 、敬业奉献模范。
7、、思政社会记入总分难度系数0.65。范围是初一、初二、初三的思政、社会。(分数高、难度大、范围广)。,在新课标的形势下,思政社会这门课决定着你中考的成败。,学习初三思政要求: 一、上课的要求上课要集中精力、做好笔记(笔记可以做在书本上,但必须明确同时要检查)、积极思考、注重书本、基础和能力。 二、平时的要求平时要积累知识、多看报纸、电视新闻、了解时事、关注身边生活。 三、记忆是一种能力.考前至少一周要精心准备。不背肯定不行(尽管背了不一定行但可以得到基本分),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方法:学生探究、教师点拨。
8、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三框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内容及分析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指的是公民要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承担责任,其核心是负责任的表现,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该怎么做?理解它关键就在于理解信守承诺,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承担责任,我们信守 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学生已学过,公民要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关爱社会的责任,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提。
9、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2.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
10、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社会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领域。中学生要自觉地肩负为祖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更好地融入社会,就要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从而更好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帮助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
11、解析 认清基本国情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一)本单元的地位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内在要求。随着学生年龄的日渐增长,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地承担起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肩负起这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就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培育者和建设者;既要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12、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第一部分:单元分析一、本单元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紧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 ,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积极。
13、知识点梳理1、责任的含义责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二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2、责任的产生和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的习俗、公民的身份、道德的原则等。3、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从纵向看,人的一生会不断变换角色: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
14、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基础题:夯实基础,步步为赢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交友时不说大话、假话,不轻率许诺,而一旦答应别人,则“一诺千金” ,有这样习惯的人才会博得信任,这说明我们在交往中要( )A信守承诺 B平等待人 C宽容理解 D互帮互助2孔子带着两名弟子外出,无意中看到一个弟子煮饭时用勺子往嘴里送东西。孔子当时无语,等三个吃饭时,才强调进食前须先敬祖先。语音刚落,那名弟子说:“对不起,老师,刚才煮饭时有一个小虫子飞入汤内,为了不让食物浪费,我便把带有小虫子的汤先喝了。 ”听了学生的。
15、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基础题:夯实基础,步步为赢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需要( )A 我们只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了 B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C 年人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与学生无关 D青年志愿者多行动,其他人可以不予考虑2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谓“匹夫有责也就是说( )A天下的兴亡,我有责任,是每个人的责任 B天下的兴亡,是大人们的责任C天下的兴亡,是男人们的责任 D天下的兴亡,是马夫们的责任3作为当代中国青少年,我们。
16、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大纲学习 知识点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课文知识再现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 。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现有的经历和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可以来自:(1 )对他人的承诺;(2 ) ;(3 ) ;(4) ;(5) ;(6 ) ;(7) ;(8) ;等。巩固练习下面的责任来自哪里?1、父母亲的责任是抚养教育保护子女。这个责任来自:(1 ) ;(2) ;(3) ;(4 ) 等。2、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个责任来自:(1 ) ;(2) ;(3) 等。3、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这。
17、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基础题:夯实基础,步步为赢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A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B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保障C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D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2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 )A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B整体利益服从局部利益C长远利益服从当前利益 D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3 “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句。
18、新闻剪辑921“向日葵女孩”爸爸丧失劳动力,妈妈智力残疾,为维持生活,这个带着患心脏病的弟弟一起读书,最多的时候兼职了 7 份工作的,怕上课睡着,于是站着听课,这个迎着太阳生活的“向日葵女孩” 湖南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何平,就这么感动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着生活的坚定与信念,走进了人们的视线。80 后独生子捐肝给 47 岁患肝癌父亲“我是家里最年轻力壮的人,最适合捐肝给爸爸!”为了挽救 47 岁肝癌父亲潘明的生命,23 岁的在读大四学生潘健不顾亲人反对割肝救父。今年 7 月 26日,南方医院切下潘健的右半肝移植给潘明,完。
19、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教 材 设 计 意 图 和 内 容 结 构 简 介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紧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 ,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一。
20、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内容及分析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指的是公民“国 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动,彼此关爱。其核心是公民怎样自觉承担责任,关爱社会,理解它关键是要从公民承担社会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来看。学生已学 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每个人的健康成站有直接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主导地位,并且有具体的案例说明一般原理的作用,如何理解公民要承担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