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 年医政工作总结2009 年是深入践行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年。全市医政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 县(市)的支持和配合下,紧紧围绕杭州市卫生工作重点,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院管理,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千方百计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积极破解“看病难” 问题,全面地完成各项工作。一、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全面推进卫生部“医疗质 量万里行”,深化“医院管理年 ”活动,以及省卫生厅浙江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方案,认真实施我市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一是制订杭州市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
2、划活动方案(杭卫发(2009)241 号), 实施全市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二是成立市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及医疗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并制订工作方案,加强领导, 认真实施、扎实推进。三是逐步建立完善各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评估考核体系、质量信息报告监测预警体系和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体系。对各市级医疗质控中心进行公开竞争,调整确定了 15 个中心的承担单位;完善以市级质控中心为依托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信息报告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四是推进重点工作的开展。在全市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各医院建立了一类技术的管理制度,开展了二、三类技术的申请等工作,切实加强医疗技
3、术临床应用的管理;杭州市一医院等医院、浙江绿城医院启动了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的试点;贯彻实施浙江省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在局属医院开展了护士配置调查,并将护士配置列入院长综合目标考核;开展了全市血透、院感等重点部门质量管理调研和督查等。2、强化医疗机构的监管。把加强医疗机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新时期医政工作的重点。一是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并加大权重,列入局属医院院长综合目标考核;将县级医院建设和质量管理列入区、县(市)政府公卫目标考核,引导医疗机构加强医院管理,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二是依托和充分发挥各市级医疗质控中心作用,着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各质控中心调
4、整后,开展了检验、麻醉、病理、血透、院感、急诊 等各项全市性调研和检查;护理质控中心对各、 县(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夜间飞行检查;组织市级专家对部分区、县(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对局属医院进行“质量万里行” 、“医疗安全百日活动”检查等。三是开展全市二 级医院合格“临床实验室”验收。全市 45 家二级医院(相当于二 级医院)经考核合格 41 家,责令整改重新考核 4 家。四是结合行风建设开展局属医院处方点评,制订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办法,推进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重点的合理用药、合理治疗。3、深化医疗安全管理。一是继续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并结 合“医疗安全百日活动
5、”、“ 平安医院”建设,各医院细化和落实医疗安全管理。二是出台关于实行医疗争议事件认定及责任追究评析制的暂行办法,每季度对局属医院上报或局掌握的医疗争议事件开展评析,着重对医院发生的医疗争议事件责任认定和追究是否落实进行评析。三是积极配合司法部门对杭州市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开展调研,并向省卫生厅、省司法厅汇报,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四是认真贯彻卫生部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投诉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投诉接待部门,实行“ 首诉负责制”,积极做好医疗纠纷处理和信访接待工作。全年市局接受省卫生厅、市领导、信访局和 12345 交办件 93 起,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200 余人次,协调处理和调解较大
6、医疗纠纷、投诉 13 起,对稳定医疗秩序,缓解医患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实行 “大比武” ,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围绕局党委提出的“大建设、大融合、大比武 ”的中心工作, ,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医疗技能“大比武”。先后组织进行了全市急救技能、诊疗技能和护理技能 “大比武”活动。全市各医疗机构精心组织、全员 参与,共有 67 家单位, 359 人次参加全市大比武,通过医疗技能“大比武”在全市医疗机构掀起了学知识、 钻业务、强技能的高潮,形成了“ 比、学、赛、帮、超” 的良好氛围,对提升医疗质 量、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团队协精神、展示卫生系统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三、积极应对“甲流”流
7、行,圆满完成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时研究制订全市“ 甲流”医 疗救治工作方案,指导全市各 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救治工作;为应对“甲流”大流行,及时调整预案,在场 地、人 员 、物 资、技术、药 械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全市各级甲型 H1N1 流感定点收治医院进行全方位、多频次、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培训;及时组织督查,完善医疗机构诊断、会诊、转诊和重症、危重症救治等工作流程;投入大量的精力,重点做好全市“甲流” 重症、危重症的救治工作。在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全市“甲流”医疗救治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全市共确诊“甲流”患者 2035 例,其中住院治疗 626 例,救
8、治重症患者 171 例、危重症患者 36 例。四、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监管水平。1、积极参与杭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订,各级卫生部门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新要求,及时制定并完善本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强化了依据规划审批医疗机构。2、强化落实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制度。市卫生局完成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 7 家。开展全市医疗机构健康体检服务登记备案工作,市本级完成管辖的医疗机构健康体检服务登记备案 15 家。3、抓好人员准入管理。严格执业医师和护士考试注册工作,加强人员资质管理,把好人员准入关。全市完成执业医师操作考试 3198 人次,理论考试 2703 人次,医师 注册 1957
9、 人次(市本级 919 人次),外籍医师注册 17 人次,首次注册 1146 人次。完成护士注册15877 人次。 4、认真开展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制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加强医师执业准入后动态管理,规范执业行为,提升执业素质。市本级完成执业医师定期考核 2923 人次,其中合格 2922 人次,不合格 1 人次。5、全面开展医疗机构校验工作。今年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校验年,全市以医疗机构校验为抓手,以严格规范诊疗科目、床位规模、名称核定等为重点开展校验工作。全市共校验医疗机构 4375 家,其中重新核定名称 133 家、清理治疗科目 206 项、暂缓校验 69 家、注册 127 家、吊销 3
10、家。6、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的指导与监管。坚持“ 谁发证, 谁监 管”的原则,服务与监管并重。一是 酝酿和协商成立市民营医院管理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二是以检验、院感、麻醉等 质控工作为切入点,逐步将民营医院相关质控纳入质控体系;三是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调研,局主要领导亲赴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进行调研、指导。五、坚持服务全局,积极实施创新项目1、创新创优项目顺利实施围绕市政府确定的我局创新项目“以完善惠民医疗救助举措为平台,提高城乡困难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进一步完善惠民服务措施。以着力加强社会宣传, 强 化医院自我意识,强化落实已出台的“ 爱心门诊、惠民病房
11、”的各项举措为重点,完善工作流程和 衔接,真正惠及群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爱心门诊诊治病人 239738 人次,减免医疗费用 206.33 万元;惠民病床收治住院病人 3886 人次,减免医疗费用 417.4 万元;“惠民医院”诊治 22993 人次(其中门诊 18884 人次,住院 631 人次,血透 3478 人次),减免 124.31 万元。二是加强流浪乞讨人员中无主病人救治工作。制订了关于加强流浪乞讨人员中无主病人救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调整和增加定点医院,规范救治工作程序,有效地实施了无主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得到了市政府何关新副市长的高度肯定,专题信息在杭州政务第 365 期刊发。据不
12、完全统计,全市各定点医院共收治无主病人 1925 人次,承担医疗费用 249.59 万元,其中住院病人 401 人次、住院费用 161.71 万元,门诊病人 1524 人次、门诊费用 87.88 万元。三是提高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服务。认真落实杭州市抚恤优待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各医院主动为抚恤优待对象实行“四免四减”;在市本级确定杭州市三医院为抚恤优待对象定点医院,实行“ 一站式”结算服务。四是开展残疾人康复工程。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有康复需求的白内障患者 100%得到手术复明,减免 贫困患者复明手术费用,全面打造白内障无障碍市;为解决淳安县眼科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的
13、难题,会同市残联组派由 6名眼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赴淳安县汾口镇(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送光明下乡”活动,为当地的 140 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上城、下城、西湖、拱墅、江干、萧山、富阳、 临安 8 个区、 县(市)通过了中残联和省残联的考核验收,被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授予第一批“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 称号。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增加康复医疗功能,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诊疗服务,承担残疾人康复培训和技术指导;增加市三医院为听力残疾鉴定医院;成立杭州市残疾人康复健康教育讲师团,开展培训。全市共完成白内障手术 5066 例,其中“小康工程”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例数为 2086 例;唇腭
14、裂免费手术 21 例。2、旅游国际化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积极打造广兴堂三台山庄养生中心,使之成为康乐养生休闲一体化产品。设计并推出特色养生旅游线路;三台山庄、广兴堂中医养生中心推出了食疗、中医保健、推拿、针灸、休闲体 检等新项目;接待特色养生旅行团;指导市休养行业协会牵头组建“中医养生健康旅游推广联盟”,积极筹划 “中医养生健康旅游推广联盟”成立暨“乐享养生,妙在杭州”中医养生健康旅游系列活动,以扩大宣传,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努力通过“同业联合、异业联 盟”的形式,打造杭州成为中医养生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和形象。二是制订并出台了杭州市旅游国际化工作医疗救助方案。 进一步明确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
15、措施,指导 全市开展旅游医疗救助工作。三是加大对景区、景点工作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工作。四是开展疗休养课题研究。 杭州市疗休养业现状及产业发展研究被列为2009年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A类项目。 六、完善急救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1、完成了市急救中心搬迁,形成了全市医疗急救指挥和通讯系统;完成了各县(市、区)急救分中心通讯调度和指挥系统改造,形成了全市统一高效的院前急救通讯调度和指挥系统。2、启动制订院前急救诊疗规范,修订急救分中心、站点建设标准,开展院前急救人员培训,加强院前急救内涵建设,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七、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完成各项医政工作1、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16、开局之年,积极配合做好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相关工作。2、深化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工作。继续做好“万名医师下基层”工程,全年累计下派医疗队三批共计 69 人;派出援川医疗队 4 批 30 余人;根据省卫生厅的部署,做好三级综合医院对口支援贵州省县级医院工作。3、完成西博会、烟花大会、国际马拉松赛、中考、高考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及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全年市本级完成各类医疗保障 100 余场次, 1000 余名医护人员参加。4、完成“绿色医院”创建及相关生态、环境省、市建设目标。新创建省级绿色医院 4 家,市级绿色医院9 家。5、依法加强血液管理,不断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截止 11 月底,全市完成无偿献血 160427 人次,一次献血 300 毫升以上者达 68.86%,继续实现 100%自愿无偿献血, 临床用血 100%来自无 偿献血。6、完成高校招生体检工作。全市抽调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