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脊髓型颈椎病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55849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型颈椎病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脊髓型颈椎病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脊髓型颈椎病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脊髓型颈椎病护理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脊髓型颈椎病护理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脊髓型颈椎病一 病例汇报(一) 一般情况患者男,71 岁,因 “右上肢乏力疼痛 6 月余,加重 1 月。”以脊髓型颈椎病收入院。入院时查体:T : 36.2,P : 62 次/min,R : 18 次/min ,BP : 140/80mmH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主体位,蹒跚步态,颈椎生理弯曲变直。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功能轻度受限。颈椎棘突轻度压痛,无放射痛。无既往史,自述“磺胺类”药物过敏史。CT 或 MRI 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二)患者自理能力 55 分,中度依赖。 VTE 评分 2 分,中危。压疮 22 分。跌倒坠床0 分。疼痛评

2、分 2 分,轻度疼痛。非计划拔管 0 风险。(三)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与完善检查,并定于次日行颈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神志清,安全返回病房。刀口敷料清洁干燥,无异常渗液,体温不高,血压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患者自述上肢症状较术前减轻,常规脱水、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术后三天,嘱病人床上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卧床并发症,观察刀口情况,拔除引流管。术后第六天,嘱病人可带颈托保护逐渐下地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卧床并发症,观察刀口情况,定期换药,继续术后对症治疗。术后再次常规五种评估:自理能力 45 分(中度依赖),VTE 评分 3 分,压疮评分 19 分,跌倒坠床 25 分,疼痛评分 2 分,非计

3、划拔管低风险。二、针对治疗经过(特殊检查、特殊用药、5 种评分中的高危项目、中间出现的病情波动等) ,提出护理问题(一)体位变换体位。根据病人 1-2 小时翻身一次,一般 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的注意事项: 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颈椎病的病人注意头、颈、肩一条直线,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损伤;行颅骨牵引者还要注意保持牵引效能,防止牵引弓脱落;胸椎骨折的病人要注意肩、胸、腰一条直线;腰椎的病人要注意胸、腰、臀一条直线翻身时应将患者轻轻抬起移动翻转,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翻身后,对受压的骨隆突部位进行按摩,并严格交接班,指导为病人进食高营养多纤维素饮食,增加皮肤抵抗力,预防性使用减压贴,加强营养。(二

4、)VTE 评分 3 分(术后)1、基本预防:(1 )、早活动,遵医嘱及早下床活动。(2 )、多喝水,戒烟酒,给与病人低脂、低盐、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动速度,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 C多的食物,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保持大便通畅。(3 )、被动活动:按摩腓肠肌,由足部到大腿由远到近。(4 )、行踝泵运动: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环绕运动”为 1 组运动。每组最大范围的运动保持 5-10 秒,每次 3-5 分钟,每天 3-4 次。该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行成。2 物理预防(1 )、足底静脉泵 BI

5、D,30/次。(2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BID,30 min /次。3、药物预防: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齐征 5000iu,皮下注射。选择腹部注射部位,建议注射部位为脐左右 10cm,脐下 5cm,避开脐周 2cm,每针间隔 2cm 皮下注射。具体方法:左手拇指食指捏起皮肤使之形成一个凸起皱褶,在皱褶最高点垂直进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三)疼痛疼痛 与损伤有关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颈部制动,颈托固定2.了解疼痛的原因及不舒适的程度,观察疼痛性质、部位、节律性。心理护理,必要时使用镇痛剂3.移动病人或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加重疼痛评价 患者疼痛缓解(四)潜在并发

6、症的观察1、压疮 与长期卧床,不能活动有关护理措施:(1 )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脊柱在同一水平上,且动作轻柔(2 )对易发生压疮的骨突出给予外用。(3 )要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评价 皮肤完整2、泌尿系感染 与尿储留有关护理措施:(1 )应严格无菌操作下给予留置导尿。间断放尿,每 2 小时放尿一次,同时每周更换导尿管,每天 2 次会阴冲洗(2 )必要时膀胱冲洗。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应在 2000ml 以上,根据情况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 )翻身时注意务使尿液逆流,尿袋不应高于床面,可将尿管加紧后在移动(4 )定期复查尿常规评价 无泌尿系感染3、便秘 与脊髓损伤的平面、长

7、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1 )解释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定时排便的重要性(2 )正确使用便盆,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并鼓励尽早排便(3 )饮食指导,应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并少食多餐,多选择粗纤维食物及富含蛋白质食物(4 )多饮水。每天至少 2000ml(5 )指导患者加强床上功能锻炼,并顺时间以肚脐为中心,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6 )遵医嘱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7 )必要时使用开塞露及缓泻剂评价 良好的排便习惯4、 VTE 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发生 VTE 的高危人群 ,并向家属解释 VTE(2)评估疼痛、皮温度及动脉搏动,及时记录(3)动静脉泵及下肢充气加压泵等机械性预防,指导被动功

8、能锻炼(4)避免便秘。(5)对于吸烟的患者劝其戒烟。(6)预防性用药 低剂量肝素(7 ) 避免下肢静脉注射。护理评价 家属理解、掌握并无 VTE 发生(五)功能锻炼1、 踝泵运动:躺着或者坐在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缓慢、用力的、在没有疼痛或者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之内,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向上勾脚,让脚尖朝向自己)之后再向下踩(让脚尖向下),注意要在最大位置保持 10 秒左右,目的是让肌肉能够持续收缩。2、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下压床垫,绷紧大腿肌肉,感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有效。每天运动三到四组,每组 10-20 分钟,每分钟 3-5次,双下肢交替练习。3、 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一侧下肢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功能位,抬高下肢,抬腿高度为 10-20 厘米,每次最高处保持 5-10 秒。每组做 10-20 分钟,每天2-3 组。双下肢轮流交替。4、 做握拳运动,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对指运动,分指并指练习外展内收,一天 3-5次,一次 20-30 分钟。5、 术后拔管后遵医嘱抬高床头,并佩戴颈托早期下床活动。(六)出院指导1、生活规律,心情愉快,保证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多接受阳光照射,促使机体钙质形成,忌烟酒辛辣食物。2、出院后坚持戴颈托,减少颈部活动,3 个月内颈部不受压。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颈部及四肢肌力。4、预防并发症5、定期复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