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题答案.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4297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题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题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题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学与古代文化考题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知识题1、孔子思想的两大核心 仁 和礼。2、先秦道家学派的两大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3、道家以道为最高范畴。4、儒家和道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属性,道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儒家看重人事,主张“有为”;道家向往“自然”,主张“无为”。5、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与儒家“爱有差等”不同,墨家主张兼爱。6、法家的先驱人物是管仲和子产,后以韩非为代表。7、法、术和势构成了法家的思想体系。8、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9、兵家以孙武和孙膑为代表。1 0、名家以惠施和公孙龙为代表。1 1、“四书”和“五经”分别包括哪些?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五经:诗、书、易、礼、春秋1 2、魏晋玄学兴起,所

2、谓“三玄”分别指什么?老子、庄子、周易1 3、佛教盛行于哪个时期?隋唐。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5页大兴善寺,皇帝信佛,轮回思想使苦难百姓心灵得到慰籍和存有希望。1 4、宋明理学又称为什么?道学 或 新儒学1 5、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派别是什么?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简述各派的主要思想。第5页理学内部派别纷呈,最有代表的是: 程(程灏、程颐)朱(朱熹)理学:以“理”为最高范畴,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一切均由“理”所派生。 陆(陆象山)王(王阳明)心学:以“心”为最高范畴,认为“心”是世界的主宰,世界由“心”支配。1 6、被称为清初“三先生”的是哪三位?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1 7、倡导“性

3、善论”的是谁?孟子。倡导“性恶论”的是谁?荀子1 8、如何理解老子的事物相对的辩证法思想和庄子的相对主义?老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 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的相对主义片面夸大事物和认识的相对性,否定了事物的规律性和事物之间的界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但庄子的这一方面,又为我们开阔了认识问题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自身之不足。1 9、佛教所谓的“四大”指什么?

4、地水火风。2 0、佛家所谓的“四谛”指什么?谛,即真理。四谛作为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学的四条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二、论述题1、谈谈儒家忠孝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第十页。“仁”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以孝悌为仁之本;继而以忠恕之道将这种仁推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就是“爱人”。而精通医术是实现仁道之一端,因此,中医学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仁术”。仁爱思想和入世治平的思想激励着人们去钻研医术。伦理思想还激励着人们注重医德的修养,对研究生命科学的医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境界。儒家重视忠孝之道。在古代,研究医学的目的就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伤寒论序)“

5、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千金要方本序)“齐梁之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外台秘要序)值得一提的是:(1)孝文化之尊老习俗促进了老年病医疗的发展。如扁鹊为“耳目痹医”、朱丹溪、薛雪因母病致力于医。(2)儒家孝道催生了老年医学论著。如千金要方养老大例、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等。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束缚制约。(1)孝道: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而影响了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另外,中国传统礼教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动物无法相比,因而没有对动物的解剖研究,更没有人认为动物内脏与人的内脏有相似的形态和功能。同时,孝道也使中医学的发展出现荒唐之笑谈。“君有疾饮药,臣

6、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礼记曲礼下)周书柳霞传:“其母尝乳间发疽,医云:此病无可救之理,唯得人吮痈,或望微止其痛。霞应声即吮,旬日遂瘳。咸以为孝感。”贞节观念束缚和残害着中国古代妇女。 元代明善节妇马氏传:“(马氏)乳生疡,或问当迎医,不尔且危。马氏曰:吾杨氏寡妇也,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竟死。”张杲医说:“治妇人虽有别科,然亦有不能尽圣人之法者。今豪足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帷幔之内,复以帛,蒙手臂,即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殚切脉之巧。四者有二阙焉。”2、如何评价道家对事物相对性的认识。见知识题1 83、谈谈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道家思想文化与中医养生学关系最为密切。从老子五十九

7、章提出“长生久视之道”到庄子的养生主,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再到嵇康“养生论”,到处可以看到对生存之道、养生之道的论述。道家道论与中医养生:道家关于“道”的论述,其宗旨即以自然为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德充符)“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家动静论与中医养生:“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二十六章) “阴阳和静

8、,鬼神不扰。”(庄子修性)并提出“心斋”和“坐忘”的养生方法,把“坐忘”视为实现物我同一境界的养生论的根本途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在养生的问题上,动,是指形体的运动;静,是心性的空灵寂静。 内经接受了道家主静的观点,“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上古天真论),“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始,动则苛疾起。”(至真要大论)道家形神论与中医养生:形神关系,传统文化有双重含义:一是形与气的关系;二是形与心神的关系。“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庄子天地)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9、,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宥)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而国乱于下也。”(养生论) “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尽数)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道家天人合一论与中医养生:“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中医学顺应四时“调神”,四季养生不同,人之气与天之气相通等理论都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观相一致。道家的超越精神与中医养生:1、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三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

10、于欲得。”(四十六章) 老子所说的无欲,不是绝对的无欲,而是强调不淫欲,不奢欲,对于维持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还是应该满足的。所谓“为腹不为目”、“知足知止”也。而庄子则主张绝对的无欲,超然物外,放弃欲名利、地位、是非、荣辱、损益等,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晋书皇甫谧传才能最终使得心灵空静,达到“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养生论的境界。“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上古天真论)这样才能德全不危,才能健康长寿。2、对生命欲望的超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

11、“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养生论)道家养生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返璞归真,重德修道;超越尘俗,淡泊名利;上善若水,处弱为强;无我无独,平等宽容;物极必反,贵和有度;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逍遥达观,物我为一;精神内守,修性健身。4、你如何理解“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善是内在于人的自觉心的,是先天赋予的,是先验的。“性善”即是实现价值之能力内在于性之实质中,孟子通过四端说,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来阐述仁、义、礼、智,从而进一步说明“性善”这一观点。并由“性善”出发,提出养气、成德,提倡要注重人格修养。性恶论作为与孟子性善论的对立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对人性的探讨,同时也对法家思想及中国古代的法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荀子的性恶论指出人性的缺陷和种种私欲,从而不完全相信人们的善心,而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各种制度加以引导,制约,防止人们欲望的恶性膨胀。二者反映了人性的不同侧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