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38137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7 页了解生物圈 备考习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这个圈层是(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2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_等气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一氧化碳A B C D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4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A150 米以内的水层中 B100 米以

2、内的水层中C150 米以外的水层中 D100 米以外的水层中5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A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都能适应环境C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D都能生长和繁殖6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散发清香的“神农香菊” 。若把它移栽到别处,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秋天植物落叶 B蛾类夜间活动C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D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9

3、下列叙述 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鱼儿离不开水 B蚯蚓能疏松土壤C候鸟迁徙 D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第 2 页 共 7 页10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A灌丛 B草地 C水洼 D裸地11.仙人掌的茎变成肥厚的、富含汁液的肉质茎的原因是( )A抵御动物侵袭 B生长的环境缺水C生长的环境寒冷 D生长的环境阳光太强12黄巢的著名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里影响开花的因素是( )A光照时间 B光照强度 C温度 和湿度 D肥料和氧气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C池塘中的

4、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14(江苏苏州)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鹰蛇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15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 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16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A湖 中的鲫鱼 B照射到湖中的阳光C湖中的南湖菱 D湖中的细菌与真菌17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

5、的哪一个来表示?( )18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 D生物圈19(江苏苏州)生态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第 3 页 共 7 页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食物

6、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8 分)探究实验题:小华发现家中窗台上的植物叶片偏向窗外一侧,他将花盆转了一个角度,过了几天植物叶片又出现了这种现象。请根据上面的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_。(3)实验设计:_。(4)得出结论:_ _。22(8 分)(山东东营)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各种牧草、昆虫、食草鸟、食虫鸟、鹰等动植物。请用你学过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食物关系,用文 字和箭头画出食物网。(2)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这些动植物之外

7、,还应有哪些成分?_。(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该草原中的人工种草实验区用网罩起来。结果事与愿违,第 4 页 共 7 页实验区的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4)若由于某种原因牧草大量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崩溃。请在下图中画出牧草死亡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短期内的数量变化曲线。23(14 分)(福建泉州)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3 种),消费者是_(2 种)。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能量沿食物链和_传递。(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

8、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_。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 DDT 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 DDT 最多的生物会是_。(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_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_作用。24(10 分)目前,作为家庭摆设的一种球状生态瓶很受人们青睐。该球密封,其内装有河水、23 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草。球体内的小鱼、水草都是活的。请完成下列问题。(1)这种生态球应放在_ _的地方。(2)小鱼和水草都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草能够进行_,为小鱼提供_和_;小鱼能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等废物被_分解之后,能再被水草利用。第 5

9、页 共 7 页参 考答案1C 解析: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人类和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 A 解析: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3B 解析:诗中描写的景色正是由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4A 解析: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受光的限制,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150 米以内。5A 解析: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说明了地衣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而地衣的分泌物又会腐蚀岩石,说明地衣又会影响环境。6A 解析: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

10、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本 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所以,变量只能是光。7B 解析:题述现象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8A 解析: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蛾类夜间活动是对光照的反应;苍耳果实上有倒钩是为了钩住其他生物以帮助其传播种子;植物在秋天落叶是对环境温度降低的适应。9B 解析:生物生活在环境中,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而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10C 解析:本探究实验是为了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水洼环境中湿度大,

11、若测量此处的湿度会影响实验结果,无法得出正确结论。11B 解析:生物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沙 漠中的植物(如仙人掌),由于环境中缺水,植物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储水能力。12A 解析:诗句中描述的是菊花,影响菊花开花的主要因素是光照长短。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所以在秋天开花。13D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 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既包括了某一地域的全部生物又包括了环境。A、B、C 三项都只说了部分或全部“生物” ,没有指出“环境” ;只有 D 项符合生态系统的含义。14D 解析:选项 A 中蛇不能以鹰为食;选项 B 和 C 的生物捕食与被捕

12、食的关系不正确。15D 解析:南极温度较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南极的分解者较少。第 6 页 共 7 页16C 解析:湖中的南湖菱能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17C 解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青蛙。青蛙被杀光后,蝗虫的数量会急剧增多,随着蝗虫数量的剧增,水稻会大量减少,最后,蝗虫会因食物缺乏导致数量减少。所以,选项 C 是正确的。18A 解析:朽木已经失去了生命,属于非生命物质环境,再加上各种生物,就构成了生态系统。19D 解析:保护环境要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否则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无法恢复。20C 解析:食物链是生物

13、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 一种联系,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不包括分解者。21答案:(1)植物的叶片为 什么要偏向窗外一侧?(2)植物的叶片具有向光性,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3)一盆花见光,而另一盆花不见光,其他因素要相同;观察两盆植物叶的生长情况 (4)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解析: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 吸收阳光的位置,有利于 接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 用。22答案:(1)(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和分解者(3)牧草用网罩起来,破坏了原有食物链,昆虫失去天敌,大量繁殖(4)解析:生态系统中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牧草大量死亡后,分解者的数量

14、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多,注意是短时间内的变化。23答案:(1)水草、浮萍、水绵 鱼、虾 分解者(细菌、真菌)(2)光 食物网(3)减少 黑鱼(4)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5)光合解析:有毒物质 DDT 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参与物质循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 DDT 性质稳定、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又不易从生物体排出,沿着食物链逐渐富集,越是处在较高营养级别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高。所以黑鱼体内 DDT 含量最多。24答案:(1)有光第 7 页 共 7 页(2)光合 作用 有机物 氧气 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解析:该生态球中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水草)、消费者(小鱼)、分解者(河水中的微生物)。所以,能为小鱼和水草的存活提供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