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11单元 盐 化肥,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生活中常见的盐 6年8考,一、盐的定义与联合制碱法,二、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四、盐的化学性质,五、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详见实验聚焦突破栏目)想一想 1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 不一定,如铵盐中就不含金属元素。 2盐的水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不一定,也可能呈酸性或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 3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胃溃疡患者能否服用碳酸氢钠进行治疗? 不能,因为碳酸氢钠与胃酸中的HCl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使胃胀大而加重病情。,考点2 复分解反应 6年4考,一、复分解反应,二
2、、复分解反应常见类型及发生条件,想一想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吗? 不一定,如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的反应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如2NaOHCO2=Na2CO3H2O。,考点3 化学肥料 6年3考,一、常见化肥的分类及作用,二、化肥的简易鉴别,想一想农田施肥时,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混用,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因为草木灰和铵态氮肥反应放出氨气,会使肥效降低。,三、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附:化学方程式梳理,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 盐的化学性质,【例1】2017泰安中考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
3、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解析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加入硝酸钡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中无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向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A不溶解,则A是氯化银,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由无色溶液B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钠,得B中含硝酸钙,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钙离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杂质可能有三种,即CaCl2、Ca(NO3)2和NaCl,C错误、D正确;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和硝酸钠,A错误;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错误。,变式训练 1.2016镇江中考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
4、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NH4HCO3_。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FeCl3_。 (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Na2CO3_,一定不含_Na2SO4_。 (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aCl22NaOHCO2=BaCO32Na
5、ClH2O_。,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会分解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氯化钡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解题方法常见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注意事项纯碱不是碱,而是一种盐,其水溶液显碱性。,类型2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例2】2017永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中的现象是_有大量气泡产生_; (2)小杨同学认为实验不反应,小康同学不同意小杨同学的观点,认
6、为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 经小组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观察到上述实验试管中的现象_红色消失_(选填“红色消失”或“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aOHH2SO4=Na2SO42H2O_; (3)反应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_NaCl_(填化学式)。解析(1)实验中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2)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滴加稀硫酸,实验试管中红色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
7、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3)反应后,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沉淀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碳酸钡,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因此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氯化钠。,变式训练2.2016荆州中考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D 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Cu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Mg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 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结
8、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Na、Ba2、Cl、 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正确。,3.2016邵阳中考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不反应或无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KNO3_,B和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复分解反应_。 (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BaCl2Na2CO3=BaCO32
9、NaCl_。,解题方法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物质的检验与推断等是难点和失分点,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明确:(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注意与化学实验现象相联系,并结合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帮助记忆。(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对生成物的要求,还应提醒学生注意对某些反应物的要求,如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中两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等。(3)明确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于典型物质的判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在强化练习中巩固与提高。,注意事项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10、同时还要注意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1)“酸性”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H,查找题干中的关键字:酸性、pH7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呈红色的溶液等。(2)“碱性”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OH,查找题干中的关键字:碱性溶液、pH7的溶液等。(3)“无色条件”型:查找题干中的关键离子: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含MnO-4的溶液呈紫红色。,重点实验突破,实验14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典例分析,【例】 2017上海中考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36.0_g/100g水。 (2)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
11、水而氯化钠_易溶于水_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的名称是_过滤_。,(3)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a_(选填编号)。 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4)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_30_(选填“15”、“30”或“60”)mL,理由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分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100g水;(2)该实验是利
12、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的名称是过滤;(3)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a正确;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b不正确;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c不正确;加热过程中不能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d不正确;(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命题挖掘,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
13、所示:(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_过滤_。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NaOHHCl=NaClH2O_。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_。,(4)如果称量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CE_。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拓展延伸】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操作
14、a、b、c中都需将反应产生的不溶性杂质除去,故均是过滤;(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4)计算粗盐提纯的产率时,氢氧化钠、碳酸钠在除杂的过程中转化成氯化钠,会导致测得精盐的产率偏大,蒸发操作中有水分没有蒸干,也会导致产率偏大;溶解操作中粗盐若未全部溶解,测得的精盐产率应偏小。,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12017潍坊7题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室内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病虫
15、害 C用氯化钠作融雪剂,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D医疗上用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危害,A正确;要合理施用农药,过量施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错误;氯化钠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C正确;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称为医用酒精,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在医疗上用于杀菌消毒,D正确。,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在各种题型中均有涉及,命题点主要有:碳酸钠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联合制碱法等。,22017潍坊15题2分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
16、是( )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 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 C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 D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D 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氯化钾,A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部分上层溶液,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B错误;氯化钠、氯化镁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C错误;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17、,D正确。,32013潍坊13题2分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B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B错误。,42013潍坊5题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 A乙醇白酒 B硫酸铜晶体胆矾 C碳酸氢钠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B 乙醇俗称酒精,
18、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A错误;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俗称胆矾,其名称、俗名对应正确,B正确;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C错误;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D错误。,52014潍坊13题2分小军同学自制汽水所需配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白酒 B硫酸铜晶体胆矾 C碳酸氢钠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A 小苏打的化学名为碳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A错误;柠檬酸属于酸,它的pH7,B正确;柠檬酸与显碱性的小苏打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正确。,猜押预测,1.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
19、,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B 硝酸铵是一种盐,pH4,因此是酸性的,故盐溶液也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长期使用可能会使土壤酸化;硝酸铵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料;硝酸铵中含有铵根,与熟石灰混合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命题点2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其应用,62013潍坊20题2分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有
20、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甲:NaHCO3、稀HCl;乙:NaOH溶液 B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 C甲:MgO、稀盐酸;乙:AgNO3 D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中考的常考点,考查角度包括反应类型的判断;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常见物质成分的检验、推断等。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简答题或实验探究题等形式出现。,B B项,试管中Al和稀H2SO4反应会生成氢气,试管内气压增大,将生成的硫酸铝和稀H2SO4压入试管中,二者均会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符合实验现象。
21、,72012潍坊15题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A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H2(HCl、H2O):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N2(O2、H2O):先通过加热的铜网,再通过盛有浓盐酸的洗气瓶C CaO和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A错误;CO2不支持燃烧,无法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B错误;氢气与生石灰和烧碱都不反应,生石灰和烧碱既能与氯化氢反应又能吸水起干燥作用,C正确;加热的铜网能除去氧气,但是浓盐酸没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D错误。,82012潍坊17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
22、能实现如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的组合是( A )A 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CO2、碳和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CO、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CO、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A正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u(OH)2、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但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B错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NaCl、氢氧化钠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aNO3、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NaNO3,但是NaNO3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钠,C错误;过氧化氢分解可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双氧水,但氧气不能直接
23、转化为过氧化氢,D错误。,92016潍坊15题2分除去下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A正确;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B正确;Ca(OH)2能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硫酸能与过量CuO粉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D正确。,102017潍坊24题(2)4分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24、实验桌上有NaOH、Ba(OH)2、Na2CO3、稀硫酸四种溶液,它们只有编号却没有标签。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鉴别四种溶液。(分别取少量四种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试管的编号与对应试剂瓶的编号相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Ba(OH)2H2SO4=BaSO42H2O_。 如图是水和NaOH水溶液中微粒的存在情况示意图,由此分析C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d_(填序号)。aC溶液中Na数目大于 数目 bC溶液中H2O数目大于OH数目 cC溶液中H2O数目大于H数目 dC溶液中OH数目大于H数目,A、B、C、D四种溶液中滴入酚酞,A溶液显无色,则A是稀硫酸,B、C、D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
25、,滴加稀硫酸,C溶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C是碳酸钠,D溶液变为无色,并产生白色沉淀,D是氢氧化钡,B溶液变为无色,B是氢氧化钠。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通过分析题中的微观图示,水中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显中性;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氢离子,所以C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大于氢离子的数目。,112017潍坊25题8分实验室有一份氯化钠和氯化钡混合物样品。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分离提纯氯化钠并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百分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前对
26、天平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调节零点_。 (2)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使氯化钡完全反应_。该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请指出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_没有利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壁_。,(3)下列关于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bc_(填序号)。 a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b该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停止加热后,立即将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4)样品中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_58.4%_。 (3)蒸发结晶中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等,其中蒸发皿不属于玻璃仪器,
27、a不正确;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正确;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c正确;停止加热后,不能立即将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d不正确;(4)设样品中氯化钡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208 197 x 19.7g ,解得x20.8g,样品中氯化钠质量百分含量为,122012潍坊23题8分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分析归纳】
28、氯化氢溶于水:HClHCl 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NaOH 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NaOHHCl=NaClH2O_。 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BaCl2Na2SO4=BaSO42NaCl_。 反应的实质:(略)。 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 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
29、子数目减少。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_Na2CO32HCl_=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_H2OCO2_。 【总结规律】 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合理即可)_。,132015潍坊24题10分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Mg2、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漏斗_。 (2)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
30、学方程式_MgCl2Ca(OH)2=CaCl2Mg(OH)2_。 (3)操作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_HCl_(填写化学式)。,(4)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b_(填写字母标号)。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5)回收的CO2在紫外光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O22H2O CH42O2_。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是_(填写“”、“”或“”)。 (6)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
31、程式为_Ba(NO3)22AgCl=2AgNO3BaCl2_。,(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2)由反应的流程可知,除去Mg2时,加氢氧化钙,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Ca(OH)2=CaCl2Mg(OH)2;(3)该过程是制取CaCl2,中的酸只能是盐酸;(4)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5)CO2在紫外光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32、CH4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 CH42O2;(6)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液氨中,氯化钡是难溶物,能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银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银和氯化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NO3)22AgCl=2AgNO3BaCl2。,猜押预测2.某白色物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 、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操作是_过滤_。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BaCl2和Na2CO3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NaCl_。 (2)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1)操作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所以是过
33、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2)为进一步测定固体A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C,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说明其中含有氢氧化钠。,命题点3 化学肥料的种类、鉴别和使用,142012潍坊6题2分科学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K2CO3 BCa(H2PO4)2 CNH4HCO3 DK2SO4C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
34、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K2CO3和K2SO4属于钾肥,Ca(H2PO4)2属于磷肥,NH4HCO3属于氮肥。,化学肥料的种类、鉴别,一般通过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考查,也综合化学与生活知识考查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152016潍坊24题8分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c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增大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5、)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 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_有机合成_材料。 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7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_Ca(H2PO4)2_。 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_C_(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下列物质中和后再排放:已知:2NH3H2SO4=(NH4)2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36、_b_(填序号)。 aCaCO3 bCa(OH)2 cNH3 dNaOH,(1)铅蓄电池也是化学电池,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故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O22H2SO4Pb=2PbSO42H2O可知,硫酸被消耗,所以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3)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有机合成材料;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产物CaSO4、Ca(H2PO4)2、HF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Ca(H2PO4)2;合金的熔点低于成分金属的熔点。保险丝的熔点不能过高,否则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若是太低则很容易熔断,故为6080最好; (4)CaCO3H2
37、SO4=CaSO4H2OCO2 100 98 Ca(OH)2H2SO4=CaSO42H2O74 98 2NH3H2SO4=(NH4)2SO434 98 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 假如处理硫酸的质量为98kg,则碳酸钙需要的钱数为,100kg1.8元/kg180元,氢氧化钙需要的钱数为74kg2.0元/kg148元,氨气需要的钱数为34kg6.5元/kg221元,氢氧化钠需要的钱数为80kg11.5元/kg920元,故使用氢氧化钙所用的钱数最少。,猜押预测3.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是复合肥料 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D 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A正确;残留的农药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内,所以严禁使用高毒、残留性强的农药,B正确;熟石灰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C正确;合理施用化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水体的污染,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