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长长的路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92808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长的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长长的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2.知识目标: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透视的基本知识。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学会用透视知识美化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认知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难点:对“近大远小”现象,从理论到实践认识的掌握。4.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家乡的路总是望不到头,家乡的路总是在改变,它伴随着人们成长,当人们站在长长的路上向前远望,可以发现路和路上的车、路边的树,由近到远产生了视觉变化。 2、出示图 1、2、3 3、提问:你从三幅图中看到什么样的

2、视觉变化? 4、学生讨论。“长廊、桥、公路都有近宽远窄的特点。” 二、出示课题长长的路三、授课 1、分析图例师:你能说出以下景物的透视吗? 学生讨论。“图 1 中是高速公路的近宽远窄。图 2 是铁路的近宽远窄。” 师:物体在光线的作用下,通过眼球的玻璃体折射在视网膜上而形成的视觉上的一种错觉。在绘画上我们称之为透视。师:(书本)下面绘画中是怎样表现透视现象的? 出示城市的路、胡同、街景学生讨论。 “城市的路用路来表现透视。胡同利用三轮车的表现来反映透视。塞夫勒街景表现出了路与路边的建筑、树木。” 2、学习透视知识师:视平线是我们观察景物时和视线同样高度的一条遐想的水平线,消失点是平行 线在观者

3、视平线上的汇聚点。 3、布置作业: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透视知识,画一画乡村的小路或城市的街道。 学生绘画。 老师指导 4、讲评作业展示作业 评选优秀作业 “你认为谁画出了透视特点?谁的画生动?” 四、小结无论是路还是车都有透视变化,同学们要仔细观察。 5板书设计第二课 长长的路近大远小透视原理 近宽远窄近长远短第二课 长长的路 欣赏 设计 展示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活动一:学生互动、讨论1、师:家乡的路总是望不到头,家乡的路总是在改变,它伴随着人们成长,当人们站在长长的路上向前远望,可以发现路和路上的车、路边的树,由近到远产生了视觉变化。 2、出示图 1、2、3 3、提问:你从三幅图中看到什么样的视觉变化? 4、学生讨论。“长廊、桥、公路都有近宽远窄的特点。”活动二:展示我的作品1、展示你绘画的作品。 2、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展评活动。 3、你认为谁画出了透视?谁的画准确?评选最佳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