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的语音表征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下称二乙)在由高到低排列的普通话六档(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水平中位列第四,属中等偏下水平,它是高校及中小学非语文教师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乙普通话水平的语言特征应该是: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z zhj、送气不送气、i 不分、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二乙水平受测普通话,测试总失分率不能超过20,测试成绩应等于或大于
2、80 分,小于 87 分,扣分极限为 20 分。为保险起见,我们可设定允许最多扣 18 分,根据单字(10 分) 、词语(20 分) 、短文(30 分) 、说话(40 分)四个测项的分值配置推算,字、词、文、话,允许扣的分数应分别是1.8、3.6、5.4、7.2,也就是说,二乙四个测项的得分依次不能低于 8.2、16.4、24.6、32.8。实际施测扣分通常并不如此平均,比如一个 82 分的二乙者,施测实际所扣 18 分,可能是:字扣 1.5,词扣 2.5,文扣4.0,话扣 10.0。从扣分结果看,字、词、文的实际扣分相对于平均值,往往会少一些,而说话的实际扣分相对于平均值,往往会多一些。这或
3、许说明二乙者,尤其是南方方言区二乙的低分者,其普通话实际应用水平不高。情况正是如此,南方方言区人的普通话水平主要从学校课堂习得,一般生活交际都使用方言,尤其在小城镇和农村更是如此。若提高说话测项的分值权重,那么二乙低分者也许就会站到三甲高分者的行列中去。因此,我们的二乙低分者,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的二乙低分者,不可以满足于到手的普通话二乙水平证书,需要不懈努力,除了将普通话用于课堂教学以外,还要逐步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交际,以切切实实提高自身普通话实际应用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当说,二乙者存在的语音问题比较多,其发音错误和发音缺陷比二甲者范围更广、程度更重。当然,由于二乙级别较低,评判其语音缺陷
4、整体偏宽,轻微缺陷通常忽略不计入扣分。下面试从声母、韵母、声调、音变、语调等方面对二乙者的语音问题给出轮廓说明。普通话 21 个声母:b p m f;d t n l;g k h;j q x;zh ch sh r;z c s。二乙者在音节发音时,通常出现的声母问题有:舌边音 l;舌面音 j q x;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尖前音 z c s 这四类。舌尖边音 l,表现出的主要缺陷是开口度偏窄,软腭上抬不充分,气流从口鼻同时流出。有时软腭不上抬,气流完全从鼻腔流出,这样 l 完全变成 n,进而发音缺陷也就变成了发音错误。比如“劳狼屡掠” 等字的发音即是。舌面音 j q x,表现出的主要缺陷
5、是舌面和上颚贴触点偏前,有时不是用舌面贴,而是用舌叶贴,听感性质接近舌叶音,其程度有轻有重,很严重的是用舌尖贴,听感性质接近舌尖音 z c s,这时发音缺陷就升格为发音错误。比如“先霞旬靴机家绝趣全穷” 等字的发音即是。舌尖后音 zh ch sh r,表现出的主要缺陷,或是舌翘度不足,或用卷舌代替翘舌,或舌部紧张发僵,舌尖和上颚触碰力偏大,使 zh ch 的塞擦音性质改变。也有的舌翘度过于不足,听感性质接近平舌音 z c s,这时可判为发音错误。比如“昼毡彻捶蕊知正中社事竹茶常虫水人筛竖刷”等字的发音即是。舌尖前音 z c s ,表现出的主要缺陷是舌尖和上齿背触碰点偏松,气流提前透出,或咬着舌
6、尖发音,听感近似齿间音,使 z c s 的塞擦音、擦音性质改变。比如“次自早足酸彩司寸”等字的发音即是。普通话 39 个韵母:(舌面)a o e i u ;(舌尖)-i(前) -i(后) ;(卷舌)er;(前响)ai ei ao ou;(中响)uai uei iao iou;(后响)ia ie ua uo e;(前鼻)an ian uan an en uen in n;(后鼻)ang iang uang eng ueng ong iong ing。二乙者在音节发音时,通常出现的韵母发音主要问题有:单韵母舌位和唇形偏离;复韵母动程不足及韵腹、韵尾自身偏离;鼻韵母动程不足及韵腹、韵尾自身偏离。单韵
7、母发音问题主要表现在 o u e i er 这几个元音上。o,开口度偏大,有的发音中途口形出现变化,听感近似 ou,如“破搏” 等字的发音即是。u,唇形圆度不够,如“幕足竖竹”等字的发音即是。e,舌位偏央偏低,如“渴喝”等字的发音即是。i,舌位偏高偏前,出现腭化听感,有的严重腭化,听感近似舌尖元音-i(前) ,这时可判作发音错误,如“迷皮” 等字的发音即是。er,开口度偏大,近似于 a 的开口,或卷舌迟疑和卷度不足,如“二而”等字的发音即是。复韵母发音问题主要表现在 4 个前响复韵母 ai ei ao ou 和 4 个中响复韵母 uai uei iao iou 上。ai 中前 a的舌位偏央,或
8、开口度偏窄,或从 a 到 i 动程过短,听感近似单元音 ,如“概爱”等字的发音即是。 ei 中,中央偏前一点的 e 的舌位,偏移成中央偏后,且舌位降低至半低,或开口度偏大,或从 e 到 i 动程过短,听感近似单元音 或 i,如“美飞” 等字的发音即是。ao 中后 a 的舌位偏央,或开口度偏窄,或从 a 到 o动程过短,听感近似单元音?,如“劳早桃” 等字的发音即是。ou 中的 o 应接近?,发音不必太圆唇,而缺陷发音则过于圆唇,有时和韵尾元唇 u 连成一体,听感近似单元音 u,或韵腹 o 舌位偏低偏前,发音松弱,至韵尾 u 动程短,听感近似单元音 e,如“ 昼豆口沟”等字的发音即是。中响复韵母
9、的发音问题类似于前响复韵母,笔者不打算展开赘述。鼻韵母发音问题举三组例子(an-ang en-eng in-ing)说明,其余可类推,无需赘述。an 中前 a 的舌位偏央,开口度偏大或偏窄,或前鼻韵尾-n 弱化及偏后,不是用舌尖抵上齿龈,而是用舌面碰硬腭,如“毡岸帆”等字的发音即是。ang 中后 a 的舌位偏央,开口度偏窄,后鼻韵尾-ng 偏前,如 “狼常” 等字的发音即是。en 中 e 应为央?,缺陷发音则舌位偏后,前鼻韵尾-n 弱化或偏后,如“嫩愤人” 等字的发音即是。eng 中后 e 舌位偏前,后鼻韵尾-ng 偏央或过分偏后,听感生硬,如“恒正滕风”等字的发音即是。in 中前鼻韵尾-n
10、弱化或偏后,如“勤宾”等字的发音即是。ing中 i,其舌位应不同于 in 中 i,舌位在央不在前,缺陷发音则舌位仍在前,或后鼻韵尾-ng 偏前,不是用舌面后部抵软腭,而是用舌面中部抵软腭前部或硬腭后部,或后鼻韵尾-ng 过分偏后,听感生硬,或韵腹和韵尾连接过缓,听感为在 i 和 ng 之间似乎夹入一弱短 e,如“定鸣”等字的发音即是。普通话 4 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二乙者在音节发音时,通常出现的声调问题有:上声的调程缩短或调形偏移,导致调值由 214 变成 21 或212 或 21324,如“美铁口水伙”等字的发音即是。去声的调形偏移,导致调值由 51 变成 42,如“幕破社事”等
11、字的发音即是;阴平的相对音高偏低,导致调值 55 变成 33 或 44;阳平的起始音高偏移,导致调值由 35 变成 45 或 46,或调形由线形变成弧形,如“迷捶狂穷”等字的发音即是。二乙者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问题往往在受测单音节字词时暴露较为充分,受测双音节词语时,除了仍有声母、韵母、声调的音素发音问题外,还可能出现轻声、儿化、上声变调等音素音变发音问题。对于轻声,主要是不能瞬时准确识辨,或者把轻声词读成非轻声词,即第二个音节的音强、音高及音长过于强调,这是错读,如“学问” 的“问” ,轻声错读成去声, “牌楼”的“楼”,轻声错读成阳平;或者把非轻声词读得像轻声词,第二个音节的音强、音高及
12、音长均不充分,这种情况一般作缺陷看待,如“状况、月份、亏损、英雄”等词的发音即是。对于儿化,主要问题是发音不正规,跟着感觉走,读要碰运气,时对时错,比如“金鱼儿” 儿化时直接加er,发音就较易正确,而“单词儿”儿化时需先去掉-i然后加 er,发音就较易出错。即使未出错的儿化发音,受方音影响,其圆润度也比较差,一般视为缺陷,如“小孩儿、干活儿”等词的发音即是。上声变调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上+上” 上。或者前“上”变调不充分,即不是由 214 变为 35,而是变为23 或 34 或 24;或者后“上”原调 214 弱化为 211 或21,如“水鸟、主宰”等词的发音即是;也有将后“上”误认为是非上,进
13、而连带造成前“上” 变调出错。二乙者受测单音节字词和受测双音节词语,除了发音缺陷比二甲者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重以外,在误读方面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或因字的拼音拿不准,前鼻音的以为是后鼻音,如“民”错读成“名” ;后鼻音的以为是前鼻音,如“凭”错读成“贫 ”;翘舌的以为是不翘舌,如“晒”错读成“赛”;不翘舌的以为是翘舌,如“槽”错读成“ 潮”;边音的以为是鼻音,如“梁” 错读成“娘”;鼻音的以为是边音,如“捺 ”错读成“蜡” ;去声的以为是上声,如“亚”错读成“哑 ”等等。或因不识字猜读出错,如“蕊”猜读为“心”, “盅” 猜读为“蛊” 等等。或因心理紧张茫然出错,如“拨”读成“拔” , “典雅”
14、读成“雅典”等等。二乙者受测作品和说话,除了存在上述声、韵、调、轻声、儿化、上声变调等发音问题外,还可能存在“一” 变调、 “不” 变调、语气词“ 啊” 变、动词形容词重叠等发音问题。比如“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中的“一”应变调为阳平,却错以阴平本调读出,形成错误;又如“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中第二个“不”应变调为阳平,却错以去声本调读出,形成错误;再如“嗬!好大的雪啊!” 中的“啊” 应音变为 ya,却错以本音 a 读出,形成错误。动词形容词重叠的发音问题,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中“尝尝”的第二个音节应读轻声,却错读成本调阳平;形容词重叠的发音问题,如“它黑
15、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中“ 黝黝”两个音节应变读为阳平,却错以本调上声读出。二乙者的语音表征除了上述“点” 上音素诸多问题外,在受测作品和说话时还会表现为“面” 上非音素诸多问题,比如出现怪异的语气、语调、停连等,其程度比二甲严重。以短文评分项扣分来说,如果“语调偏误”(语调偏误通常表现为语流中字调、词调、句调、语速、重音等要素出现偏误,给人以程度不等或平或怪之听感)二甲不扣分或扣 0.5 分,那么二乙会扣 0.5 分或 1 分;如果“停连不当”和“不流畅” 二甲不扣分或合起来扣 0.5 分,那么二乙会扣 0.5 分或 1 分。再以“声韵系统缺陷”的数量及程度来说,如果二甲会出现 1 至 3 类声母韵母缺陷,程度不重,那么二乙通常会出现 2 至 4 类声母韵母缺陷,且程度较重。二甲者“说话”,其非音素语音问题往往重于音素语音问题,比如音节发音的变形,语调的不自然度,语流的不畅度都超过二甲,且存在一定的方音听感。以评分来说,说话的“语音标准度” 一项,如果二甲的失分为 4 至 6 分的话,那么二乙的失分通常为 6 至 8分。 “自然流畅度”一项,因二甲的话语自然而有弹性,话语较活,这一项可能不扣分或扣分不超过 1.0;而二乙的话语通常有生硬感、断续感,口头禅多,话语较死,可能会扣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