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岗龙乡出租车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逐渐形成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出租车行业的经济效益与过去相比空间越来越小。这一客观存在使得出租车行业的经营者对现实十分不满,矛盾十分突出,容易诱发行业不稳定,进而影响社会安定,这与党中央大力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在 2013 年我乡通过扶贫项目争取到 6 辆出租车为我乡牧民群众在第二产业上有更大的突破,通过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每个牧民群众自筹 5 万多余元,购买了出租车 6 辆,通过一年来我们经过市场调整,群众反映此行业出现许多的问题。去年以来,随着困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出租的成本不断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在一年的出租车
2、行业当中,我乡 6 辆出租车平均一年经济收入在 3 万元左右,收入比较低,使百姓不愿意跑出租,当然,这由于地域的原因,比如我县外来人员较少,出租范围比较狭小是出租车经济效益比较少的原因之一。如 2003 年,我市市民强烈要求调整出租车租价,让利于民。市政府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合法程序制定出调整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经营者却闹出不大不小的罢市风波,使这个方案的推行十分困难。再如,我市一出租车司机凌晨被抢劫遭杀害,部分经营者却聚众闹事围攻市政府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虽然有他们客观原因,但通过我们调查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出租车行业经营者与我们管理者的向心力、凝聚力越来越远,对立情绪越来越大,行业越来越
3、不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要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形象就无从谈起。如何拉近我们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距离,打造一个和谐的出租车行业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经过对全市出租车行业现状和经营者的思想状态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仅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规范行业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 “堵”,还应该有亲和政策来“疏” 。疏堵结合才能打造和 谐行业。为此我们大力开展了以“以人为 本,构建和谐出租 车行业” 的主题活动,同时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推进主题活动的开展。一是建立重大事故的补助政策。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处从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金中拿出 5%的资 金,设立“鄂州市城市出
4、租汽车交通事故安全基金”。对家庭十分困难,经济上无法承受的重大事故给予相应的补助。 2005年 11 月我市一出租车司机被抢劫遭杀害后,由于家庭特别困难,我们就从基金中拿出 5000 元,所属公司也拿出 5000 元补助受害者家属,不仅缓解了受害者家庭的经济困难,也体现了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关爱和温暖。二是建立奖励政策,重奖文明诚信出租车经营者。从 2003 年开始,我们大力开展“十佳文明 诚信出租车” 创建活动。市文明委、市交通局联合制定下发十佳文明诚信出租车考核评分标准和十佳文明诚信出租车奖励办法。 “办法” 规定对连续三年获得“十佳文明 诚信” 出租 车称号的车辆重奖 一万元。经过三年的考
5、核、筛选最终有 4 辆出租车被评为“十佳文明 诚信出租车” 。我们准备召开全行业表彰大会,兑现承诺。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我市出租车行业的积极性和服务热情,为构建和谐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上述亲和政策的实施,我市出租车行业文明诚信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行业的和谐和稳定得到进一步加强,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具体表现在: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出租车的成本不断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大幅下降。我市政府对每辆出租车给予一次性油价补贴 400元。但出租车经营者不是象过去那样找政府,而是找市场。从提高服务质量上找效益,从节约上要效益。全行业自发行动,由单一用汽油
6、改为双燃料使用。截至目前止,我市出租汽车已有 85%以上使用天燃气,不仅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而且单车每天降低成本 5070 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服务意识、诚信意识不断增强。过去我市出租车行业宰客、甩客现象时有发生,经营者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现在文明诚信服务蔚然成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已成为全行业的一种时尚。2005 年5 月一出租车司机拾到一乘客掉在车上的现金物品等价值 70 多万元,主动联系失主,如数送还。失主十分感动,当即掏出 100 元酬谢,被司机婉言谢绝。这一举动在全市产生了较大震撼。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批示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同时该司机被评为年度感动
7、鄂州的风云人物。因服务质量而引起的投诉案件逐年减少。2003 年因服务质量而引起乘客投诉的 185 件,2004 年 104 件,比上一年减少 81 件,减少四十三个百分点;2005 年 64 件比上年减少 40 件,又减少三十八个百分点。较好地展现了鄂州出租车行业的精神风貌。行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过去我们管理部门与经营者之间似乎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现 在没有了,过去管理部门与经营者的心总想不到一起,劲总使不到一处,现在关系日益密切,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真正形成了共同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良好氛围。去年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我们组建 “鄂州市出租汽 车联合工会”这一群众性的组织,广大出租车经营者不象过去那样漠不关心,而是涌跃参与,积极投票选举,顺利为我市出租车行业搭建了交流与沟通的又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