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HYBJB111 课程名称 三大构成课程类型 A 类 B 类 C 类 课程属性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 必修 专业选修 公共选修 开课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开课学期 1 学 分 3总 学 时 54(理论:30 实践:24 专项实践:0)美学 室内设计美术基础 景观设计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环境艺术设计2课程简介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
2、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
3、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
4、法及规律;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3四、课程教学设计情境/模块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理论学时课内实训学时专项实践学时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教学环境说明考核评价平面构成知识:掌握形态、形态构成、形态要素等基本概念与内涵。素质: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力:掌握
5、造型要素的基本性质,点、线、面、体的平面造型规律,研讨各要素间的相对性和可转化性。1.设计从构成开始(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 2.平面空间中基本元素的视觉训练(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3.有关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的表现(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 4.有关形与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5.有关平面空间中肌理构成方法训练,料体验 1-7 自然,文化,时代中的构成(综合了现代物理学
6、、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班级授课 12 10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工程案例与理论结合,精讲多练与讨论结合的方法。媒介资源:教材、教案、多媒体。多媒体教室考勤、上课表现、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等记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4色彩构成知识: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光与色的相互关系、物体色的形成、色彩的表述和色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素质: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力:理解色彩的表达情感和色彩在色彩构成中的作用以及当今的流行色的能力。1.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相互作用,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2.色彩的调
7、配(光与色:光与可见光谱,光的传播。物体色: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 3.色彩的视觉及心理感受(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立体、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日本色研色立体)4.色彩秩序训练方法(色相对比: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1.零度对比、(1)无彩色对比(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3)同种色相对比(4 )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 2.调和对比(1)邻接色相对比(2)类似色相对比(3)中差色相对比 3.强烈对比(1)对比色相对比(2)补色对比)5.色彩构成要素(红、黄、蓝)6.自然色的解析(色彩采集、重
8、构)7.系列配色(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综合推移)班级授课 12 8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工程案例与理论结合,精讲多练与讨论结合的方法。媒介资源:教材、教案、多媒体。多媒体教室考勤、上课表现、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等记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5立体构成知识:掌握成角透视画法。素质: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力:掌握室内成角透视图的画法的能力。1.立体构成概述(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2.立体构成的造型基础(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
9、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3.线材立体构成(立体构成中,丰富的物质材料的参与是立体构成中必不可少的要件)4.面材(材科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从材质、形态、性能等都可以进行分类,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在空间能产生轻盈、锐利和运动感) 5.立体形体的处理构成创作表现(立体构成的构思不是完全依赖于设计师的灵感,而是把灵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结合起来,通过逻辑推理的办法,并结合美学、工艺、材料等因素,确定最后方案)班级授课 14 6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工程案例与理论结合,精讲多练与讨论结合的方法。媒介资源:教材
10、、教案、多媒体。多媒体教室考勤、上课表现、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等记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6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学士或以上学位,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便解决教学、科研、实践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的问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知识传导能力和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建筑行业的实践经验或经历,与美术系统密切联系的沟通渠道,具备善于实践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备课充分、讲授熟练;教学内容丰富、新颖;深度、广度适宜;概念准确,重点突出;进度符合课程授课计划
11、要求;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启发式、分组讨论式等方法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路,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序号 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场地大小/ m2工位数 功能说明1多媒体教室1.环境要求: 安全卫生 ;2.设备名称及数量要求: 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台 ; 3.软件 办公软件 。60 90 理论课程2材料实训室1.环境要求: 安全卫生 ;2.设备名称及数量要求: 各实验设备 。50 100 实训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教材要求:三大构成中国工业出版社,2011 年。2、参考资料:A、构成,余雁编著,高
12、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B、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3 年。3、硬件要求:高性能计算机一台; 4、软件配置:Windows 操作系统软件。七、课程评价标准、考核方式7(一)考核评价的标准1.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因材实施教,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传统的以教学“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2.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使考核评价具有科学性,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为基础依据,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考核评价要兼顾灵活性。评价指标即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又要考虑现有
13、教学条件和环境及教学实施实际情况。其三,评价指标要突出重点,全球操作,不能过于繁琐。3.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与质量,实训实习报告提交及时与否及质量,分组讨论学习的参与程度等,都应作为过程考核的参考评价因素,结合期末的终结考核,得到课程的综合评价。(二)考核评价内容及方法本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学习态度等,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采用考查、操作、小组协作实验与讨论学习、制作作品多样考核评价方式,开卷、闭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过程考核占 20%,实训
14、成绩占 40%,期末终结考核成绩占 40%,技能考核成绩以专业组技能考核小组的测试成绩为准。平时成绩 20%+实训成绩 40%+期末考核成绩 40%=总成绩平时成绩=上课出勤 5%+平时作业 5%+上课回答问题 5%+小组学习 5%职业能力 考核方式 分配比例 组织实施 考核标准社会能力 平时考核、定性评价20% 教师由学生上课表现记录评价,按分值计算1.出勤考核情况。(5%)2.课堂表现情况。(5%)3.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及其沟通情况。(5%)4.课堂提问情况。(3%)85.爱护学习环境。(2%)方法能力 实验考核、定性评价40% 教师按学生上交作业及实训报告进行评定,按分值计算1.作业考核。(12%)2.实验报告考核。(12%)3.课堂实验考核。(16%)专业能力 期末作品评定 40% 教师根据期末实训技能考核进行评定1.技能掌握。2.创新能力。3.作品质量。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应该注意优生与差生的关注和讲课的进度,注意实训学时的安全九、其它说明制定单位(系部): 建筑工程系 制定人: 李远霞 审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