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殡葬文化试题 (初级一)一、填空:(每题一分共 6 分)1、殡葬文化是( )的一部分、一个分支。2、大殓是指把尸体放入( ) 。3、明器是指古人用以( )的物品。4、世界上独有的大型家族墓地是中国山东的( )墓地。5、中国近代最早出现殡仪馆的城市是( ) 。6、1985 年 2 月,国务院颁布了( ) ,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行政法规。二 选择:(每题一分共 4 分)1、 礼记.丧大记记载,大殓在小殓的次日,即死后的第( )天。 三 五 七2、 ( )是迄今为止坟头最大的一座坟墓 唐乾陵 明十三陵 秦始皇陵3、1931 年,南昌人陶醒予创办中国殡仪馆,是中国人开办的( )殡仪馆。 第一家 最大的
2、一家 服务内容最丰富的一家4、1985 年 2 月,国务院颁布了( ) ,是中国殡葬工作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行政法规。 殡仪馆等级标准 等级殡仪馆评定办法 全国殡葬管理暂行规定 殡葬文化试题(初级一)答案一、 填空1、 社会总文化 2、棺内 3、随葬 4、孔林 5、上海 6、 全国殡葬管理暂行规定二、 选择1、 2、 3、 4、殡葬文化试题(初级二)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5 分)1、慎终追远的主要内容有哀死思亲、厚葬久丧, ( ) ,制丧方丧、乞求冥福等。2、在民间,人们选择墓地非常崇尚( )习俗。3、近代中国殡葬服务业为( ) ,服务机构为( ) 。4、建国前,殡仪馆基本还限于( )里。
3、二、 名词解释(5 分):殡葬文化殡葬文化试题(初级二)答案一、 填空、1、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2、风水 3、杠业、杠房 4、大城市二、 名词解释:殡葬文化殡葬文化:殡葬文化是围绕殡葬事件而建立的文化,是人们对殡葬的认识以及由此体现于殡葬的操作形态和实物形态之中的一整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其习俗、规范的总和。殡葬文化试题(初级三)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7 分)1、 ( )时期,皇陵的封土以山为陵。2、 小殓指为死者( ) 。3、 1844 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个外侨开办的公共墓地( ) 。4、 1929 年,孙中山安葬紫金山,葬礼采用( ) 。5、 按每年 6.6计算,全国每年死亡约
4、( )万人。6、 截止年底,全国建成一级殡仪馆( )个,二级殡仪馆( )个。二、 选择(每题分,共分)、 ( )是迄今为止坟头最大的一座坟墓。 唐乾陵 明十三陵 秦始皇陵、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 ( ) 、山东、江苏等省市多年来一直保持火化率接近。 海南 广东 四川 黑龙江、我国族墓保存最完整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 孔林 炎帝陵 李时珍墓 殡葬文化试题(初级三)答案一、 填空、魏晋、唐朝 、穿衣 、上东路外国公墓 、三鞠躬礼 、万 、二、 选择、 、 、殡葬文化试题(中级一)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6 分)1、碑指( ) ,竖立在坟前或坟后,以表彰死者。2、土葬在中国盛行的
5、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 )的思想,另一方面有其深刻的伦理原因。3、寿陵是指( )生前预筑的坟墓。4、1927 年,上海静安寺公墓火葬处安装第一只煤气火葬炉,是上海第一处( )意义上的火葬场。5、1929 年,孙中山安葬紫金山,葬礼中采用( )礼。6、新中国殡葬改革成就之一是建立起一个分布全国的( )网络。二、 选择(每题 1 分,共 4 分)1、宗法观是指封建社会对( )系统法则的看法。 嫡庶 长幼 尊卑2、大约在( )时期,墓上开始有了标志即坟头。 西周 夏朝 魏晋3、1985 年,国务院颁布了( ) ,是中国殡葬工作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殡葬行政法规。 殡仪馆等级标准 等级殡仪馆评定办法 全国
6、殡葬管理暂行规定4、袁世凯政府规定丧礼为( )礼。 叩头 三鞠躬 默哀殡葬文化试题(中级一)答案一、 填空1、 墓碑 2、入土为安 3、帝王 4、现代 5、三鞠躬 6、殡仪馆服务网络。二、 选择1、 2、 3、 4、 殡葬文化试题(中级二)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3 分)1、殡葬文化是( )的一部分、一个分支。2、1990 年, 殡仪馆等级标准和( )的颁布,促进了殡葬事业单位的建设,3、中国近代最早出现殡仪馆的城市是( ) 。二、 选择(每题 1 分,共 2 分)1、1956 年,内务部(民政部前身)提出“殡葬改革”的口号,改革主要内容是( ) 平毁和迁移坟墓 提高火化率 限制土葬2、
7、 ( )是迄今为止坟头最大的一座坟墓。 唐乾陵 明十三陵 秦始皇陵 三、 名词:杠房殡葬文化试题(中级二)答案一、 填空1、社会总文化 2、等级殡仪馆评定办法 3、上海二、 选择1、 2、三、 名词杠房:杠房指近代中国的殡葬服务机构,即为丧家承办丧事的店铺,内备丧车、丧杠、棺罩、殡仪服饰得等物。殡葬文化试题(中级三)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5 分)1、明器指古人用以( )的物品。2、1844 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家外侨开办的公共墓地( ) 。3、世界上独有的大型家族墓地是中国山东的( )墓地。4、新中国殡葬改革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和( )阶段。二、 名词(5 分):殡葬文化殡葬文化
8、试题(中级三)答案一、 填空1、 随葬 2、上东路外国公墓 3、孔林 4、倡导、法制二、 名词殡葬文化:殡葬文化是围绕殡葬事件而建立的文化,是人们对殡葬的认识以及由此体现于殡葬的操作形态和事物形态之中的一整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其习俗、规范的总和。殡葬文化试题(高级一)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7 分)1、殡葬文化是围绕( )而建立起来的文化。2、 人类的早期对待同伴的尸体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通常是( ) 。3、 宗法观是指封建社会对( )系统法则的看法。4、 唐高宗李治与其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是( ) 。5、 中国近代出现最早殡仪馆的城市是( ) 。6、 截止 2001 年底,全国建成
9、一级殡仪馆( )个,二级殡仪馆( )个。二、 选择:(每题 3 分,共 3 分)封土是皇陵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大体经历三个变化过程:( ) 方上 以山为陵 门楼牌坊 宝城宝顶殡葬文化试题(高级一)答案一、 填空1、 殡葬事件 2、弃尸荒野 3、嫡庶 4、乾陵 5、上海 6、42、117二、 选择 殡葬文化试题(高级二)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3 分)1、慎重追远的殡葬伦理观主要内容有哀死思亲、厚葬久丧, ( ) 、 ( )和治丧方丧、祈求冥福等。2、1985 年 2 月,国务院颁布了( ) ,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殡葬行政法规。3、世界上独有的大型家族墓地是中国山东的( )墓。 二、 选
10、择(每题 3 分,共 6 分)1、北京、天津、上海、 ( ) 、山东、江苏等 8 省市多年来一直保持火化率接近 100%。 黑龙江 广东 辽宁 吉林2、1956 年,内务部(民政部前身)提出“殡葬改革”的口号,主要内容是( ) 。 平毁和迁移坟墓 规划并建立公用墓地 提高火化率 有计划的建立火葬场。殡葬文化试题(高级二)答案一、 填空1、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2、 全国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3、孔林二、 选择1、 2、殡葬文化试题(高级三)一、 填空(每题 1 分,共 2 分)1、1931 年,南昌人陶醒予创办( ) ,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殡仪馆。2、新中国殡葬改革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倡导阶段和( ) 。二、 选择(每题 3 分,共 3 分)新中国殡葬改革的成就主要有( ) 。 建立起一个分布全国的殡仪馆服务网络 推行火化较有成效 初步建立了公墓制度 殡仪水平正在提高 100%实现火化。三、 简答题:简述慎终追远的殡葬伦理观的主要内容(5 分)殡葬文化试题(高级三)答案一、 填空1、中国殡仪馆 2、法制阶段二、 选择三、 简述慎终追远的殡葬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是:1、哀死思亲、厚葬久丧 2、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3、制丧方丧、祈求冥福 4、祭祀祖先、荫庇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