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1.近义词的辨析角度:A词义轻重;B适用的范围;C搭配的对象;D感情色彩;E语体色彩。,2.词语的辨析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词 语,3.词语的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是指所指定的词语在该句子中对所表达的对象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表达作用、达到了一个怎样的表达效果。这需要学生对该词语,对整个句子作较为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并找到合理有效的语言来表达。答题方法(1)思路:从词语对所表达对象表现出的情状、实际情况去判断。并组织合理的语言答题。(2)语言:注意区分文体,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表现了”或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如果是说明文,应该用“准
2、确地说明了”;如果是议论文,应该用“有力地论证了”。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最好不要把记叙文的词语表达作用说成是“说明了”什么。,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答题方法: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 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5.一 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
3、互换。,6.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A望文生义,即只根据字面的意思,就做出想当然的错误解释。例如: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风声鹤唳”是指溃逃的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怀疑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又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B褒贬误用,即对成语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本来是含有褒义的,却用到贬义的语境中去。例如:贬义色彩的成语有:无所不为、虚张声势、夸夸其谈、处心积虑、好高骛远、随声附和、满城风雨、趋之若骛、死灰复燃、肆无忌惮、信口雌黄、炙手可热等等 褒义色彩的成语有:蔚然成风、集腋成裘、从容不迫等等。,C对象用错,即指该成语是用来描绘甲类事
4、物的,却被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去。例如: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 有些成语专指特定对象,例如:“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天伦之乐”形容一家人;“凤毛麟角”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变更;要特别注意“如”字结构的词语。D不合语境,是指成语的适用语境被错用而致使用不当。例如:据专家测算,在市内的空气污染中,
5、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45%。“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E重复累赘,是指在语句中已含有成语里的含义,再用成语,则造成重复。例如:他在敌人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又如: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语言运用,(一).仿写: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
6、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二)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缩句顺口溜:“的”前“地”前“得”字后,形容限制去个够。数量出现莫放过,介宾来了也杀头,(三)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答题方式: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 (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
7、有起伏。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 这一句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作用)论述了 (内容)。,(四)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分析比较、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并一定要挖掘其深层含义。,综合性学习,常见题型: 1、活动类: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宣传口号、活动步骤等。 对策:语言表述要简洁。主题词要简明、准确、生动;活动过程或计划要点表述要清楚,目的要明确,过程和计划要分项列出。2、提取、概括信息、拟写标题类 对策:筛选重点词语组成一句话,形成
8、自己的观点。思考材料的共性,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标题要点概括:A.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B.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C.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3、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 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4、语言积累类:对策: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特别是时代性、地域性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表述。5、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答题方式:论点+论证
9、,第一部分,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 2.二种语言类型: 3.二种论证方式: 4.二种说明语言: 5.二种说明文类型: 6.二种环境描写: 7.社会环境描写: 8.二种论据形式:,物线、情线。,口语、书面语。,立论、驳论。,平实、生动。,交代时代背景。,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1.三种人称: 2. 三种感情色彩: 3.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高潮,深化主题,留下思
10、考,表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局,褒义、 贬义、 中性。,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4. 议论文三要素: 5.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6. 三种说明顺序: 7.语言运用三原则: 8.记叙的三种顺序:,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论点、 论据、 论证。,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简明、 连贯、 得体。,顺叙、倒叙、插叙。,第三部分,1.四种文学体裁:2.句子的四种用途:3. 小说情节四部分:,小说、诗歌、 戏剧、
11、 散文。,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第四部分,1.五种论证方法:2. 五种表达方式: 3.引号的五种用法:4.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5.省略号的五种用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记叙、 描写、 说明、抒情、议论。,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 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停顿、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1、表示引文的省略 2、表示列举的省略 3、用于重复的语句的省略 4、表示话没有说完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第五部分,1.六种逻辑顺序:2.记叙文六要素:3.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 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第七部分,1.八种复句类型:2.八种常用修辞方法:3.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承接复句,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引用 设问 反问,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