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86848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8中考生物面对面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讲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中考考点清单,考点 1,动物的运动,1. 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关节示意图,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1)关节,【识图要点】 a.关节的组成:关节由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其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功能如下:,关节软骨,结缔,滑液,b.常见的关节有:肘关节、膝关节。,(2)骨骼:骨与骨之间通过_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 _ 。(3)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 _和两端较细的乳白色的 _组成,具有受到刺激而 _的特性。骨骼肌绕过关节,连接在 _的骨上。,关节,骨骼肌,肌腹,

2、肌腱,收缩,不同,(4)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如图所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示意图,【特别提醒】 (1)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和韧带有关;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及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2)在运动中,骨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练,抢,分,必,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请问这是关节哪个部位发生病变造成的?关节炎是由关节囊的病变引起滑液分泌过多,致使关节腔内积液过多并伴随着肿胀疼痛的疾病。 2. 为什么骨骼肌的两端至少要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由于

3、肌肉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每块骨骼肌的两端至少应该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2.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识图要点】 (1)图中甲表示 _动作,此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肌群 _ ,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肌群 _ 。 (2)图中乙表示 _动作,此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肌群 _ ,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肌群 _ 。 (3)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状态对比,屈肘,收缩,舒张,伸肘,舒张,收缩,舒张,收缩,(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哺乳动物的运动

4、只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不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 ),提示:运动的完成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来提供能量。,3. “引体向上”是在多组骨骼肌群的参与下完成的,不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2. 任何一个动作都不可能只由一块骨骼肌来完成。( ),3. 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逃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考点 2,动物的行为,1. 动物行为的概念:指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 动物行为的分类 (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5、,两者的比较如下:,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生活经验,学习,(2)根据行为的表现将动物的行为分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通讯行为。具体如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提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消失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 2.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练,抢,分,必,3. 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形成一定的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有的群体中还形成_。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狒狒

6、、蜜蜂、蚂蚁、狼、猴子、大象、斑马、大雁等。 (3)社会行为与群集行为的区别:社会行为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和等级关系,如蚂蚁、蜜蜂、羚羊、狒狒等;群集行为没有明显的分工和等级关系,如群集飞行的蝗虫、群集取食的蚜虫、乌鸦的群集行为等。,等级,组织,分工,4.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通讯: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动物的通讯方式有:蚂蚁气味、蜜蜂动作、黑猩猩声音等。 (2)通讯的方式:声音、形体姿态、动作、气味等都可以传递信息。 (3)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5. 性外激素 (1)性外激素的概念:许多动物的个体之间都能进行信息交流,例如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够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做性外激素。 (2)应用 a.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b.在田间释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通过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不能完成交配,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6.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详见实验突破实验一)。 7. 探究蚂蚁的通讯:(详见实验突破实验二)。,考点 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8、;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 仿生 (1)仿生的概念: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_和 _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功能,结构,(2)应用,常考命题突破,命题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 (2016怀化)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由运动系统的哪些结构来完成( ) A. 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B. 肌肉、关节 C. 肌肉、骨 D. 肌肉、骨、关节,D,2. (2016岳阳)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从运动系统的组成看,划龙舟时运动的动力来自( ) A. 骨 B. 骨骼 C. 骨骼肌 D. 关节,C,命题点 2,关节的结构与功能,3. (2017娄

9、底)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标号1从2中脱出称为脱臼 B. 图中3能分泌滑液减少摩擦 C. 图中5为关节软骨,能减少摩擦 D. 图中2为关节腔,第3题图,C,【解析】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关节囊能分泌滑液,减小摩擦;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4. (2017青岛)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 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A. B. C. D. ,A,命题点 3,运动的实现,5. (2016

10、郴州)当人做屈肘动作时,骨骼肌的协作关系是 (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A,6. (2017株洲)引体向上运动常常作为体育考试项目,成功完成引体向上动作时,上臂肌肉所处状态是( ) A.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收缩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舒张 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解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A,7. (

11、2016张家界)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相应的骨受到牵引,骨绕关节转动,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B. C. D. ,C,8. (2016株洲)关于完成推门这一动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B. 需要消耗能量 C. 需要多组肌群的配合:肱二头肌由舒张收缩,肱三头肌由收缩舒张 D. 在这个动作中,肌肉提供动力,骨相当于杠杆,肘关节相当于支点,C,9. (2017益阳)2016年3月23日晚,中国国家男足在长沙10战胜韩国队。分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一系列动作(如奔跑、踢球、射门等)产生的原因,正确的是( )

12、A. 关节活动带动四肢活动产生的 B. 肌肉收缩牵动骨产生的 C.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的 D. 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群产生的,C,命题点 4,动物行为的理解与判断,10. (2016怀化)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蜻蜓点水 蚂蚁搬家 C. 孔雀开屏 D. 惊弓之鸟,B,11. (2017长沙)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 社会行为 D. 先天性行为,A,12. (2017常德)下列行为属于生殖行为的是( ) A. 狮子捕食斑马 B. 孔

13、雀开屏 C.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D. 黄鼠狼遇到敌害时放出臭气,B,【解析】狮子捕食斑马属于捕食行为;蜜蜂采蜜也是捕食行为;黄鼠狼遇到敌害释放臭气属于防御行为;孔雀开屏是生殖行为中的求偶,故选B。,13. (2017益阳)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 雄鸡报晓 鹦鹉学舌 蜘蛛结网 蜻蜓点水 猴子行礼 孔雀开屏 狗钻火圈 小鼠走迷宫 A. B. C. D. ,C,【解析】鹦鹉学舌、猴子行礼、狗钻火圈和小鼠走迷宫,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都是动物的学习行为。,14. (2014岳阳)下列有关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B. 先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14、 C.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D. 先天性行为是可以遗传的,B,15. (2015呼和浩特)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年长者是“首领” D. 孔雀开屏不属于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A,命题点 5,动物行为中的信息交流,16. (2017郴州)许多动物个体间都能进行信息交流,当一只黑长尾猴发现不同的敌害时会发出不同的叫声,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为( ) A. 动作 B. 气味 C. 声音 D. 体色,C,17. (2015娄底)俗话说“人有人言

15、,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A.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B.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C. 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 D. 母鸡发现老鹰“咯咯”叫,召唤小鸡,C,命题点 6,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8. (2017岳阳)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动物的数量不能无限增长 B. 动物对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C. 蜜蜂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D. 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D,19. (2016岳阳)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钩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远方,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 ) 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16、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实验突破,实验,一,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P50,【提出问题】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还是先天性行为? 【作出假设】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实验装置】,“迷宫”图示,【实施计划】 1. 取饥饿处理的5只小鼠做好准备,然后将1只小鼠放置在“迷宫”入口,“迷宫”出口处放置食物,观察并记录小鼠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2. 五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同样的间隔时间进行次实验,共计5次,分别记录每次小鼠找到食物所需的时间。对其余4只饥饿处理的小鼠同样进行5次实验,并记录每次所需时间。 【数据处理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求出5只小鼠每次找到食物所需时

17、间的平均值。分析数据可知,随着小鼠“尝试与错误”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所需的时间越来越_。 【实验结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短,【注意事项】 1. 出口处放置的食物应是小鼠喜欢吃的食物。 2. “迷宫”的隔板应设置得高一些,以避免小鼠从隔板上方越过,或者在隔板上方盖一块玻璃,这样既能阻止小鼠翻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鼠的行为。 3. “迷宫”通道的宽度应较宽,以便于小鼠折返。 4. 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根据小鼠通常白天躲在黑暗处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的规律,最好把实验时间定在晚上。,【实验拓展】 1. 同种动物不同个体比较:若用不同的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走出“迷宫

18、”吃到食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也是不同的,说明即使是同种动物,不同个体间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 2. 将不同动物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进行比较: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能力越强,这种能力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 _物质决定的。,遗传,3. 家养小动物的学习行为:如小狗经过训练后能按主人的指令行动,小猫经训练后能做一些高难度动作等。这些复杂的学习行为能使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4.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给我们自己学习的启发:在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但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典例(2015 益阳)在探究小鼠走迷

19、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据此回答:,(1)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要少得多,因为小白鼠的_能力比蚯蚓强,这种差异主要由_决定的。 (2)实验结论: _ 。 (3)上述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答出一项即可) _ 。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仍以小白鼠为例,再提出一个探究问题。 _。,学习,遗传物质,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学习行为,用2只以上的小鼠做实验;重复实验等,不同性别的小白鼠学习能力是否有差异等,一,问,补,充-,设,(5)小白鼠是用

20、_(填“反复尝试”、“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习怎样通过迷宫的。(6)小白鼠在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的作用。,反复尝试,信息,【解析】(1)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的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学会某种行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小白鼠比蚯蚓高等,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其“尝试与错误”次数比蚯蚓要少,学习能力较强。 (2)小白鼠通过,多次的“尝试与错误”,能够顺利走出迷宫,说明小白鼠的这种行为是学习行为。(3)为

21、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或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可信度,因此要用多只小鼠(或重复实验)。(4)小白鼠的性别不同,学习能力可能不同。因此以小白鼠为例,我们可以再提出一个探究问题:不同性别的小白鼠学习能力是否有差异。【补充设问】(5)小白鼠是用反复尝试的方法,经过不,断的失败和再尝试,最终学会走出迷宫。(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在合作过程中,生物间要通过声音、气味、动作等传递信息。,返回,实验,二,探究蚂蚁的通讯P56,【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作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的。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一蚁穴,同时将这些受惊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实验

22、时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2. 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如下图),形成A、B、C 3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他岛。,实验装置图,3. 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不放食物,观察蚂蚁的行为。 4. 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连接A、B岛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5. 在蚂蚁爬过的桥上,涂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实验结果】 1. 步骤3:爬向C岛的蚂蚁发现食物,爬向A岛上的蚂蚁“空手”而回。 2. 步骤4:蚂蚁直接沿着对换后的“桥”爬向没有食物的

23、A岛。 步骤5:蚂蚁失去目标,随处乱爬,找不到食物。 【实验结论】蚂蚁是通过_传递信息的。 【实验材料的处理】实验完毕后,将捕获的蚂蚁 _ _ 。,气味,放回,大自然,【实验拓展】 1.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其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 2. 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的意义:蚂蚁是社群生活的,通讯使蚂蚁个体间进行信息交流,个体间分工合作,有利于获取食物。,3. 许多动物都有通讯行为,如蜜蜂可以通过舞蹈进行通讯、黑猩猩通过叫声传递信息等。 4. 对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如“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典例(2014益

24、阳)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同一个蚂蚁洞,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_,观察蚂蚁的行为。 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之间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不放食物,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 步骤:蚂蚁的行为_ 。,气味行走,依靠气味,(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_?,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气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