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藏象课件.ppt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9874520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藏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藏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藏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藏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藏象,宁夏医科大学 中医学院孙 琪,学习要点,1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 2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分类; 3了解藏象学说的运用; 4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各脏的系统联系; 5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藏:隐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可以从外部察知的现象、征象。 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研究人体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与外环境相互联系的理论。,藏象与藏象学说,脏腑及脏腑分类,脏腑:人体内脏的总称。,“藏”(脏腑)与脏器的概念区别:脏器,是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器官的总称。属实体器官,为解剖学概念。

2、“藏”(脏腑)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藏”的结构是一个形态和功能统一的结构。且重在功能,本于实体又非实体。,藏象的内涵,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藏象学说的形成,以内经的成书为标志 形成基础一、早期的解剖实践二、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天人一体观,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五脏的主要系统联系,体、华、窍、液、志 体:形体。广义: 泛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机体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狭义: 筋、脉、肉、皮、骨五体。 华:荣华,光彩。五脏精气表现在体表的五个特定部位,

3、即五华,包括爪、面、唇、毛、发。 窍:孔窍、官窍。七窍目、舌、口、鼻、耳 九窍目、舌、口、鼻、耳 +前阴、后阴 液:体表孔窍分泌的正常液体,特指泪、涕、唾、涎、汗五液。 志:情志,是人对客观外界刺激所表现的情绪反应。主要有喜、怒、思、悲(忧)、恐(惊)五志。,第一节 五脏,一、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与小肠相表里。,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表里,心的主要生理,1.主血脉:心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运血:心之阳气推动血液的运行主血 心主血脉 生血:心阳温脾阳,将水谷精微 化

4、赤为血 主脉指心阳、心气推动、调控心脏的搏 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心之功能正常发挥依赖心气、心阳、心血、心阴的充盛,心之阳气旺盛,阴血充盈,则见: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舌色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阳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可见:,2.主藏神,神的含义,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等。,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具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功能。,心主神

5、明功能正常以心血充盈、精气充盛为物质基础,人体脏腑组织的各项功能相互协调,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身体安泰无恙;精神饱满,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七情调和,寤寐正常。,心藏神功能失调,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精神萎顿,神思衰弱,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 血热扰心,神志不宁神昏,谵语,狂躁,举止失常。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全身各脏腑功能失去协调,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关系,心主血脉与主神志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例: 失血过多,出现精神萎靡甚则神志昏迷 精神紧张,血流加速,心跳加快,面红或苍白,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窍为舌

6、心在志为喜 心在液为汗,心的系统联系,心在液为汗:汗为心之液,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汗由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互化,故汗多必伤津,津伤必累及血,因而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之说。,心藏神,故精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心气虚自汗 心阴虚盗汗 心阳暴脱大汗淋漓 汗出过多可损伤心阳,二、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五行属金,为阳中之少阴,与秋气相通应,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与大肠相表里。主要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 2.肺主气司呼吸 3.肺朝百脉 4.通调水道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表里,肺为“华盖”: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覆盖于其他脏腑之上,故称之“华盖”之脏

7、。肺为娇脏:肺叶娇嫩,不耐寒热,通过鼻窍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易被外邪侵袭为病,故称之。,肺为娇脏,怕寒而恶热,故邪气易伤而难治。(妇人大全良方),清肃之脏 喜润恶燥 以降为顺,肺主宣发肃降,宣发,含义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生理体现,排出浊气于体外 运布津液及水谷精微至体表 宣散卫气达体表 输布血液于全身,肃降,含义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生理体现,吸入清气于体内 将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 使血液聚会于肺 清肃呼吸道异物 肺气的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肺气的运动形式,肺失宣发:呼吸不利、胸闷、无汗、鼻塞。 肺失肃降:呼吸短促、咳嗽、咳痰、喘息。,肺主宣发与肃降作用之比较肺

8、气的宣发作用 肺气的肃降作用呼出体内浊气 吸进自然界清气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 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主气,肺主气:指肺具有主管人体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的功能。,“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助心行血(朝百脉),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吸清呼浊,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的功能。,肺主通调水道(肺主行水),含义:指肺气通过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

9、运行和排泄有疏通调节作用,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肺为水之上源,降津液濡养诸脏腑 肃降:向内向下通降 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经气化为尿津气下行,助大肠传导,机理:,濡润各脏腑器官及皮毛肌腠,宣发:向上向外布散 呼气排出部分水液,外达皮毛排出汗液,肺主通调水道作用示意图,肺的系统联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含义:指肺与皮肤有密切配合关系,其功能盛衰可以从毫毛的色泽上得以体现。 机理: 肺输布精气、津液,充养皮肤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护卫肌表。皮肤汗孔宣肺气,助呼吸。 病理: 肺气虚皮毛憔悴枯槁,畏寒、多汗或自 汗

10、易外感病邪。外邪袭表无汗、喘咳等。 治疗:补益肺气宣发肺气,功能正常:皮肤致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外邪能力强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含义:鼻与喉相通而下连于肺,鼻为气道最上端,喉属肺系,同是清气、浊气出入的通道,而肺主气司呼吸,故鼻为肺窍,喉为肺之门户。 生理:肺气调和,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声音清晰响亮。 病理:外邪犯肺,则鼻塞、流涕、喷嚏、嗅觉失灵,声音重着。金破不鸣:肺气虚损、肺阴不足可见声音嘶哑或失音,其证属虚,故名。金实不鸣:外邪犯肺,宣降失司可见声音嘶哑或失音,其证属实,故名。,肺在志为悲(忧),肺气在情志方面的生理反应。 生理:肺气调和,则悲忧适度。 病理:肺气不足易于

11、情绪低落过度悲、忧易耗伤肺气,症见少气懒言、呼吸气短、体倦乏力、意志消沉等。,肺在液为涕,含义:鼻为肺窍,涕为鼻液,乃肺之津液所化,故肺在液为涕。 生理:肺气充盛,肺津充足则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 病理:外感风寒肺气虚弱外感风热涕黄稠浊,或有异味燥邪袭肺鼻干少涕或无涕,鼻流清涕,三、脾,“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 主升 主统血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表里,脾的生理特性,脾气主升 含义: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 生理:升清: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 用

12、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与胃之降浊相对而言。 升举:升托内脏,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定,防止内脏游移或下垂。 病理:脾不升清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脾气下陷(中气下陷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 喜燥恶湿 生理: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 病理:湿邪容易困遏脾气。 治疗:“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转运,运输;化,消化、吸收。指脾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谷精)和津液(水精),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运化水谷:是指脾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 运化水液:在消化饮食物的的同时吸收、转输其中的水液,并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脾

13、运化水谷的过程:,饮食物胃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 糜 中央土 水谷精微 灌四旁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地点)小肠脾食 脾气散精 物 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残 渣 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大肠粪便体外,脾运化水液的过程,游溢精气 清中之清水饮胃 头面诸窍 宣发 全身皮毛 散精(津液) 肌肉腠理小肠 脾 肺清 浊 清中之浊肃降 大肠 其它脏腑 肃降 肾之浊尿膀胱,脾的系统联系,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液为涎 在志为思,涎:与唾同为口津,唾液中较质地较清稀者为涎,是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 生理:脾之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脾气健运则涎上行润口而不溢出。 病理:脾气虚弱,气不摄津,则流涎;脾阴不足,涎不

14、化生,则口干舌燥。,脾虚流涎,生理: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为思虑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病理:思虑过度伤脾,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可使脾胃气机阻滞、郁结,脾失健运,出现纳呆,脘腹胀满,甚至头目眩晕、健忘等症。,四、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五行属木,为阴中之少阳,与春季相通应。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 主藏血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表里,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性刚强躁急,易亢易逆。 2.肝主升发:是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肝气易升易散。,肝的主要生理,1.肝主

15、疏泄疏,疏通、畅达;泄,发散、升散。指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气机调畅”:通而不滞,散而不郁。,体现在:调畅情志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促进脾胃运化(胆汁分泌和排泄)调节生殖机能,气能行血及津液,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血及津液运行正常,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疏泄不及气机郁结,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津行失常 (气滞水停),瘀血、癥积 、肿块,月经不畅、经迟、痛经、经闭,舌质暗,有瘀斑,痰、湿、饮、水肿,“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疏泄太过,呕血、咯血等出血女子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等症,血随气逆,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脾不升清 (肝脾不和),调畅脾胃气机

16、,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上:头目眩晕,下:腹胀腹泻,胃不降浊 (肝气犯胃),上:呕逆,中:腹胀痛,下:便秘,胆汁分泌 排泄不畅,右胁胀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调节冲、任二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隶属于肝,肝为血海。 “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经带胎产,与肝之疏泄功能的关系密切相关,肝疏泄 调节精室 司精关之开合肾封藏,“司疏泄者,肝也;司闭藏者,肾也”(朱丹溪),女子月经紊乱,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男子排精不畅,遗精,滑精,阳痿或不射精等,肝失疏泄,肝主疏泄,气机,气机,血行,津液,胃肠,胆,精神,排精,月经,2.肝藏血,含义:

17、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王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病理:肝血虚:可见头昏、目眩、乏力等症,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至经闭等。肝不藏血:可见吐血、衄血,月经量多、崩漏等出血病症。,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在液为泪 在志为怒,肝的系统联系,筋: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筋的功能有赖于肝血的充养。 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运动灵活有力,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 。 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运动失灵,不耐疲劳,甚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泪为肝之液 肝经风热:目赤流泪 肝阴不足:两目干涩,少泪,五、肾,“作强之官”“

18、封藏之本”“先天之本”五行属水,为阴中之少阴,与冬季相通应。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2.主水 3.主纳气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表里,肾的生理特性,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肾精宜藏不宜泄,肾病多虚少实,与肝的疏泄相反相成。 肾为水火之宅 肾恶燥:肾不喜燥。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则耗伤肾阴,导致肾精枯竭。,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

19、的物质基础。,肾藏精:指肾具有封藏精气的功能。 主生长发育:肾中精气盛衰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根本。 主生殖: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中精气和阴阳密切相关。,肾精-天癸,男子精气溢泻,女子月事时下,“天癸”:由肾中精气产生,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及生殖机能的物质或功能。,(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脏腑气化:是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2.肾主水,含义: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肾气对参与水液代

20、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景岳全书肿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3.主纳气,含义: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肺呼吸功能正常,肾才有足量的清气受藏。 肾气充足,又能保证肺的正常呼吸。 “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也。”(景岳全书),儿童:先天不足,生长发育不良或迟滞呆小症、侏儒症等。,成人:未老先衰、生殖机能低下、原发性不孕、不育等。,喘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多汗、 肾气封藏

21、失职 大便滑脱不禁等。男子滑精、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病理,肾阴不足阴不制阳,虚热证。肾阴虚特有症状:腰酸,腿软,阳事易兴,遗精,早泄等症状。阴虚证典型症状:潮热,五心烦热,心烦不安,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一般阴虚的症状。,肾阳不足阳不制阴,虚寒证。肾阳虚特有症状:腰酸,腿软,阴部清冷,生殖功能减退(阳萎、早泄、不孕不育),五更泻、水液停聚.阳虚证典型症状: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无力迟,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一般阳虚症状。,肾主水功能失常肾阳虚弱,固摄不力,小便量多、遗尿、小便失禁等;肾阳虚弱,气化失常,推动无力,可发生尿少、水肿等。,“肾不纳气”:肾气虚弱,纳气功能减退,就会出现呼吸表浅

22、,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肾的生理联系,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与二阴 在液为唾 在志为恐,肾精是生化骨髓的物质基础。 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髓聚上通于脑,故有“脑为髓海”之说。 骨、髓、脑三者赖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骨骼坚韧,四肢轻捷有力,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记忆力强。肾精不足:骨软无力,行动迟缓,智力迟钝,眩晕、健忘,老年易骨折,且不易愈合。,齿为骨之余:牙齿生长坚固,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牙齿坚固不易脱落。肾精不足:牙齿松动,易脱落;小儿生牙过晚。,肾与齿,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中精气充养。肾精充足:听觉灵敏。肾精不足;耳呜、耳聋或听力减退(如老年人)(一般虚

23、证的耳呜都与肾有关。) 前阴主排尿、生殖,后阴主排便,有“肾主二便”之说肾阴不足:便秘。肾阳虚:阳虚便秘或五更泄泻肾失封藏:久泄滑脱,唾:由肾精化生,出自舌下,质地较稠厚多从口中唾出。涎为脾精所化,出自两颊,质地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唾多频出多从肾治。,小 结,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 3.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4.肝:主疏泄,藏血;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

24、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1.五藏的共同生理功能及特性是什么?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及特性是什么? 2.何谓心主血脉?心藏神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反映在哪几个方面? 3.如何理解“汗为心之液”? 4.肺气的运动形式如何?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 6.何谓脾主运化?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如何? 7.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8.何谓脾主升?其临床意义如何? 9.脾主统血的机理是什么?临床意义如何? 10何谓肝主疏泄?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1肝促进脾胃运化的机理是什么? 12何谓“肾藏精”?肾精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13试述肾主水的作用机理及其环节。 14何谓肾主纳气?其临床意义如何? 15为什么说胆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 16何谓奇恒之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