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什么都不能将中国引向独立和富强?,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洪秀全(18121864)广东花县人,7岁被送
2、入私塾读书,曾4次应试,均名落孙山。在应试过程中,偶遇一位西方传教士并得到了一部对洪秀全一生发生重大影响的书劝世良言。受其影响,洪秀全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创立拜上帝会,广招信徒。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到金田起义时,在广西共吸纳了信徒一万余人。,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1851年,起义爆发。,1853年,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建立。,金田,永安,天京,长沙,武昌,南昌,九江,天津,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金田起义1851年,永安建制1852年,定都天京1853
3、年,天京陷落1864年,北伐西征东征18531856年,天京变乱1856年,后期防御战,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失败经过,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是,二者都没有能够实施。为什么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评析: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没有安定的环境,没有真正实行过;是绝对平均主义,是
4、空想,根本无法实施。,评价:,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进步性:,局限性:,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其中的绝大多数条款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且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同时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评价:,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改革内政,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进步性:,局限性:,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
5、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1856年天京事变-转折点,天京事变的过程,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杨秀清逼封“万岁”,韦昌辉血洗天京,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1856年天京事变-转折点,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天父杀天兄, 原来一场空; 打起包袱回家转, 还是做长工!,来自朝廷的歌谣,来自民间的歌谣,第一节 农
6、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曾国藩急得要跳水自尽,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有力地
7、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国农民阶级是一个人数众多、革命性很强的阶级,但不是一个先进的阶级,其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自私性 散漫性 狭隘性 保守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决定了农民领袖发动起义时没有先进的思想武器,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长期维持革命纪律;不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所以,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的最终结局,不是
8、被镇压,就是只起到改朝换代的作用。从本质上讲,都没有逃脱失败的下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马克思:农民“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的目的,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直
9、接目的:一是镇压人民反抗;二是富国强兵。,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的目的,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道光27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13名进士,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即18451846年),即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太平军入皖之后,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李鸿章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从70年代起,就积极倡议建立近
10、代化的海军。清廷于光绪11年(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时李鸿章为会办,在大力兴办海军的同时,李鸿章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但是,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光绪27年(1901年),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 签约后两个月,李鸿章于9月27日去世,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18371909),清直隶南皮(今河北境内)人。同治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是后期洋务派的首领,清末著名“能吏”。从18891907年,他在湖北执政近20年。在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广大地推行洋务新政,兴实业、办教育
11、、练新军,开创了一系列耸动中外视听的早期现代化事业,使武汉由中古市镇转变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近代大都会,使武汉赢得“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由此奠定了湖北重工业发展的基础,让武汉首次进入早期现代化的行列。在这里,他达到个人事业成就的顶峰,也为武汉这座城市留下极为丰厚的宝贵遗产。,2008年11月,武汉大学张之洞铜像落成。武汉大学前身是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1898年张之洞 创办湖北工艺学堂,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的目的,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
12、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的目的,2.指导思想,3.洋务事业的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军事企业(自强),民用企业(求富),军事工业,上海,太平洋,民用工业,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汉阳铁厂的高炉,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的目的,2.指导思想,3.洋务事业的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县人1847年初,赴美学习,三年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863年(同治二年),向曾国藩建议创办机器厂,并受曾委托赴美购买机器,筹建江南制造局。1868年,
13、向清政府提出以选派幼童出洋留学为重点的四项条陈。1870年被命为“幼童出洋肄业局”副委员,任留学事务所副监督,并于次年率第一批留学生赴美。此后长期驻美,专管留美学生事务,直至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为止。由于对洋务派失望,18821894年又侨居美国。,近代中国留学第一人,洋务派推行的新式教育,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1936年留美幼童最后一次聚会,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你怎样看待洋务运动?,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1.历史作用, 增强了国防、促进了
1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培养了一些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1.历史作用, 增强了国防、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培养了一些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3)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如:对“夷”不屑一顾,向“夷”学习,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1.历史作用,2.失败原因,顽固派的反对和阻挠,洋务运动的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同文馆开办后,洋务派决定招收举人、贡生,以及由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官员来同文馆,并且要求翰林
15、院的翰林们也来参加学习,讨论新学。这就引来一场轩然大波。士大夫阶层一片反对。他们认为让科举正途人员去“师学洋人”,是士大夫的奇耻大辱。一位御史率先发难,指责这是“习为机巧”。一副对联在京师流传:,鬼计本多端 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 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例一:办新学之难,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淞镇止,长14.5公里,轨距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于1876年建成,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条营业铁路。这条铁路是英国怡和洋行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建的。 清政府以285,000两白银于次年赎回,并于1877年10月拆除。,例二:修铁路之难,1881年开平矿务局几经波折,终于得到朝廷恩准,修筑的一条长约
16、11公里的运煤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但朝廷明令禁止使用机车,唐胥铁路竣工后只能以驴马牵引运煤车,人称“马车铁路”。,1882年开平煤矿产量大增,马拉火车实在不堪重负。煤矿悄悄行驶了几个星期机车,消息传到京城,反对派连奏弹劾,指责机车震动皇陵,清廷奉旨查办,机车再次被勒令禁驶。,例二:修铁路之难,例二:修铁路之难,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例二:修铁路之难,1889年的一天,6节精美的火车车厢,被缓缓卸下轮船。这是法国人应李鸿章的要求,精心制造,送给慈禧太后的礼物。在西苑,也就是今天的中、南、北三海,已准备了一条3华里的小铁路。李鸿章早就看出,修路的关键在于慈禧的态度,要让她“亲试火车之便”。
17、,例二:修铁路之难,这是一次奇特而荒诞的行使:没有机车(太后讨厌机器的声响),牵引机车的是几名举着着黄幡的太监,当时的人留下了“咏史诗”道: 宫奴左右引黄幡, 轨道平铺瀛秀园, 日午御餐传北海, 飙论直过福华门。,北海公园,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思考,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1.兴起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甲午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会获得初步的发展?,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1.兴起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甲午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经济条件:民族
18、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思想基础:西学的传播,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康有为(18581927) 广东南海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法。包括公车上书,前后共七次上书皇帝。,其政治主张成为指导后来“百日维新”的变法纲领。与此同时,组织保国会,积极推动变法。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国外。在海外流亡的16年里,到过30多个国家。辛亥革命后回国组织保皇会。1917年鼓吹并参与复辟,反对共和。 1923年,康有为隐居青岛,1927年在青岛病逝。康有为著作甚丰,计130余种。辑有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康有为政论集等。,康有为故居位于南
19、海市丹灶镇,一厅二廊二房,面积81平方米,凝重古朴。,天游园故居,也称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德式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建筑面积为1128平方米。德占青岛时期是德国驻青岛总督府要员的官郎。1923年至1927年,康有为在此居住并逝世。,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 1890年投康有为门下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在鼓动舆论、宣传维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东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
20、的反对。辛亥革命后,一度支持袁世凯,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7年后退出政坛,次年赴欧,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1.兴起的历史条件,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上书 著书立说 介绍外国变法经验 办学堂 办学会 办报纸,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1.兴起的历史条件,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 ? 要不要兴民权、设
21、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一次正面交锋。,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1.兴起的历史条件,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4.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搜捕维新派。是为“戊戌政变”。,视频:黑暗的政局j.rm,“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第
22、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2.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严复:千与一之比),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2.失败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企图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的面貌,光绪:“乘积弊之后,挟至锐之气,举一切法而更张之”; 康有为:“非大变、全变、骤变不能立国”
23、; 103天中,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其中七八月份之交的17天内,下达了132道谕旨,平均每天近8件。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的每个方面。 一个西方观察家说,皇帝主持的改革“不顾中国的吸收能力,三个月内所想改革的政事,足够中国九年消化”。,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2.失败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2.失败原因,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
24、通的。,戊戌运动的失败尤其是“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如章太炎、吴玉章等人。,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半个世纪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出路,逐步前进。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人以后的三个选择(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启示。,历史证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本身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胜利。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结论:,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然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