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师大版)2015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迹》课件4.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986482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5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迹》课件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2015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迹》课件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2015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迹》课件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2015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迹》课件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2015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月迹》课件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变两只角。”,猜一猜,看谁最聪明!,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赏月话名称,请你根据下列图片中月亮的形状,说说古人曾经给与它们怎样的名称?,赏月话名称,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赏月话名称,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赏月话名称,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赏月话名称,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赏月话名称,打开记忆

2、宝库,我们学过很多关于月的名句,看谁记得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游子眼中的月:,打开记忆宝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与亲人别离眼中的月:,打开记忆宝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与友人别离眼中的月:,打开记忆宝库,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思念妻子的丈夫眼中的月:,打开记忆宝库,古人以日为阳以月为阴,所以在人们眼中,月是愁绪的一种象征。人们常以月来寄托内心的愁思。,“少年不识愁滋味”像你们这样的少年眼里的月又是怎样的呢?,月迹,贾 平 凹,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近

3、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怀念狼高老庄废都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秦腔荣获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首届“红楼梦”奖。,走近作者,走近文本,感知“月迹”,1、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圈出文中你不熟悉的字词,小组合作解决。(2)概括内容: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1、给下列字注音觑( )

4、倏( ) 袅( ) 锨( )糙( ) 掬( )酥( ) 偎( ),q,sh,xin,nio,co,j,s,wi,字词检测,2、概括内容: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思绪启发:地点只有一个吗?);“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寻月亮,内容概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不觉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对发生的现象也都充满了好奇,心里总有无数个为什么,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满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与文对话,初品“月迹”,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

5、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为什么?,2、在孩子们的寻月过程中:月儿首先出现那儿?是谁发现的? 月儿是长腿的,那么月儿在镜子上的“踪迹”是怎样的呢?随着月亮在镜子上的消失,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镜子上;奶奶;月在镜子上的踪迹:白道圆亏无踪迹;期待。,与文对话,初品“月迹”,3、在奶奶的鼓励下,孩子们走上寻月之路。随着月亮踪迹的的变化,孩子们也由中堂里到院子里到院子外,心情也随着月亮踪迹的变化而起伏。请同学们以前后两桌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与文对话,初品“月迹”,院内,院中望月,(玉玉,银银,有桂树,嫦娥),羡慕嫉妒争执,杯中,杯中饮月,(一人一月

6、,月亮入心),越发奇了,河中,河中寻月,(哪一处水里都有),更有兴趣,眼中,眼瞳寻月,(哪个人眼瞳里都有),惊喜,满足,沙滩,沙滩议月,(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镜中,镜中看月,失望,中堂里,期待,镜中,镜中看月,中堂里,盼月,与文对话,细品“月迹”,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友情提示:自主学习部分要求:找:问题相关的语句。分: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综合分析。结:归纳认识,得出结论。问:提出疑难问题。,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

7、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爬”表明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作者用一个“爬”字,写出了在孩子眼里的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佳句偶拾,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袅袅”,形容花香,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

8、从触觉的角度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佳句偶拾,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佳句偶拾,“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有形有色;“粗粗”写桂树的壮;“疏疏的”写枝叶不是很繁茂,银银的月光从枝叶缝隙里穿出,影影绰绰,幽静柔美;“累累”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多。使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特点,

9、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特色。,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酥酥地”,既有形状上的“碎”,又有触觉上的“软”,一个酒杯中荡漾着的月影被写得似乎可以触摸到,也可以感觉得到;“使人可怜儿的样子”是儿童心理感受,写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佳句偶拾,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佳句偶拾,月亮究竟是个什么呢?,弟弟说的:“月亮是我所要的。” 妹妹说“月亮是个好”,月亮是美好、圆满、希望的象征,月亮是个美好的东西,是个美好的事物,它是属于我

10、们的,我们每个人的,自主学习 深入探究,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的事物.,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了什么呢?其具体体现在哪?,明确: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月亮是个好”,

11、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话 说 奶 奶 1奶奶为什么这样说?,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奶奶说:“它走了,-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奶奶说:“月亮是每一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指 引 者,奶奶是我们寻找美的过程中的引导者形象,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奶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将他们的心灵带进

12、新的高尚境地,话 说 奶 奶 2 奶奶形象的重要作用?,奶奶这一形象,她是作家有意塑造并寄托了作家理想的一个形象。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讲故事的奶奶其实也在关注着月亮。是她首先提醒“月亮出来了”,让孩子们看月亮;月亮消失后是奶奶要求孩子们“快出去寻月吧”;是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里有桂树,有嫦娥,给了孩子们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当孩子们为月亮而“争执”时,是奶奶给每人倒一杯酒,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这是一个非凡的创意;最后还是奶奶让孩子们从院内寻到院外,见到了水中之月,又不由得见到了瞳中之月。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

13、泯;奶奶仿佛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们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师生对话,探究“月迹”,2、讨论:孩子们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月亮是什么?孩子们是怎么说的?你是怎么解读的?,弟弟:月亮是我所要的;三妹:“月亮是个好”;奶奶说: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说: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的印章。,师生对话,探究“月迹”,解读: “所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之情。“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表达一种喜爱,赞美之情。“属于我们的”

14、:每个人都有拥有美好事物的权利。“印章”长天为纸月为印,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童心的创造力极为高超,童心的稚气可吞长虹。,3、你认为月亮是什么?那月迹又是什么呢?生活中,你想寻找的心中的月亮是什么? “月亮”就是我们心中的理想;“月迹”是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师生对话,探究“月迹”,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孩子们在追寻月迹的过程中,内心也留下美好印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只要你能够不懈努力,有一天我们就会发现她就在我们眼睛里,在我们心中。祝愿所有的正走在寻月路上的人们,都能够梦想成真。,寻月之歌,有梦想就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